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清朝道教乩书和善书有什么发展?简述清朝道教乩书和善书特色

发布时间:2017-06-15 栏目:专题 投稿:现实的流沙

明清道教教团势力大为衰减,但是道教观念却沿着世俗化的道路走向民间,对于后期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道教思想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民间祀神活动及扶乩、劝善书的流行。

明清祀神活动遍布于官方和民间扶乩之风从宫廷到市井亦随之而流行。明清时期新出的不少道书,皆托乩降,一般多托于太上老君、吕祖、关帝、文昌帝君等。其中一类讲述内丹的著述,有些水平较高。如托名吕祖降笔的(太乙金华宗旨)、托名青华老人的(唱道真言)、托名吕祖的(道乡集)、托名诸仙的(大成捷要)等。清代全真道士阑小民就笃信降乩,所辑(古书隐楼藏书)就收入乩降之书多种。

通过扶乩所造的道书之中,以劝善书籍力量多,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如(关圣帝君觉世其经)、(文帝孝经)、(文昌帝君阴骘文)、(玉定金科)、(警世功过格)、(劝世功过格)、(东园语录)等,皆陆续出现于明清时代。这一时代流行的劝善书中,以南宋所出的(太上感应篇)影响最大。

善书籍既假神道说教,又通俗晓畅,在教化社会方面较为容易推广,有着三教的深奥经典所不能代替约有效作用。因而深为封建统治者所欣赏,大为提倡。明代宫廷刻板印刷,其书目有(仁孝皇后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为善阴骘)等。明儒杨起元、李费、高攀龙等,皆为(感应篇)作序,金杭、冒起宗等作注,地方捐资印施动辄千万部。清初曾诏令词翰诸臣注释刊布(太上感应篇),顺治皇帝御制序言。清儒惠栋、俞樾、姚学、于觉世、黄五元、王砚堂等,都自觉为(感应篇)作注释。咸丰六年(1856年),湖南醴陵擂鼓桥诚尽林出示文昌降示(玉定金科)36卷,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善庆见而笃好之,以教其子弟,大学士李鸿章特上奏请敷入(道藏)。

相关推荐:

人畜之间相轮回

莫地那大教堂

主人设宴常识

酒代表了男人什么性格?男人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所描述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