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曹操自比周文王之谜

发布时间:2016-02-18 栏目:专题 投稿:发嗲的服饰

曹操一向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国贼,更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曹操一个具有政治野心的人。而且我们知道,曹操自比周文王的,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这是一个很让人起疑的问题,有人就认为,曹操是叫儿子看好时机然后去做皇帝的,易中天教授的意思也差不太多,他说曹操不过是听天由命,若天命在我们家那么儿子就当皇帝。虽然易教授的意思是曹操并没有一定要求曹丕去当皇帝,但是如果曹操自比周文王的意思真的与皇帝的宝座有关,那么我们也不能不这样认为,就是日后曹丕的称帝,曹操在骨子里面是默许的。曹操所做的一切或者根本不是为了汉家天下,至少很大程度上不是的,他是为儿、为孙的夺位奠定基础。这样曹操的功绩就不免打了折扣——当然我们没有天下只能姓刘不能姓曹的意思在里面,只是觉得,这样下来,似乎曹操的公心就淡了,私心却重了而已。不过就算这样,也是会影响到我们心中曹操的形象的,所以我觉得在曹操自比周文王的这个问题上,恐怕还是有较一较真的必要。

曹操自比周文王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例如他自己就曾在诗作《短歌行·其二》中说过:“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这里就是通过对文王(西伯昌)事迹的叙述,表达对文王精神的赞美——臣节的坚定,人格的高尚。虽然其中也包含了对文王征伐天下的武功的钦佩,但那并不是重点,并且根本没有提到武王伐纣,易代天下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只是说曹操自比周文就是暗示儿子夺位,恐怕还是需要商榷的。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自比周文王呢?我觉得可能确实和周文王的好儿子有关。曹操是非常希望自己有个好儿子的。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孙权和他对抗了一个多月。曹公望着孙权的军队,感叹孙权军队整齐纪律严明(《三国志》的原文是:叹其齐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生儿子就要生像孙权那样的,刘表那两个儿子想猪狗一样!孙权还给曹操写了一封信:“现在正是春水上涨的时候,你还是赶紧走。”又用另外一张纸说:“你要是不死,我心里就不安生。”曹操跟各位将领说:“孙权没有欺骗我啊。”于是撤军。(事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这是很值得我们玩味的一段情节,曹操受到了孙权另纸写的那封信——孙权可是要曹操死啊——不但没有发怒,而且带着赞许地跟各位将领说:“孙权没有欺骗我啊。”这在一方面确实体现了曹操的胸怀,另一方面表现了曹操孙权的欣赏,从私人的角度来说,曹操也确实需要一个有才能、有本领的好儿子啊,所以他才把孙权和刘琦、刘琮作对比,认为孙权是人物、是英雄,而刘琦、刘琮只能是犬彘、是猪狗!曹操自比文王也确实体现他要向文王那样,有贤德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我想,这才是他自比文王的初衷。

文王是有很多贤德的儿子的,比方说武王、周公、召公、康叔等等,其中最贤德的就属武王和周公了。武王代替了纣王取得了天下,周公制作了周礼创建了一个新的制度。那么曹操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做武王还是做周公呢?应该说还是后者的。曹操《述志令》中就说明了这一点:“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意思是说我知道你们当中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恐怕你们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的揣度,常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所以我还是坚定地认为,曹操是没有篡位的野心的,并且我也不认为他会鼓动自己的儿子行篡位之事。

所以我认为,曹操自比文王,更多的是期望儿子能为他创建一个新的制度,尤其是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汉代的选拔制度察举制,只有被察举为孝廉的人才有资格做官。但是他这个察举不是所有人都察,他只察士族,(察举的方法是看被察举者是否通晓经学),而且察举的效果很坏。所以当时有一个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行,父别居。寒清素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鸡。”(《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统治集团不中用,民间大量的人才流失,曹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网罗天下才士英雄——这就跟大汉王朝只察举士人的做法对着干上了。曹操这一辈子把这种“唯才是举”的制度贯彻得不错,所以他得到了郭嘉、荀彧、荀攸、贾诩一大帮智囊;徐晃、许褚、张辽、乐进一大帮武将。曹操得到了甜头,他当然希望这种指继续下去。但是这种制度的改变违背了大多数士人的利益,因而也得罪了大量的士人。制度的改变遇到了强大的阻力,所以曹操才会寄希望于天命,希望自己的儿子像周公那样,把制度做彻底的改革。这里我还有一个旁征,就是他的《短歌行·其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他自比周公,正是表达了他对于人才的渴求。所以我坚定的认为他后来自比文王,也是希望儿子做周公,改革制度、引进人才。

但是曹操彻底地失败了。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国号为魏,定都洛阳,曹丕是为魏文帝。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所谓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一般无人能够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换句话说就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不过我们发现,在九品中正制中间,士族的门第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曹操辛苦维持的“唯才是举”的制度瞬间崩塌,并且再无回身的可能。更可悲的是,这种九品中正的察举制度又在中国运行了近四百年之久,一直到隋朝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用科举制代替为止。

曹操死了,他的愿景成了幻灭。当他在地下与文王相会的的时候,我不知他是哭是笑,是痛是悔。

相关推荐:

蜀国多次北伐 面对强大的魏国毫无畏惧 是什么支撑着蜀国北伐?蜀国是靠着什么才能发动这么多次战争呢?

共和国密史:林彪因何事解放后竟闭关休养

皇帝们的“第一次”都是破在哪些女人手上?

吕雉为什么滥杀刘邦子孙:守活寡心智变态?

揭秘:秦皇汉武毕生的四大共同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