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天葬有什么仪礼?天葬仪式的过程

发布时间:2017-02-14 栏目:专题 投稿:单薄的微笑

在青藏高原,当一位年老牧民濒死的时刻,他的子女和亲属们聚集在他的身边,不停地默念着“唵嘛呢叭咪吽”的六字真言,为他虔诚地祈祷。老者一旦停止了呼吸,子女们立即脱去他身上的全部衣服,解下挂在他颈间的各种神符和身上的一切饰物,使死者盘坐,双手交叉在胸前,用死者的腰带从脖颈绕过腿弯,捆成了一个屈膝弯腰的形状。这种处理尸体的方式,谓之“怎么来怎么去”,就是以他投人人寰时的形态归去。

死者被抬放到帐房右侧的角落,用他生前的皮袍覆盖尸体,挂起一面布帘,帘外点燃一盏酥油明灯。在帐房外面,置以一团混合了柏枝、羊粪和粮食的堆,点起烟火。人们吹响了呜咽的海螺。此时,死者的子女要立即前往寺院去报丧。报丧人要在寺院主事僧侣面前,呈报死者的属象、生辰和亡日,请求寺院派出僧侣到死者灵前诵经超度。

寺院不论死者家境贫富,都要立即派出一支作超度法事的队伍。有一名叫做“宁古喇嘛”的领队(在藏语中,宁古“指枕头,”喇嘛“指上师,”宁古喇嘛“的汉语译意是”垫在头下的活佛“亦即”指路活佛“的意思)。当”宁古喇嘛“骑着一匹白色的马,率领法事队伍到来的时候,超度亡魂的活动就开始了。这种法事活动,藏语称之为”盹代“。在一般情况下,”盹代“要由7名僧侣进行7天。

藏族有这样一则民谚:”喜事不请不到,丧事闻风而来。“死者的远亲近邻陆续来到丧家的帐房,他们携带着肉、酥油、砖茶和现金,诚心诚意地交付死者的亲属,以求为死者的经事活动增添供奉。在吊唁的宾客中,也可能有个别人同死者在生前闹过一些别扭,对这样的致哀者,一定会得到死者亲属的谅解,并博得在场宾客的称赞。原来怀着积怨的两户人家,顷刻间解仇和好。

在整个吊唁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宾客们仅唁丧而不谒死者藏族谚语说:”当灵魂离开躯壳阻后,谁还来夸奖他的尸体?“

在送葬的那天凌晨,死者由最小的儿子把尸体抱出户外。男人们把已经捆为一团的死者一个装满土石的皮袋连结在一起,搭在牦牛背上,朝着天葬场出发。妇女不参加送莽的行列。人们死者安放在一片倾斜度不大的山坡上,揭开包裹着死者的皮袍,用刀挑断死者身上的捆带,剪去死者的头发,把死者的皮袍和腰头扯碎,把驮过尸体的牛鞍砸烂,统统弃

之荒野,然后在尸体近旁燃起一团烟火。这烟火引来了身材巨大的秃鹫

秃鹫藏族视为神鸟。当第一只秃鹫降落山坡,长啸一声,扑在尸体上啄食,其它秃鹫也相随降落。它们互相推挤着争食,用不了几分钟时间,尸体已荡然无存。天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在远古时期,过着狩猎生活的人类,都是弃尸于荒野的。以后,在文献记载中,保留这种原始葬法的民族,有北方的契丹、奚、室韦等族。

藏族天葬习俗的形成,同古代藏族的原始宗教及佛教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在藏族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被视为人格化了的“天层”。藏族的古老传说告诉人们,天是由十三个层次组成的,若是沿着一条天梯向上攀登,就可以达到那最高的境界。天的顶层是”赞神“的辖区,也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所描绘的极乐世界。

藏族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是说第一位藏族王沃德补结是作为天神之子通过天梯下凡来的,他完成了拯救世俗的任务,又沿天梯回到了天穹。在他以后的六位继承者,也都攀登天梯返回极乐世界。但到了第八位藏王直贡赞普时,由于受手下一个大臣的诱惑,陷入敌手黑巫术的圈套被杀死,天梯从此也被割断了。为了不把赞普的尸体留在人间,人们借助神鸟的双翼使他飞天,藏族天葬习俗也由此开始。当然,神话毕竟不是历史,但从中可以说明,藏族的古老天葬习俗,是受原始宗教和佛教影响的宇宙观念支配的。

从根本方面来说,天葬习俗则是游牧经济的产物。自古以来,青藏高原上的藏族过着世传的游牧生涯,这里山石层叠,一年当中积雪封冻的时间又较长,实行土葬有较大的困难。那种弃尸荒野的天葬古风就被逐水草而居的藏旗牧民顺乎自然地保存下来了。

相关推荐:

文同在汉中

腊八 拉开春节的序幕

贵妃醉酒的典故及戏曲

《千手千眼观音》元代壁画作品

近代史的阴谋阳谋:为防心腹爱将,袁世凯大血本妙用美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