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牛娘剧的起源是什么?牛娘剧的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6-21 栏目:专题 投稿:开朗的野狼

岑溪牛娘剧”,又叫牛娘戏,原名叫“牛戏”、“地戏”,起源于中国祖先的春牛崇拜,是一种由舞春牛娱神活动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

据载,自清乾隆时期起,岑溪就有牛娘戏班常年活动,剧种流传分布以岑溪为主。牛娘剧有传统剧目250多个。民间的牛娘戏班人数一般在10至16人之间,行当分生、旦、老、丑四类。表演时,演员唱完一个上下句,打一轮锣鼓。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惯用比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喜剧特点突出,表演风格通俗朴素,深得地方群众的喜爱。解放前后,岑溪几平每个村子都有牛娘戏班,70年代市文化馆记录在案的牛娘戏班,就有240多个,直到近年,市内仍有一批脱产和半脱产的民间牛娘戏班,有的戏班演出150—200场,个别演出一批戏班轮番演出,可以连演2至3个月,剧目不重复。

70年代以来,岑溪市对牛娘剧进行了改革、创新,形式上古朴的锣鼓干唱变成了现代配乐演出;内容上融入了时代的内容,使传统剧目现代剧目相辅相成,并出现了牛娘剧种作家,王其鹏创作的《鸡笼》、《千金》、《亲家》等一批剧目,在区内外演出得到好评,提高了牛娘剧的知名度。风趣、幽默的喜剧风格,已成为现代牛娘剧的公认特点牛娘剧已载入了《中国戏曲志》。2002年岑溪被区文化厅列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牛娘剧)”,同年,牛娘剧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

相关推荐:

世界公认十大健康水果第一名竟然是它!苹果竟然可以如此花样吃

九九归一,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物语

贵州苗族民众庆祝“爬坡节”

鸡尾酒会的礼仪

探寻鬼城 核灾难后的普里皮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