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沙耆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2016-07-23 栏目:专题 投稿:任性的电灯胆

沙耆(1914――2005)浙江省鄞州区(原鄞县)沙村,取名引年,字吉留,又名贤菖、艺名沙耆。1929年,家迁居杭州时沙孟海任职于省政府,介绍沙耆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

1930年文汉(沙孟海三弟)自俄回国,向沙耆宣传革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沙耆上海进步学生队伍赴南京请愿,参加上海的示威游行。1932年沙孟海五弟沙季同一起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3年参加抗日救亡进步活动以政治原因被捕,并判刑一年。托病交保出狱后,转入杭州西湖艺专求学。1934年沙孟海推荐,从徐悲鸿学画,接纳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旁听生。1937年由徐悲鸿介绍。自费前往比利时留学,受业于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巴斯蒂昂(a.bastien)教授。1939年毕业时成绩优异,其油画、雕塑、素描均获得第一,并获颁“优秀美术金质奖章”二枚。1940年与毕加索(picasso)等名画家一起参加比京啊阿特利亚蒙(atriome)展览会。其后多次在petitegalerie举办个人画展。1941年在比国五十周年纪念美术馆举行个展。1942年杰作《吹笛女》被比国皇后伊莉莎白收藏。1945年由比国美术学院院长蒂加尼(decat)主办的一场画展,参加者均为欧洲第一流画家,沙耆的杰作亦列其中。1946年由于种种原因,得了精神分裂症,时好时坏。在中国驻比利时公使馆安排下沙耆抱病回国。徐悲鸿闻讯后,即聘沙耆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奈因病未能成行。1947年定居浙江鄞县沙村老家,由其母照料养病。1952年欧洲一艺术代表团访问北京时,向周恩来总理称赞沙耆艺术成就。周恩来专询徐悲鸿后,知其经历与造诣,并知其养病在家,遂通知中央统战部,每月发给生活津贴。1954年进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治疗。1960年沙孟海先生将沙耆画百余幅以其母亲名义捐赠给浙江省文管会,转藏省博物馆。1962年沙耆母亲因年时已高,被沙耆大姐夫一家接去照顾,沙耆亦因之随母同往。1964年进南京精神病防治医院治疗;沙孟海沙耆的一幅徐悲鸿所画的双猫图以沙耆母亲名义捐赠浙江文管会。1967年母亲去世,沙耆生活继续由其大姐夫一家照料。文革期间,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生活津贴被减发。沙耆寄存在沙孟海家的数百幅作品被造反派焚之一炬。所幸的是,文革前沙孟海以其母亲名义赠给浙江省文管会的画得以保存下来。1968年大姐夫童全根去世。1969年沙耆再回到沙村,由沙村大队安排邻居沙良红一家照料沙耆生活直至82年去杭州。1980年沙孟海提出将捐赠给博物馆的画拿出来;为沙耆举办画展,此举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浙江博物馆和鄞县文化局的支持。1982年为举办画展,应浙江博物馆邀请赴杭州参与修画直到画展开幕。其间为照顾沙耆生活,其子沙天行提出邀请韩岑镇青年余毅陪同,此举得到俞家热忱相助和鄞县政府的支持。1983年5月8日,由浙江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共同主办的“沙耆画展”在杭州举办,沙孟海、吴作人为画展题名,浙江省统战部聘沙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7月7日,“沙耆画展”应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之邀,赴沪展出。9月27日“沙耆画展”应中国美术家协会和首都博物馆之邀,赴京展出。1984年沙耆的户口由浙江转入上海儿子处,并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为有利沙耆养病和艺术创作,沙孟海和其子商定暂将沙耆寄养在余毅家,所需一切费用由其子负责。1985年在其后的十年多时间里,沙耆由余毅陪同前往江浙及东北名胜景区游览写生,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和静物画。进入九十年代,他的画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色彩绚丽,用笔豪放,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和收藏家的关注。1997年由于脑中风,沙耆被儿子接往上海住院治疗。从此放下了手中画笔。1998年由中国油画协会、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和台湾卡门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沙耆油画艺术研讨会”在上海和北京举行。1999年大型画册《沙耆画集》由台湾卡门艺术中心出版发行。2001年“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和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2004年“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作品特展(油画篇)生命之光―沙耆90花诞艺术回顾展”在浙江博物馆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2005年2月15日10时10分,因病逝世于上海田林医院。2006年5月29日上午10时《着名油画大师沙耆先生纪念像揭幕暨骨灰安葬仪式》在上海《福寿园》举行。

相关推荐:

群英会?借东风【第八场】

画家贾浩义:“非常大写意”画法画马

纳西族成年礼又叫穿裙礼,俗称踩猪膘

藏族主要节日有什么?藏族节庆活动简介

十五法郎就赢得一场战争?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