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酒为百药之长

发布时间:2017-01-23 栏目:专题 投稿:陶醉的发卡

1.为何古人称“酒为百药之长

“酒为百药之长”一说,出自《汉书·食货志》,这是我国古人对酒在医药上应用的高度评价。酒在医学上的应用,是祖国医药学的一大发明。“醫”字从“酉”(酒),即是由于酒能治病演化而来。酒未问世之前,人们得了病要求“巫”治疗,由于酒的酿造,我们的祖先在饮酒的过程中,发现了酒能“通血脉,散湿气”,“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除风下气”,“开胃下食”,“温肠胃,御风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加之用酒入药还能促进药效的发挥,于是,“巫”在医疗中的作用便被“酒”逐渐取而代之。这是古人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在古代,用酒治病,特别是制成药酒来防治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因而古人视“酒为百药之长”。例如,用酒泡大黄、白术、桂枝、桔梗、防风等制成的屠苏酒,是古代除夕男女老幼必用之品。端午节饮艾叶酒,重阳节饮菊花酒以避瘟疫。《千金方》载:“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可见药酒在古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用酒浸药,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使人易于吸收,由于酒性善行,能宣通血脉,还能借以引导药物的效能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提高药效。另外,药物久渍不易腐坏,便于保存,可以随时饮用。这就是药酒受到历代医家重视和广大群众欢迎的原因。

药洒还有延年益寿之效。这一点在历代的医疗实践中已得到了证实。如对老年人具有补益用的寿星酒;补肾强阳、乌须黑发的回春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列举了有69种不同功效的药酒。如五加皮酒可以“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当归酒“和血脉,壮筋骨,止诸痛,调经”;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黄精酒“壮筋骨,益精髓,褒白发”等。

其实,用酒治病在外国也很流行。乔姆希立科在他的《临床医药的酒饮料》著作中是这样介绍的:在发明激素很久以前,酒饮料是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即使在能够使用激素以后,酒饮料仍不会被放弃。在欧洲,许多医生将酒饮料特别是烈性佐餐葡萄酒作为糖尿病患者饮食的重要一部分。经试验和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一天饮用一杯左右的烈性佐餐葡萄酒,血液中的糖分基本不上升。又如以酒治疗心绞痛,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被应用了,时至今日,许多医生仍认为酒比硝酸盐更为出色。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的阵阵剧痛,在发作时饮用1—2小杯不经稀释的蒸馏酒(威士忌、白兰地、烧酒等),一般在2—3分钟内就可使剧痛缓解。2.冬令如何选用药酒进行滋补?

“冬令进补”,老年人往往喜欢喝少量补酒补益身体。然而,补酒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根据中医理论,各种补酒有寒、热、温、凉等不同药性,人体也有虚、实、寒、热等不同体质。所以进补之道,也得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用药原则。所以,冬今饮补益酒时,要根据各人体质,虚弱情况区别对待,做到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才能发挥药酒的功效,达到补益的目的。

一般地说,平素阳虚,每到冬天就格外怕冷,小便多者,应该选择有肾助阳的药酒,补阳功效最好的要属含鹿茸类药酒,它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而且温而不燥,如参茸酒、周公百岁酒、龟龄酒等,此外以鹿角胶为主配制的如虫草补酒、福禄补酒人参鹿茸酒等也可选用。

平素气短懒言、面色无华、疲倦乏力、易出虚汗的气虚者,应该选择有补气作用的药酒人参是补气药中的佼佼者,故应选择一些含有人参为主的药酒,如人参补酒、参桂酒、人参百岁酒、人参鹿茸酒、十全大补酒等。

有血虚者,证见头昏眼花、面色苍白,以及妇女月经延后、量少,色谈应该选择补益气血功效的药酒,如十全大补酒补益杞圆酒、桑椹酒、味美思等。若是妇女产后血虚、面色萎黄或苍白者,还可选用一些适应妇女特点的补酒,如乌鸡补酒、八珍酒,毛鸡酒,这类酒对促进产妇健康,祛瘀生新,润和气血,振奋精神有较好作用。

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可选择有健补脾胃作用的药酒,如十二红药酒、竹叶青、松龄太平春酒、中国养命酒等。

平素易腰酸背疼、筋骨不健、易劳累者,可选择有舒筋活血、强壮筋骨作用的药酒,如虎骨酒、史国公酒、状元红、杜仲糯米酒、养血愈风酒等,但这类药酒药性较猛烈,身体虚弱者及老年人应慎用。3.家庭如何自制药酒?

药酒服用简便,疗效显著,家庭亦可自制,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选好配方自制药酒应当选用适合家庭自制的安全可靠的药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药、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的,一般家庭无此条件。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如要配制药酒,应当先去请教医生,弄清楚药物性质和适用范围,以免误事甚至引起中毒。

(2)药材处理一般制备酒剂的药材都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要按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将其洗净晒干,凡坚硬的皮、根、茎等药物,切成3毫米厚的药片子;草质茎根,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用捧击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

(3)酒的选择以不低于60度的烧酒较适合。若用70%的药用乙醇来代替,则更有利于药材成分浸出。对于不善饮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黄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增加。

(4)浸制方法第一,冷浸法。系将药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容器中,加处方量白酒,若未规定酒的用量,则一船酒量为药材量的8—12倍,可根据药材性质,适当增减。密闭放置,每天震荡或搅拌一二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周一次震荡搅拌,搅拌次数多一些,浸出效果可更好。浸泡时间一般一个月以上。然后倾出上清液,并压榨残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澄清,纱布过滤即得。如连续浸制,残渣则不必压榨,可再添加新酒浸渍。调补之品为人参、黄芪、当归及桔皮等多系如此。若所制药酒需加糖、蜜矫味着色,可将砂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糖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可得饮用药洒。如自制五味子酒:取五味子500克,冲洗干净,装入细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至500毫升,再封严瓶口,然后每日振摇一次,15天后可开始饮用。其饮用数量按每日3次,每次3毫升。此药酒主治神经官能症,以及失眠、心悸、健忘、乏力、烦燥等。第二、热浸法。药料和酒同煎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药的成分容易并且能完全浸出。制作时,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料加酒先放在小铝锅、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煮炖。隔日一次,以有利药材成分的浸出。但热浸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易挥发散失。如自制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按热浸法隔水蒸炖20分钟。饮用剂量按每次温饮10—30毫升。此药酒主治食欲不振,蛔虫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泄泻等病症。

相关推荐:

郑午昌的绘画风格

道教养生方法之服食养生

郭明娥是谁?上党落子名家郭明娥及其代表作介绍

傈僳族的刀杆节简介 刀杆节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伟人胸襟:两次被咒骂天打雷劈,毛主席怎样巧妙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