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新疆托乎拉克埃肯石窟

发布时间:2017-05-17 栏目:专题 投稿:生动的滑板

托乎拉克埃肯石窟位于新疆自治区新和县城西偏北约70公里的山坡上。从新和县城出发,沿着西去阿克苏的公路,行至大尤都斯稍西的地方便无车行之道,须徒步行进。向北在戈壁滩中跋涉约有两三公里,就到达雀尔塔格山南麓,山脚下有一道山谷豁然在目,谷中飘动着胡杨树的枝叶。山谷两旁的崖壁上开凿的便是托乎拉克埃肯石窟群。而在雀尔塔格山北麓则是克孜石窟

新疆伯孜克里克千佛

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以东略偏北的火焰山(克孜尔山)峡谷木头沟中,距市区约48公里。千佛洞开凿于南北朝末期至元朝,现已编号石窟77个,其中尚存残余壁画有40余幅,壁画总面积约1200余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洞窟最多,建筑形式多样,壁画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石窟群。该石窟群中最早的洞窟,约为鞠氏高昌时期所建,后又历经唐代至元代,直到13世纪,这里一直为吐鲁番地区佛教圣地,最繁盛时是西州回鹘时期,当时此处为回鹘国王的王家寺院,现存洞窟多为当时扩建或改建的。今天可以从这里残存的佛教壁画中,看到古代回鹘国王、王后以及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形态和古代维吾尔族人的部分生活情景,古回鹘文、汉文、波罗密文等题记,为研究新疆各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文字和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新疆克孜千佛

克孜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库车与拜城之间的木扎特河谷北岸,现有洞窑236个,分布在明屋达格山的山麓和峭壁断崖上。克孜千佛洞约始建于公元3-4世纪,盛期为公元6-7世纪,相继营造时间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现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是我国最早开掘的一处千佛洞。在窑形尚完整的洞窑中,塑像虽已无存,却保存了总面积不下1万平方米的壁画。题材主要是佛传、因缘和本生故事。画面构图新颖,人物形象多用铁线勾勒与色彩晕染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具有明显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克孜千佛洞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佛教艺术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新疆土峪沟千佛

土峪沟千佛洞位于新疆自治区火焰山胜金口东10公里的吐峪中,在沟的东岸半山坡上及西岸的白垩纪红砂砾岩层中,均有洞窟分布,现存洞窟94个,但90%以上都已坍毁,仅有8个洞窟残存部分壁画吐峪沟的千佛石窟、佛像最早出现在西晋、十六国时期。在南北朝,吐峪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驿站,在新疆宗教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现存的是多出佛教石窟遗址中,吐峪千佛石窟的规模居第三位,因建造早于敦煌莫高窟、保存的早期壁画遗址较多而引人瞩目。

相关推荐:

宁乡发现汉代古墓群

首届草原国际马拉松将“天骄圣地”激情点燃

醉打金枝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云,千古名将,何遭贬低?!!

陆老师谈写作5:作文是国,你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