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80后”热衷传统年文化 老年俗中追寻“年味”

发布时间:2017-01-15 栏目:专题 投稿:俭朴的黑猫

常年工作在外一年回家一两次,这是不少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年轻人目前的生活状态。短短几天忙碌仓促的春节回家之旅,也往往被朋友间的应酬聚会占满,不少年轻人感慨现在过年就是吃饭聊天,“年味”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浓了。但今年的春节记者发现,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遵循老年过年,在中国传统的年文化追寻年味”。

祭奠亲友感受亲情

大年三十上午九点多,陕西省宝鸡市的常阳山公墓已是熙熙攘攘,前来扫墓祭祖的人中不乏年轻人,他们大多是给爷爷奶奶等离世的长辈扫墓,目前正在济南读研究生的小闫就是其中之一,她两天前刚回到家过年,趁年三十来给外婆扫墓

她告诉记者,“大年三十祭奠亲友是这里的传统习俗,希望在过年时将逝去的亲友像还在世一样‘迎回’家中,一起享受新年的团圆喜庆气氛,另一方面也提醒晚辈不要忘记逝去的亲人。”

小闫告诉记者,以前跟随父母在过年时为亲人扫墓,更多地是把它当成一种惯例。而现在常年独自在外地求学,更深刻地体会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义,因此在过年期间想借回家的机会看望一下从小疼爱她的外婆。

贴窗花放鞭炮追寻过年记忆

鞭炮贴窗花这样的年俗,曾一度在一些城市家庭的过年习俗中淡化,但记者发现如今这些习俗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

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小郭告诉记者:“每当一听到鞭炮声,就想起小时候与朋友们一起在院子里放鞭炮,家人们在贴着窗花的屋子里吃年夜饭的场景,那种情景让人觉得很温馨。所以现在每年在年三十晚上还是要放鞭炮、贴窗花,已经不单是把它当成一种习俗,更多地是想找回一份童年的回忆。”

小郭说,在外地工作以后,更能意识到亲情友情的重要,因此过年回家跟家人一起找找老年俗,陪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更能让人感受到家庭温暖。

不少“80后”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越来越能体会过年团圆的意义,越来越认同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

相关推荐:

著录书籍投资不妨系列化 引投资者浓厚兴趣

最新文明礼仪基本常识

轩尼诗干邑的酿造

二节棍的主要击法是什么?二节棍练习要求简介

中国古代礼仪有什么?九拜礼仪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