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的差异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2-12 栏目:专题 投稿:害怕的时光

祭祀是远古时代诸民族共同的仪式行为,藉由祭祀活动,向上天、万物或祖先,表达内心欲求,期许生活美好,甚至祈求国家的安定。各民族在相同的需求上,进行不同祭祀活动,整个过程中,对象抉择、表现形式、祝祷语词、音乐歌舞等等,往往表现该族深层的价值判断。因此,祭祀活动不仅是单纯地拜天求神,仪式底层下,也隐藏着不同文化体现。《诗经》与《楚辞》为南北文学之祖,《周颂》与《九歌》同为祭祀诗,风味却大相径庭,这种歧异,除了文学手法运用巧妙不同外,植根于社会的深层文化意识,亦扮演重要角色。《周颂》与《九歌》,正是我们了解周、楚文化风貌的起始点。一、《周颂》与《九歌》的祭祀对象夏商周三代,对祭祀活动十分重视,尤其是殷商,可以说是个鬼神盛行的年代。依据祭祀对象分类,古代祭神大致分为天神、地礻氏、祖先三大系统,商周两代,三大系统的重要性略有变化。上帝祖先、日月星辰、山川百物,殷人皆祭拜,祭祀的典礼名目繁杂,祭品种类众多,甚至还有以人为牲的习惯。时移西周,祭祀之风本质渐易,周人祭祀对象,承续殷商而来,拜上帝祖先、日月星辰、山川诸物,然而,他们的鬼神观念,仍与殷商有别。周朝更着重祖先祭祀,因此,王晖称周朝是个'尊天保民,天人合一'的时代(1)。陈梦家认为古代许多的民族,普遍存在'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逐渐接近、混合'的现象(2),周代祭祀对象中,祖先神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甲骨刻辞或者史料文献中,详细记载周人祭天拜鬼的仪式,以《周颂》为例,卅一篇中告于祖先的诗篇比例达58%(3),《周颂》为天子举行郊庙祭祀之舞曲,可见祖先地位在周代的崇高。另外,《周礼·大宗伯》所记的十二吉礼中,宗庙之祭有六,祭天、祭物反而少于祭祖。祭祖的典礼繁复隆重,态度庄严,丝毫不可有怠慢之处(4),在在说明了祭式仪式的重要性。综观《周颂》,所祭之祖有文、武、成、康、大王、后稷等,参与祭典活动之人,除了国君以外,诸侯、外族也担任助祭工作。祭祀的祝词,以描述先王功德盛美,子孙宜信守师法之形式居多。《周颂》有部分篇章,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归属农事诗,尤其是最后两首词,叙述农事过程十分详细完整,为最佳农业史料。虽然它们是农事诗,却不悖祭祀宗旨。例如:'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臣工》)'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丰年》、《载芟》)农事诗更换不同方式,以报祭、祈谷、籍田为祭祀内容,上告于祖先上帝,希冀来年亦能丰收,主题明确,依然以祭祀为最终目标。除了祖先崇拜,《周颂》亦有对'天'表示崇敬的诗,如:'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维天之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昊天有成命》)祀天之典,是非常隆重的事情,依照上述引诗,可知周代崇敬上天,但是,天不是永不可抗的力量,因为上天仍得听从人民的声音。天和人的距离,似乎已经拉近;天与人的关系,因为周人思想的改易,而产生微妙变化,关于思维方式的问题,下节将进行析论。

相关推荐:

拉萨迎来萨嘎达瓦节 什么是萨嘎达瓦节的转经?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个人言谈举止礼仪

礼仪文化与和谐社会:礼仪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和谐文化

佛教有哪些常识?佛教常识问答

76年人肉炸弹炸苏联驻华大使馆,23岁中国哨兵做出了惊人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