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鞭尸复仇?揭秘战争中那些令人发指的盗墓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09 栏目:专题 投稿:悲凉的大碗

从冷兵器时代开始战争多发,军队为了赢得胜利,充实军饷,鼓舞士气,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墓冢上。盗墓活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到了春秋时期,物质文明发展,厚葬风气兴起,盗墓现象也随之盛行起来。从汉朝开始,各朝史书都记载了当时相当普遍的盗墓现象。随着盗墓现象的普遍,与其说这是一种古老的活动,不如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古老的“职业”。

古墓被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只有三座墓葬幸免。昔日墓葬排布密集,“无卧牛之地”的洛阳邙山,在盗墓贼的长期活动下,如今已是十室九空。那么在战争中都有哪些盗墓动机令人发指呢?让我们逐个分析。

一、对钱财的追求

盗墓现象的猖獗跟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讲究尊君讲孝,使得厚葬蔚然成风。所以,对墓主财富的追求,是自古以来最普遍的盗墓动机。魏武帝曹操为了粮草军饷大肆带军盗墓,同样,魏武帝曹操为了防止被盗墓,也主张给自己薄葬。同样。《史记》中记载:“劫人作奸,掘冢铸币。”这些敢于冒死而不避法禁者,都是出于对墓中钱财的追求。

二、战争前的心理征服

将发掘墓冢作为心理征服的手段是战争中常见的一个现象挖掘敌军头领家族坟墓,不是为了发泄一己之恨,而是为了以此从根源上战胜对方,鼓舞我军士气。明军发掘李自成家族墓地,清军挖掘郑成功家族墓地,都是典型的例子。

三、战胜后的彻底征服

对于一些残暴之人来说,可能仅仅是战争的胜利还不足以表现出这场胜利的彻底性和伟大性,那么就要开始从敌方的家族墓地入手。全方位的挖掘和大肆的泄恨性破坏,相当于标志着对上个时代的彻底清算和胜利者时代的真正开始

四、鞭尸复仇

复仇也是盗墓动机之一,挖掘政敌、仇人以及他们家族的墓冢,刨坟掀棺以鞭尸并暴尸田野,以此泄恨。在一个人死后从坟里挖出来用鞭子抽他的尸体,体现出仇恨极深。这在古代是对死人最大的侮辱。此举现象多出,可以看出古人真能以此解心头之恨。

《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比喻泄愤报仇。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鞭尸辱已及,堂卜罗宿莽。”

康熙二年,董二酉曾参与庄廷鑨《明史》私修工作。案发时,已去世三年,尸体从棺材中挖出,肢解三十六块。其子董与沂年仅九岁,能诗文,被诛杀。

越是战争时期,盗墓活动越是猖獗,各种盗墓动机不尽相同。但是,盗墓行为的真正意义是自我私欲的满足还是对先古文化的探索?无论如何,可能战争盗墓本身都是带有邪恶感和罪恶感的,但它又确确实实的一直延续了数千年!或许等到我们这种对先古遗迹的清算活动彻底完成后,才会放下手中的洛阳铲和武器,开始对先古陵墓文化的追忆。

相关推荐:

芬兰当地特色

“过三年”风俗

日本人打手机的礼仪

黄梅戏王少舫有什么唱段?黄梅戏王少舫简介

裕固族饮食文化 裕固族主食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