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京族的葬俗是怎样的?京族葬俗文化简介

发布时间:2017-06-01 栏目:专题 投稿:美满的美女

京族人对葬礼是非常重视而谨慎从事的。因为他们认为,阴间和阳世是相通的;阴间的亡灵和阳世亲眷仍有某种联系,搞好葬礼,彼此可平安无事;若搞不好,就会让亡灵受苦,又给亲眷遗患无穷。在京族习俗中,50岁以上的老人病故,被称为“正寿”,当按正常的礼仪办丧。

其过程大体是:

1.报丧。老人断气后,孝子要在旁边守护,待法师查阅历书确定无“重丧”之后,方可哭丧举哀。倘有“重丧”,法师要另作法事杀鸡代命以“解犯”。然后报知族内众兄弟,并派人往舅家报丧。待舅家来人验看后(尤其是对娶来的女性)才能入殓。这是远古母系制舅权意识的残余表现。

2.入殓入殓要用浸着柚子叶的热水给死者净身并更衣。洗后的水不能随便乱倒,要罐装起来,待出殡后,夜里拿到野外丛林去掩埋。入棺要选择时辰,先由法师念咒,用火把驱赶棺中的鬼邪。然后孝子孝女们抬尸入棺,在死者嘴里放两三枚钱币和几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盖一块红布,以示阴阳两绝。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还要将原来共用的被单撕下一半盖在死者身上,表示从此鸳鸯情断,人鬼分途。最后把棺盖钉牢。

3.做斋。法师立坛念经,超度亡灵,使亡灵得到净化和安乐。法师用本民族语念诵的经书,大都是译过来的“佛”、“道”经卷。若是做“大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的,还要举行上刀山、过火炼之类的仪式。“做斋”期间,子女们都要披麻带孝,席地坐卧,日夜守灵,不得随便离开,吃饭不能用筷,不能吃荤腥食物。

4.殡葬。殡葬的时间和地点均由法师择定。时间一般选在潮落的时候。出殡时,在法师的导引下,一路上,由一人撤纸钱开路先行,意为向野鬼买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灵柩抬到墓地后,法师挥动法刀,进行法事毕后就掩埋。

葬后三天,孝主备三牲和香烛纸钱前往祭坟,给新坟培土,俗称复坟”。这种“复坟”之俗,在古骆越后裔的诸民族中几乎都还在流行。这原来是远古时代祖先崇拜的产物,它要使坟墓显得庄严肃穆,以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但和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的是,京族复坟时所建的茔墓卑下低矮。

为父母和前辈办丧事是非常隆重的。过去父母死后,要为死者修斋作道,俗称“做功德”。父母病逝,孝子要到族内各家去报丧,如果是母亲去世,还要派一族兄到外家报丧死者入殓之前,孝子要用热水为死者抹尸,抹后由孝男或孝女给死者穿上一套麻制的新衣。男尸须戴一顶黑布帽;女尸则要用黑布包头,腰束一条白带,脚穿黑布尖靴。死者经道公“师傅”作法后入棺、封棺,择日修斋作道,请亲友们来吊丧,然后出葬,葬后再一新泥填,俗称复坟”。若认为葬地不好,满三年后进行复检葬,要在重阳那天才能开坟拾骨,择定吉日再葬。

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如苗、侗、回、彝、水、乞佬等埋葬大都也实行土葬。丧葬一般也有超度亡灵的习惯。各民族都有一些不同的葬俗

相关推荐:

殷墟在哪里?殷墟三宝分别是什么?

汉族丧俗

花雕酒的营养成份

庆乐园有什么历史由来?庆乐园的故事

鸦片战争前传:英国商人的悲剧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