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意大利四大名酒谁与争锋?意大利的四大名酒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3-17 栏目:专题 投稿:敏感的月饼

本文主要介绍意大利四大名酒西施佳雅索拉雅、欧纳拉雅和嘉雅

意大利,有四家酒庄常被与法国五大名庄相提并论。它们的酒品质优异,均入选'全球百大葡萄酒'。作为意大利最顶级酒的代名词,又恰巧尾音相同,因此,被业界统称为意大利四大'雅'——西施佳雅(sassicaia)、索拉雅(solaia)、欧纳拉雅(ornecaia)和嘉雅(gaja)。

西施佳雅

西施佳雅源于意大利语中的'sasso'一词,为'石子'之意。西施佳雅产自意大利著名的圣圭托酒庄(tenutasanguido),有着'意大利的酒王之王'和'意大利的拉菲'(lafite)的美誉。

西施佳雅的成名源于大胆的创新。为酿出好酒,酒庄创始人马里欧侯爵(marioincisadellarocchetta)说服老友拉菲古堡庄主——罗斯柴尔德男爵(baronessphilippinederothschild),从拉菲古堡引进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葡萄,采用法国橡木桶陈酿。经过20多年的摸索及努力,西施佳雅脱颖而出。作为意大利四大名酒之首的西施佳雅被称作是最原始新派超级托斯卡纳酒,采用85%赤霞珠和15%品丽珠(cabernetfranc),经法国小橡木桶发酵熟成。酒液呈深红宝石色,拥有丰富的浆果味、薄荷香,酒体饱满,口感凝练,并带香水、烟草、香草等味道,单宁紧实,丝滑柔顺,后味果味和酸味平衡,拥有很好的陈年潜力。意大利餐饮协会将其评为20世纪的意大利酒王,并赞誉为'是最好的波尔多和最好的纳帕谷赤霞珠的结合体'。

索拉

索拉雅产自于拥有600年酿酒历史的安东尼世家(antinori),尽管诞生于1978年的索拉雅红葡萄酒只有不到40年的历史,但是已被公认为世界顶级红酒的经典之作。1997年份的索拉雅干红被全球权威的葡萄酒杂志——《葡萄酒观察家》(winespectator)评为'2000年全球100佳酿'的冠军,作为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意大利葡萄酒,确立了索拉雅在全球顶级红酒中的领袖地位。

索拉雅红葡萄酒采用75%赤霞珠、20%桑乔维塞(sangiovese)和5%品丽珠混酿,在橡木桶中陈酿18个月,在瓶中继续熟成12个月之后,方可上市。酒液呈现出深红色,闪烁着宝石光泽,可隐约嗅到香草和淡淡的果香,入口后黑莓及可可味滑过味蕾,口感均衡、高雅又有深度,余香绵延。

做为安东尼世家最昂贵的酒,对于品质的不懈追求使索拉雅红葡萄酒只在条件成熟的年份才能酿造,1980、1981、1983、1984和1992年都没有酿制索拉雅,由于每年的产量稀少,索拉雅干红在全球葡萄酒市场中一直价高而难求。

欧纳拉

欧纳拉酒庄由罗多维科·安蒂诺里侯爵(lodovicoantinori)创建,该酒庄拥有99公顷的葡萄园,主要培植的葡萄品种有赤霞珠、品丽珠、梅洛(merlot)、味而多(petitverdot)和长相思(sauvignonblanc)。

欧纳拉雅红葡萄酒主要由赤霞珠、梅洛、品丽珠混酿而成。尽管欧纳拉酒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酒庄,但是拥有不少的葡萄老藤,所酿成的葡萄酒酒体均衡,口感纷繁复杂,精致而完美。1985年,欧纳拉雅红葡萄酒一经推出就一鸣惊人,没有多久便在市面上销售一空。1986年份的还被评为整个意大利最好的红酒。

嘉雅

嘉雅酒庄地处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产区的一个村庄,由安杰洛·嘉雅(giovannigaja)先生创建于1859年,自创立至今已有五代历史。作为皮埃蒙特地区最好的酒庄嘉雅意大利第一个采用非本地葡萄品种酿酒的酒庄赤霞珠、霞多丽(chardonny)、长相思等这些以往在意大利很少出现的葡萄品种都被嘉雅引入,同时,它也是第一个把葡萄品种单独分开栽种并酿造装瓶的酒庄,这些大胆、积极的理念把嘉雅庄园塑造成一个意大利葡萄酒的先驱者角色。

酒庄庄主安杰洛·嘉雅意大利第一个意识到要缩减葡萄园的产量才能提高葡萄酒质量的人。他还是最先开始使用先进的葡萄培植技术和酿酒技术的人,他从欧洲中部森林购买木材,依照自己的标准制成酒桶,葡萄酒放在小橡木酒桶中,而不放在大橡木桶中进行陈年。他还是皮埃蒙特产区最早引进温控不锈钢槽发酵设备的先锋,是酿造单一葡萄葡萄酒的先驱。也真是因为安杰洛·嘉雅大胆革新,才使得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葡萄酒才大步地迈向了世界舞台。同时,嘉雅酒庄生产意大利获奖最多的葡萄酒,是意大利葡萄酒的领军者。

相关推荐:

吕范学派的起源是什么?吕范学派的主张

东北方言的民俗划分

箜篌是什么乐器,箜篌的历史

《摩诃萨埵舍身饲虎》北魏敦煌莫高窟壁画

魏延“谋反”,诸葛亮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