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村规民俗——解读布朗族的传统美德

发布时间:2016-10-14 栏目:专题 投稿:奋斗的柠檬

中国民族宗教网讯布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虽然社会发育程度较低,但有着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伦理道德规范与原始的风俗习惯共同维护着布朗族社会的团结与和谐。

1、善待婚姻。在布朗族传统道德观念中,布朗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是自由的,结婚是由父母作主。各地布朗族婚俗大同小异。一般都有恋爱,说媒、过礼、迎亲、回门等过程。

2、尊老爱幼。有尊长的传统美德。对老年男子尊称为“达”,对老年妇女则尊称为“牙”。个个楼中的火塘正上方是年老人或家长的生卧处,年轻晚辈不能随便去坐。老人的话后辈要听从,年轻人和小辈要主动为老人、老辈让坐。吃饭时,老人坐上席。喝茶、吃饭、喝酒时要先敬老人,吃饭要等老人先动筷后,晚辈才吃。在老人面前,后辈的言行要庄重严肃等等。

3、团结互助。布朗族人民都具有团结互助的传统习惯。在生产方面,同家族人员之间借种土地不用报酬,只要口头说一声就行。没有籽种,也互相赠送。在生产过程中,如砍地、娠草、割谷、脱粒等,家庭成员之间多实行不计报酬的互相换工。一家有事,全寨相帮,完全自愿,不要报酬,“请工”被认为是小气。助工者自带饭食,主人不需铺张,至今如此。

4、热心公益。布朗族人民都很关心本村寨的公益事业,一般情况下,由布朗族青年领头人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男青年的领头人叫“堵格”,女青年的领头人叫“雅格”,年满15岁的未婚男女青年都要参加,活动费用由成员捐献,凡是盖缅寺、建凉亭、搭桥、铺路、打扫公共卫生、修水井、保卫村寨安全,捉贼、送信等无故不参加的,要受惩罚建设村寨,由男子砍伐树木,妇女编草排,大家齐心建设山寨;送信时,放入火炭和辣椒,表示事情紧急。

5、路不拾遗。忠厚老实是布朗族人民美德,不贪小便宜,真正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人真诚,讲究信用。

6讲究公德。布朗族讲究社会公德,热情好客。如:路途行人,无论生疏都要让行。生人进村,都要打招呼。有人询问事情,要恳切地给予回答。布朗族性情豪爽好客,认为家中来了客人,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总是热情接待,用家里最好的食品招待客人。

7、勤劳俭朴。布朗族居住山区,生产条件很差。布朗族人民世代艰苦创业俭朴成风。精打细算,衣食节俭,虽然不富裕,但大抵能做到细水长流,基本生活有所保证。

善于学习。布朗族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中,善于学习他们的长处,接受现代教育比较早,人数较多,人民政府成立以来,入学率也比较高。 陶玉明(笔名:沧江石)布朗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出生地:中国—云南•临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第十二届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少数民族班)学员。中国目前第一位布朗族书面文学作家。 至今在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50多万字,著有散文集《我的乡村》。

作者单位: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委宣传部

相关推荐:

1962年1月份黄历 1962年1月农历阳历表_万年历

敦煌雕塑欣赏(10)

大明帝国最后的悲壮:有心补天裂,无力挽天倾

十大古曲之十面埋伏

【大嘴侃历史】第8章 颛顼帝断天梯 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