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满族的习俗 满族的修谱习俗

发布时间:2017-05-01 栏目:专题 投稿:忐忑的歌曲

满族修谱比较普遍。其修谱的目的主要是为光宗耀祖,敦昭穆,光籍典,收宗族。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可是作为宗法“血脉文献”的家谱编修之风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满族修谱出现了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康熙盛世,这正是国家安定,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第二次高潮是在嘉庆年间,国内战乱纷起,大多数满族不禁回顾起盛世的情景,盼望大清王朝的中兴,因而又形成了修谱高潮。第三次高潮出现在清晚期的光绪年间,满族修谱心理与嘉庆时期相类似。第四次高潮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东北,日本政府鼓吹满、蒙自治,建立傀儡政权。满族几乎家家都有谱书(含谱单),而多数谱书是这个时期编修的。许多满族人户经过数次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更加上经济生活的困窘,分家析居,人口流动,旧谱大多散失,在这种情况下修潜就有了一定的必要性。目前,新修谱书已成风气,许多满族人在编写新的谱书,用以对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了。满族谱书记载的内容虽然“人自为书,家自为谱”,但各姓氏的谱书的几大部分内容基本相同,其记法也大体一致。谱书记载的内容自清代以来尤为丰富、详细和完善,内容大多如下:l、合族诰封圣旨;2、修谱序言,这是每部谱书所必有的,原编纂时有序,每次续修亦有序,有的还有名人(或邑长)题词;3、凡例,或修谱规则;4、宗派,或加派行引;5、世系源流,有的加姓引;6、庄宅、坟茔图,或加受郡引、图说,有的记有重大迁徒原因、迁徒等17、家规、家训或家法;8、事实纪略,即大事记;9、历代合族官宦名表;10、始祖考妣暨本族名人像,附像赞引;11、人物传,有的附人物赞,人物行迹;12、文牍,包括遗嘱、建置记、分迁记、契约、诗人等;13、跋,附历代家谱名目;14、世系谱,按村或分派分卷。现在编修的谱书还增有通讯录等。每部谱书的记法虽大体一致,但也根据自已家族的情况体现各自的特点。如《伊尔根觉罗氏谱书》的内容为:1、谱序;2、历次创修宗谱原序;3、伊尔根觉罗氏族通谱;4、国初地名部落移驻考;5、创修支谱名目;6、家训篇;7、篆古家训;8、族长表;9、族长执行规则;10、宗派篇:11、祭祀规则;12、五服图;13、省属族居表;14、谱注释例;15、谱图篇;16、谱注篇。《瓜尔佳讷音关氏谱书》的内容是:l、正式谱书通序;2、谱序(二则);3、宗派篇;4、瓜尔佳讷音姓氏区别考;5、国初各部落移驻考;6、宗族致祭规则;7、创修(关氏谱书)发起人像;8、始祖像;9、长支谱注篇;10、二支谱注篇;11、三支谱注篇;12、尝银修墓匾额考;13、御赐原立碑文考;14、御赐碑文考;15、候公夫妇容像;16、四支谱注篇;17、五支谱注篇,等等。各氏谱书的序,包括历次续修的谱序,皆记述修谱的意义、目的。如《索绰罗氏谱书》原序说:“客有问余,何为而集谱书也?余应之日:此编一成,上之可以追述先人,下之可以流传后世。凡人皆宜重本源,况我满人,尤宜郑重而不容遗忘也。回溯我先祖,自长白山随我朝太祖高皇帝创业东方,乾坤一统。圣祖仁皇帝将我先祖自京拨往盛京岫岩以来,迄今三百余年,族大户繁,考诸世系而不得其详,即询诸父老,不过略述梗概,究未深悉其由来,详说其支派。余每留心此事,问之不禁怅然。于是稽查册档,一一详集此编。遮几世虽远而根底可考,户即繁而支派偏清。非好劳也,但欲集成谱书,延及年裔,皆知重本源也。”由这篇序育可知,满族谱书的目的是很清楚的。满族谱书的序言一般多概述本氏族的源流及各派迁徒的情况,更记述各次修谱的经过,及本次修谱的缘起、必要性和修谱经过。满族谱书有的篇目则是《氏族通谱》、《部落移驻考》等,记述其姓氏原住地和姓氏起源、始祖,还特别记降金、隶旗及移驻等情况。谱书中的宗派篇,亦称派语,即行辈排字歌,或日世系源流歌,俗呼“范”字,是谱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有8字、10字、14字、16字、20字、28字句,成诗体,是同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同辈者,“范”字相同。派语歌多用忠孝仁义、富贵荣华、文武双全等字。以示本宗族荣华富贵、昌盛永绵、天长地久、宇宙永存,并以此代替世系提纲。派语成诗歌形式,读时朗朗上口,押韵易记。受汉文化影响,清初自皇室皇帝皇子至民间,即已逐渐按汉族命名。清中期直至民国以后,满族冠汉字姓以后,已经完全施以汉族的排字方式了。这在满族谱书中表现十分明显。谱图和谱注是谱书的主要内容谱图世系,亦即世派。谱注即世表、年谱。世系的作用在于别昭穆、定秩序,按图而稽,易于辨其源委分合。谱图用于区别世系,所以只列男性姓名。典型的谱图“表列五格,格书一世,服止于五世也。格尽别起,另书六世某,子不重书,五世省复也”。谱注亦以男子为中心,在其名下低格书写字、号、学历、官爵、生卒年、葬地、配偶、子女等。谱书是登录家族成员的,但是,所有家庭成员不一定全能入谱,也有个登谱人员资格问题。如《华氏族谱》在《谱例》第二项中即明确提出,“凡载谱者,俱系始祖一脉相衍。非其苗裔,不可混入,紊我谱牒。”取得族人资格,允许登录谱书,最根本的条件是,“系始祖一脉相衍”的有血缘关系者。就是说,登录入谱的子嗣必须是男性亲生子才能人谱,“非其苗裔,不可混入”。如果男性无子嗣,才可于伯仲叔季或堂兄弟之子中择立(过继)。如果过房、过继均无人,方可兼祧,日“一枝(子)两不绝”。而“凡乞养之子,概不入谱,恐其乱我派也。”所谓“异姓乱宗,例禁綦严”。抱养异姓之子为嗣,一律归宗。即使同姓联宗,同姓异宗,亦不准入谱。义子、赘婿更不能人谱。《重修王氏(完颜)族谱》中规定。“吾族自始及今,绝无义支,特书义子不入谱者,惧乱宗也。语云:‘有义子无义孙’,谓子受养育之力,义在当报。至孙则归宗,于其亲父之义父,恩义绝也,故日无义孙也。”尽管如此,即便子嗣也是有社会条件和行为条件限制的。凡身份低下的所谓“三教九流者”,从事贱业的,均被认为有辱祖先,必须从谱书中除名。信教而出家为僧道者,在谱书中“注削”。行为不端者,亦不能入谱。如《尚氏(沙格达氏)族谱·先王定训》第6条:“世远人繁,或有素行不端,玷辱祖宗遗训者,送家庙,家长戒责,使其自新,如再不法,削谱除名。”犯有大过、大恶。因奸因盗被处刑者,亦除其名,等等。凡违犯族规国法严重者,均皆除名,不再人谱。“讳其子,阴其名”,被除名出族的人更不准入谱。另外,“后世子孙繁衍,妻有被黜,或夫死适人者,本夫之下,俱不书义绝也。但于其子名下书日,嫁母某氏出某氏所出,以子不绝母也。”凡此种种入谱人资格的限制,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服务的。入谱人资格的年龄限制,满族生男儿一年内或几个月即可上谱入旗档,因为清代满族八旗生男儿可按月领饷银,直至18岁入伍当八旗兵。但清廷逊政后,民国初期取消了八旗档领饷银的规定,也就学汉人修谱规矩了。入谱者仅为男性。女子入谱不占独立一格,只能在其父母名下(后)书写名字,适于某家。还有其他一些规定,如满族对已故的人用黑字书写其名字,尚生存的人用红笔书写。已故的人,因病老而死者用黑笔,为国牺牲的人用红笔杠上,等等。清代中后期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都是依据派语行字取名,极少有随意取名的。因此,入谱男性大多根据名字,即可排出辈份,不致错乱。

相关推荐:

四大门:神秘而亲切的民间信仰

“禅林清韵”佛教绘画展举行

民族特色民俗节日知多少 彝乡羊毛节

民族乐器:二胡的琴弦数目是多少根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 维吾尔族人都喜欢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