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道教名山之三清山

发布时间:2016-08-27 栏目:专题 投稿:长情的曲奇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与玉山之间,原名少华山。其巅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形似枝桠,故又有“桠山”之称。宋代始称三清山。主峰玉京海拔1816余米,方圆220平方公里。境内奇峰异石、云雾神光、古树苍松、溪泉飞瀑、幽谷溶洞、石雕石刻、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生辉,异彩纷陈,有48奇峰、52怪石、53座古建筑、232处石雕石刻,号称“天下无双福地”。三清山系浙江天目山的西南分支,属怀玉山脉,与安徽黄山南北相望,相距不到200公里。古称“跨饶(饶州)、信(广信)、衢(衢州)三州之会”。

由于三清山风景秀丽,早在唐代以前,已成为道教丹鼎派的重要活动基地。据志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葛洪偕李尚书等曾一度选中三清山作为修道炼丹之所。至今玉京峰下“登真台”、“壶市安井”、“尚书悟真台”等大字楷书题刻以及丹井、丹炉遗址犹存。唐至宋,道教三清山有所发展。唐乾符年间(874~879),周灵王后裔王鉴任信州(今上饶)太守,见此处山明水秀,任满后携家退隐于山下大源坞,分支住延溪和泸田村,世代繁衍。至宋代乾道六年(1170),王鉴第十世孙王霖,在山上创建殿宇,供奉三清教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故称其道观曰“三清官”。明代是三清道教鼎盛时期。景泰年间(1450~1456),王霖孙王祜隐居于山,时集资运物重修三清宫,特请浙江常山道土詹碧云上山主持庙务,负责全山宫观庙宇的扩建工程,先后重新增加宫观庙宇等建筑40余处,山亦从此远近闻名。现存道教宫观建筑群和众多的道教神像、摩岩题刻等主要出自这一时期。

上述这组宫观建筑群,位于三清山的中心腹地,是依地势按五行学说和八卦方位精心构建起来的、别具一格、气象恢宏、体系完整的道教丹鼎派建筑三清山中心腹地,是一个山谷小盆地,海拔1500多米,四周岗峦起伏环抱,中间谷地平展微凹,自然风光如画。盆地外沿,千仞削壁,猿鸟愁渡;远近孤峰倾非倾,危岩似悬未悬,上凌霄汉,下临无地,险像环生,扣人心弦;仰视玉京峰,犹如云雾缥缈间;流水飞瀑,白如雪练,飘如仙带;莽莽林海,吞吐幽明;浮沉日月,气象万千。就在这盆地的周沿,按八卦方位,排列着八大道教建筑:北是天一水池(坎卦),南是九天应元府(亦曰雷神庙,离卦),东是龙虎殿(震卦),西是涵星池(兑卦),西南是演教殿(坤卦),西北是飞仙台(乾卦),东北是王祜墓(艮卦),东南是詹碧云墓(巽卦),中央无极土是三清官。这组建筑三清道教官观建筑中的精华,是丹鼎派道士王祜和全真派道士詹碧云亲密合作,精心设计构思的杰作,旨在使该建筑群符合于道教宇宙生成论的结构模式,为道教徒炼丹修真创造出那种臆想的所谓“人体小宇宙对应于自然大宇宙”同步一体的环境氛围。三清道教,既有以“炼养性命、兼融儒释”为宗旨的丹鼎派,也有以“祈福禳灾、符水治病”为主要活动的正一派。但自元以后,正一派在三清山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明末清初,由于外来各种教会的传人以及道教在理论上没有新的发展,三清道教亦日趋衰落。尤其是清乾隆间(1736—1795),朝廷禁止正一真人传度后,三清道教更每况愈下。民国期间,三清道教活动时起时落;解放前夕则停止。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著名道院三清官,已整修一新,做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相关推荐:

京剧脸谱颜色的秘密 京剧脸谱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起霸

发生在川渝两地的盗墓的故事

苗族节日—吃信节

江苏省丹阳的黄酒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