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孙鲁一的艺术成就 孙鲁一的尊师重道

发布时间:2016-07-17 栏目:专题 投稿:高兴的外套

《睥视万山》

《秋趣》

老师是无穷智慧的源泉。古人云: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开始学画到如今的创作,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无论作品的好坏,都让老师过目点评,征求意见,向老师讨教。回想这么多年的创作,一直有老师鼓励你、爱护你,指引你创作的方向,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年过半百,孙鲁一仍然将自己的艺术成就归功于自己的恩师黄均、孙其峰,忘不了他们对自己的谆谆教导。

在画上,孙鲁一常用的一枚压角章是“吾师其峰”,以此来表达对恩师的尊爱。在现实生活中,孙其峰先生还是他的堂兄。“以前每当过春节,我都要去大哥家一起过年,带着作品向他请教。现在年龄大了,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但有时候还是通过电话交流一下。”他说,他的艺术离不开老师的指点,离不开对老师们的人品和画品的传承。

中国画讲究师承,犹如佛祖的衣钵,传于后世弟子。虽一脉相传,但弟子之中,因悟性、修为各不相同,所达到的境界也必有高低。所以中国画又像一串珠子,粒粒相连,不免相似,但仔细观察,又各不相同,有各自之形象。米芾与米友仁父子在师承中创自家山水,在技巧上创造出米点皴,区别于同时代的李成、董源诸家。李可染则在笔墨、线条上成功地区别于古今,用“屋漏痕”营造其山水、人物和书法,成为近代山水之大家。米家与李家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古人语言,形成了自家面目。自成面目的绘画就会融入传统的长河中,成为后学衣钵的一部分,在千年之后仍会有勃勃生气。这就是传统的不朽,也是画家的永存。孙鲁一表示:“要师承传统,要师承老师,还要远离他们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这也是对老师、对艺术的尊重。”

孙鲁一

石涛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出头地也,冤哉!”此语表明,画家只有打破陈规、敢于创新,才能创造新的意境,成自家风格

绘画风格的形成,缘自画家内外修养的结合。画家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就要内外兼修,不断研习,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孙鲁一认为,一个有成就的画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思想家。立意时要融入思想,作品才会有灵魂。“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传统学习,但也不能一味地模仿。清代画家邹一桂说过:‘一摹两摹,瘦者渐肥,曲者已直;摹至数十遍,全非本来面目。此皆不求生理,于画未明之故也。’现代画家齐白石也说:‘似我者生,像我者死。’”由此看出,画家只是表面的学习,不从内心真正地领会,是不可能创造出自己的新画风的。

如今,在经过几十年的笔墨耕耘后,孙鲁一的花鸟画艺术已跳出前人窠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作品面貌清秀、立意新颖、内涵深厚。在众多题材中,他喜画白鹰。他认为,鹰是强者的形象,有顽强的斗志和英雄气概。它能激发人们奋发拼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鹰有一种不凡的气概,它象征英雄、大丈夫的豪气,它寓意着人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一种勇气,也体现了民族的气节。另外,鹰鄙夷天下的气势非常吸引我。”他画的鹰姿态多变、形神兼备,被黄均教授誉为画出了大家的风范。对此,他说,“这是老师的鼓励,也是我奋斗的目标”。(隋永刚)

孙鲁一

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现任中国北方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先后在广州、深圳、烟台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出版有《孙鲁一画集》、《孙鲁一大画册》等。北京电视台曾拍摄专题片《笑傲山林》介绍其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

别让戏剧离观众越来越远

饮茶礼仪

东乡族传统节日

饮食习俗

我在西藏过雪顿节和赛马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