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文人画对“神”有什么理解?文人画对“神”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6-06-23 栏目:专题 投稿:典雅的雪碧

千百年来,中国形神之争从无休止。从一开始的重形似,至稍后的形神兼备,到后来的唯神至上,莫衷一是。纵观历史发展脉络,其实,形神关系并不能绝然分开。“画,形也”(《尔雅》),绘画反映生活,离不开客观之形。五代的画家黄荃在为他的儿子画的习画范本《写生珍禽图》中,禽鸟、昆虫、龟鳖,造型之严谨,结构之精确,质感之真实都达到极高的技巧。当时还没有照相机,就能对客观自然物象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表现如此精确,令后人赞叹不已。《写生珍禽图》是“形似”的代表,但并没有因为它的“形似”而丧失了它在绘画史上应有的地位。时至今日,中国花鸟画史都无法绕开黄荃的《写生珍禽图》。

方楚雄师从王兰若先生、刘昌潮先生。197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宋 崔白《寒雀图》。九只麻雀,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鸣,无一动态相同。

南宋 李迪 《鸡雏待饲图》。雏鸡的造型准确生动,细润丰满的羽毛和脚嘴的质感细腻逼真,神情生动

元明清各代更重“神”的表现

“形具而神生”(《荀子·天伦》),中国古代画家在掌握对形的表现能力的同时也意识到神的重要性,东晋的顾恺之就提出“以形写神”。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灵魂。北宋崔白的《寒雀图》中九只麻雀,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鸣,无一动态相同。动态变化透视之大、活泼生动、惟妙惟肖,可谓是形神兼备的典范。南宋李迪的《鸡雏待饲图》,两只鸡雏,一只半卧,一只站立,均仰首张口,鸣叫待饲。雏鸡的造型准确生动,细润丰满的羽毛和脚嘴的质感细腻逼真,神情生动,达到高度的形神兼备。《寒雀图》和《鸡雏待饲图》同样名垂史册。

自宋以后,元明清各代,在形神的关系上,更重视神的表现,重视在形神之外的笔墨和画家情感的抒发。宋代苏轼的“当不惟其形,惟其神也”,元代倪瓒的“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都是在形神关系是重视后者,把“神似”推到较高的位置。由此而来,便为缺乏造型能力而又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文人们游戏笔墨提供了精神鼓励和理论支持。至此,不求形似文人画应运而生。但,我们回归审视对后世文人画造成极大影响的欧阳修、苏轼、晃补之的理论,他们也并非完全否定“形”,也强调“要物形不改”。

片面追求“神”易堕落为笔墨游戏

形神的关系上,好的艺术品皆是形神完美的高度统一,尽管文人画提倡“遗貌取神”、“离形得之”,但文人画的经典之作皆是“形神兼备”。虽然文人画的重点不在强调真实具象,但表现的都是概括、生动、有个性的传神之形。以文人画之集大成者、百代宗师清初的八大山人为例,八大山人喜欢画花卉、禽鸟、鹰、雁,尤其喜欢画鱼,他画的《游鱼图抽》、《鳜鱼》等皆是廖廖数笔却形态具象、神韵生动。他经常在一张纸中央画一条“直直”的鱼,究其原因,其实鱼在水中疾游或停息时,都是成笔直形态的。可见,八大山人在学习古人,表现自我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形的把握。

现在,有的人误解文人画,曲解文人画对“神”的理解,以致大量浅薄的、没有造型能力的末流画家以“文人画”自居,陈陈相因,以模仿古人为能事,对丰富生动的客观自然之形视而不见。由于对形神的曲解、片面追求“神”及“胸中逸气”,导致脱离生活、脱离大自然、脱离绘画的本体,致使某些中国写意画轻浮浅薄,堕落为笔墨游戏,实需警惕也。(摘自《中国美术大事记———方楚雄艺术创作状态》)

相关推荐:

梁思成和吴晗为什么争执?梁思成和吴晗争执的内容是什么?

广东白话骂人方言大全

一场白酒文化的寻根之旅

陕西仙游寺法王塔

“发明家”黄帝和疑云密布的井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