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回族历史 回族长途运输业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7-04-22 栏目:专题 投稿:传统的丝袜

马贩驼队回民普遍经营的一个传统行业。回民在历史上就喜欢养马、骡、驴、骆驼,还经常贩运牛、羊、马、驴、骡子、骆驼等,内蒙古包头等地回民因靠内蒙古大草原,所以一般回民都以贩卖牲畜为业,从中营利。但大多数“马贩”主要用驴、马、骆驼经常出去搞长、短途贩运,而且走时找几个伴儿一起走,所以,过去回民习惯称马贩为“赶脚”、“马帮”、“驼帮”、“吆骡子”,把赶车、马、骡的人叫“脚户”。在民间还流传不少脚户在野外吃苦耐劳的故事,流传着许多脚户心慌时在野外唱的独特风格的“花儿”,如《脚户令》、《吆骡子》等等。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如“车夫、骡夫多半回民”。马贩驼队不仅在甘、青、宁、新各地有,云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回民也以赶脚为业。早在明、清两代,甘肃平凉、天水和陕西、内蒙古等地的穆斯林商人,常常拉着大批驼队,到宁夏吴忠等地赶集贩运货物。回族马贩、驼贩等主要是贩运煤炭、食盐、碱、米面、油、茶、百货、绸缎布料、瓷器、皮毛、药材等等。回民有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赶脚搞贩运,不管是赤日烫人的暑夏,还是雪花漫天的寒冬,忍饥挨渴,长途跋涉。宁夏内蒙古有些搞长途贩运回民经常上新疆、跑湖广、下江南、走庆阳,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风餐露宿,一去就是几个月,甚至还有几年才回来的。回族马贩驼队对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回族马贩驼队少了,主要在偏僻的山区还用马、驴、骡、骆驼搞些运输。但居住在城镇街区和交通线上的回民,他们乘坐汽车、火车甚至飞机长途贩运,调剂余缺,搞活市场,发家致富。例如甘肃临夏的回族,数万人在青藏高原从事贩运和其他经营,回族群众自己称这是“东引西进”,在拉萨已经有临夏一条街,三百多家商店。他们从商贩中赚的钱又刺激本地的其他产业,使不少回民很快富了起来。同心县的回民有上万人下江南,走青藏,搞贩运,做生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回族中有不少人买了汽车、拖拉机等,促进了回族运输业和经济的发展。皮筏及筏子客。回民把皮筏子作为主要的水上运输工具。皮筏子有牛皮制作的,但更多的是羊皮制作的,所以回民习惯称它为羊皮筏子羊皮筏子制作很独特:羊宰后,先割头。然后从颈口将皮割离,倒翻皮毛,从前到后慢慢退出,也有的从羊后腿交裆处开口,由后往前将皮退出,以防羊皮破损,把羊皮在水里浸泡后,将毛拔净,并灌适量的食盐水和香油。晒干后吹气或打气,将口子扎住。羊皮囊做好后,根据需要用木头做一个木排,将皮囊系在木排上。皮筏子有大有小,有用十几个皮囊的,也有二十多个皮囊的,还有三四百个皮囊组成的大中型载货羊皮筏子,约载五吨至十吨货。羊皮筏子的水手根据筏子大小有二、三、四人的,也有六人或八人的,回民把水手俗称筏子客。回民使用羊皮筏子的历史很长了,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据说从元朝开始,到了明、清年间,回族筏子客已很多,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羊皮筏子,大多数都是由回民筏客驾驶。他们不仅有祖传的绝技,主要的是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早在明、清两代,有些回族商人从兰州,武威等地羊皮筏子运货顺黄河而下,由水路到达宁夏吴忠、银川。民国年间,宁夏、青海、兰州等地回民将本地的羊毛、皮革、枸杞、药材等用羊皮筏子运到包头等地,调剂余缺,从中营利。宁夏一些重要的黄河渡口,还用羊皮筏子拉旅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桥梁和公路、铁路建设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逐步取代了羊皮筏子。现在很少有人用羊皮筏子从事水上长途贩运,有些渡口虽然还有零星的羊皮筏子,但主要供好奇的游客乘坐观光。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敦煌写卷中的苯教神灵

亚洲人的送礼习俗

周朝时祭祀有什么涵义?论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之四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这位开国大将不慎遇到国民党总司令,被认出,放走,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