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千年古刹秀山寺

发布时间:2016-08-29 栏目:专题 投稿:开朗的歌曲

充满文化气息的秀山寺大门

绿树环绕的秀山凌云阁

仲夏时节的一个周日,一个人乘坐石屏县城开往宝秀方向的乡村客车,去细细品味远在10公里之外的秀山风姿。

秀山,笔者不止一次去过,但每一次去都会有种全新的感受,都会产生魂牵梦萦般的幻觉,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花草树木,那里的文化印记,那里的美丽传说,都不能不令你去品味、去回忆、去沉思。

秀山远离市镇的喧嚣,深藏在笔架山麓,旧时石屏境内曾有14景,“秀岭棋局”即是其中的一个胜景。所谓秀岭,就是现在的秀山,“秀岭棋局”指的就是人们传说中曾经发生过的神话故事。康熙《石屏州志》载:“石枰在宝秀吴家营,有秀山,其寺创于唐,又名鹫岭,相传有二仙弈石上,樵牧见之即不见,今遗枰石上。”仙人石坪、秀岭棋局的神话传说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再加上众多文人题联刻记,显出了秀山的独特魅力和神奇迷离。

说起来,秀山原来并不叫秀山,而被称作“鹫岭”,鹫岭就是印度佛教名山灵鹫山。可以想见,作为石屏和滇南最早的佛寺古建筑之一,早在盛唐时,秀山就已经是滇南小有名气的佛教名山了。由于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秀美了,凡是到此一游的人都会惊叹这里的美景,大约在明末清初时,当地文人将“鹫山”改为了“秀山”。

秀山脚下有一泓清水,水旁有一座清代建造的“憩亭”。亭子精巧雅致,亭亭玉立。“憩亭”边有一石碑,碑上书有“秀山”二字,其书法秀山寺大门匾额一致,为石屏清代书家涂应恒所书,书法笔起游龙,形神飘逸。游人到此小憩,环顾青山绿水,倾听鸟语蝉鸣,欣赏文人书法,顿觉疲惫全消。尔后再沿秀山曲径通幽的石阶拾级而上,但见山峦叠翠,柏树挺拔,景色迷人。三伏天行走在阴凉的山道,置身于幽静的山冈,顿感心旷神怡,周身通泰。

“秀”和“美”是秀山的集中体现,这是因为,秀山不仅山明水秀,而且到处呈现出秀的印迹,这里四季如春,山中茂林修竹遍布,参天古木直指蓝天,名贵花草四时不断。而今,寺内一千多年的唐代樱花,八百多年的宋代梅花,六百多年的元代罗汉松,虽然已布满了岁月的沧桑,但仍然还能随着季节的不同,与寺内的花草树木或竞相争艳,或独自绽放,或傲然挺立于幽深庭院,穿越千年的时空变幻,显示出勃勃的生命活力,使整座寺院显得更加古朴优雅。

“民国”十二年(1923年),经邑人陈鹤亭倡议,于秀山古寺旁建起了一阁,阁称凌云阁凌云阁与古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阁楼四周林木葱茏,锦绣迷人。其阁共3层,勾栏飞檐,巍峨雄壮。登上凌云阁顶,俯瞰山脚下的宝秀坝子,远山近景奔来眼底,十二营盘历历在目,心胸不禁为之开朗了起来。

秀山的美还体现在儒雅方面。这是因为,充满文化气息的儒雅,是秀山最大的特色所在。秀山寺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原名叫真觉寺,寺内同时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圣像,佛、儒、道3祖同时供奉,并让民众礼拜,充分显示出了石屏人民的兼容并包,豁达大度。秀山真觉寺内楹联很多,清代书法家赵藩、陈荣昌、王垂书等多有题咏,本地书家许贺来、张汉、涂晫、涂应恒、袁嘉谷等也留有墨迹,其中,大门的“秀山”匾为涂应恒书,“大雄宝殿”匾为涂晫书,“三满多”匾为袁嘉谷书,“凌云阁”匾为陈荣昌书,“白云深处”匾为陈钧(陈鹤亭)书,“真觉名蓝”匾为罗元琦书,“极高明”匾为涂应恒书等等,名家匾额楹联蔚为大观,所有这些,都为秀山增色不少。在真觉寺门口,袁嘉谟撰写的对联:“秀山奇峰迎三宝;山色湖光聚棋盘”历数了秀山之美。在大雄宝殿前,清代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题联:“游世界三千只爱此空山风月古寺烟霞听澈梵钟声声入耳;览营盘十二问谁将绿雨桑麻黄云稼穑写来诗卷字字关心”爱乡的情怀跃然而出……

充满文化内涵的秀山,给游人的感觉就是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而且还秀外慧中。

相关推荐:

【古建】明朝建筑重生记!改造“前后对比”

道教中“打坐”的机理与作用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2016年端午节放假吗 今年端午节是几号_万年历

《西游记》中神仙妖怪,但有垄断资源,就要搞权力寻租、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