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广西侗乡三江“三月三”抢花炮 中国式狂欢展民族原生态

发布时间:2017-01-01 栏目:专题 投稿:失眠的水蜜桃

“砰”的一声巨响,在蜿蜒于黔桂之间的榕江河滩上,一个缠着彩绸的铁环——“花炮”射向天空。近百名赤膊运动员和数万名观众的眼睛同时投向空中,杨稳与其他运动员一同向铁环降落的方向迅速涌去,瞬间运动员就扭作一团,叫喊声不绝于耳。

就在运动员们扭作一团向主席台“得胜门”移动时,杨稳突然“蹭”地跳上主席台,将铁环“花炮”交给总裁判长,成功夺下第一炮。整个过程惊险刺激,犹如美式橄榄球一样。

杨稳的家乡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每年都会举办“三月三”传统花炮节。清朝光绪初年,富禄是黔桂两省交界的商业贸易中心,当地的商人们为了生意兴隆,在每年的夏历三月初三都会燃放花炮招徕顾客。这项由民间自发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性传统体育项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

独具特色的抢花炮由来自黔桂交界各村寨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参加,每队10人左右,比赛分为三场,每场放一炮,每炮各有寓意:头炮“丁炮”寓意人丁兴旺、二炮“财炮”寓意财源茂盛、三炮“贵炮”寓意富贵长远。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因当地贫困,奖品只有一块肉和40个鸡蛋。然而当地居民十分信奉抢花炮寓意夺得花炮后便要杀猪宰羊,请村寨里所有人一起庆祝。

如今,求子、求财、求官的迷信意识在当地已日趋淡薄,侗族花炮节的规则和文明程度也在日趋规范。

“新中国成立以前,因为没有规则,大家用尽手段想夺得花炮,使用利器伤人、掐捏抓等手段层出不穷,经常发生死伤事故,没有功夫的人轻易不敢上场。”现年76岁的富禄村岑广屯张新忠回忆起以前的抢花炮比赛,还心有余悸。

当年有一个叫马子右的人,结婚多年未得子。为了夺得头炮“丁炮”,虽不会功夫,他也参加花炮比赛。在激烈的比赛中,他被队员踢打、掐脖子,虽拼尽全力夺得头炮,最终缺因伤势过重不到半月便去世了。

后来当地官方为杜绝这类事件再次发生,便规定参加花炮运动员比赛前需剪短指甲,比赛时必须赤膊上阵,且不能携带利器,比赛过程中不得使用掐、捏、抓等伤人动作。

随着比赛的规范化,只要年轻力壮且有兴趣就可参加比赛,抢花炮的人越来越多。但随着外出打工浪潮袭来,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如今参加花炮的人也在减少。

“抢花炮是我们侗族原生态的体育运动,我特意等到参加比赛再去广东打工。”杨稳说,很多侗族小伙出于生计,过完春节就离乡了,无法参加比赛

至今,富禄乡花炮节已进行了130届,因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竞技特点,2008年,侗族花炮节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富禄苗族乡2011年被授予“广西民族体育特色之乡”。1982年起,中国官方将“抢花炮”列为该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型重点竞技项目。

相关推荐:

唐重的绘画特点:对质朴心灵的向往

维吾尔族的凝视禁忌

军赛佤族拉祜族傈,族德昂族乡的经济状况

中秋节的由来 月饼的发展演变

永州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