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特别的丧葬文化:台湾“孝女白琴”引国际媒体关注

发布时间:2017-02-18 栏目:专题 投稿:慈祥的镜子

台湾独特的“孝女白琴”登上了国际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26日作了大篇深度报道,详细介绍台湾特别的丧葬文化,并访问以扮演“孝女白琴”为业的刘君玲。这篇报道深受网友注意,一度登上bbc实时新闻分享排行榜第二名。bbc报道,雇请“专业人士”在仪式中嚎啕痛哭是台湾丧礼的一个特点,刘君玲就是从事这种“哭丧”职业。这个因应台湾传统习俗而生的哭丧行业虽已式微,但因有刘君玲这些新生代的加入,有可能转型并再生。对西方人而言,哭丧是一种奇怪的文化,他们无法理解,在送别往生者的丧礼中,为何要找一个以哭谋生的人来痛哭流涕。刘君玲解释,这是台湾的特殊习俗,希望为死去亲人办一个充分表达哀伤气氛的风光仪式。她并说,死者家属有时哀伤过度,在丧礼中反而哭不出来;或在外地的女儿无法及时赶回,这时就需要雇请“孝女白琴”,在丧礼中带头痛哭,带动在场人士的哀伤情绪。bbc记者问到为何她随时能挤出泪水时,刘君玲坚称,她的哭都是真情流露,“参加每一场丧礼,我都必须把丧家当成自己家人,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刘君玲从事哭丧行业可说是家学渊源。她的祖母和母亲都以此为生,从小她就常跟着母亲去哭丧,耳濡目染,她也跟着模仿。后来父母亲都早逝,留下祖母独力抚养3个孙子女,为了分担家计,刘君玲18岁那年就开始扮演“孝女白琴”。她说,自己从小在殡葬业长大,哥哥姐姐跟着奶奶一起做。小时候虽然一度反弹过,毕竟这个行业不是“一般”工作,每天接触生离死别,与自己阳光辣妹的形象很难联想在一块。不过,一做到现在就是18个年头。台湾竹联帮大老陈启礼丧礼上,她带领着一群美女礼仪师,在庄严肃穆的告别式上,整齐划一的动作,引领前来致意的来宾,成为仪式中的一个亮点。如今台湾丧礼形式也有了很大演变,不但要哀伤,更讲究热闹,甚至请出电子花车和脱衣舞。但这难不倒从小苦练歌仔戏身段的刘君玲。在丧礼前半段,她以妖艳打扮上场,连唱带跳,甚至劈腿、下腰、翻筋斗都来;随后她再换上带头套的白袍,在死者灵前哭得像泪人儿一般,一气呵成,绝无冷场。刘君玲不但能赶上时代潮流,也有生意头脑。她和哥哥已成立公司,招募20个年轻貌美的女生加入,参加一场丧礼的表演价码超过新台币1.7万元。刘君玲说,她绝不会离开这个祖母留给她的行业,她会把祖母教给她的继续教给别人,把这一切传承下去。“我十八岁出来做孝女,曾经是最年轻的孝女白琴。”会不会担心这个行业逐渐走向夕阳?她思索片刻后表示,总是有人往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专业,其实很多人以为“孝女白琴”的工作只在台湾中南部盛行,其实走出台北市,新北市、桃竹苗等县市还是很盛行。

相关推荐:

如何让文物保护执法更有力?

入门级宁国方言大科普

科尼亚克的白兰地

小狮子:母后,父王他欺负我!接下来的一幕你懂的!

击败林彪的国军名将:战后为何遭蒋介石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