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二分钟看懂战争:朱元璋灭陈友谅之战

发布时间:2017-07-10 栏目:专题 投稿:傲娇的蜻蜓

友谅,沔阳(今湖北洪湖市)渔民家的儿子,读过点书。这个人的野心很大,做事也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杀掉上级,威胁下级,人心离散。但是迫于他的地位和实力,下边也没有人敢妄言非议。当时的割据势力他的实力是最强的。

大战前夕形势大致是这样的:

当时朱元璋所处的位置是最不利的,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朱元璋被两股势力包围在中间,左右都虎视眈眈,如果陈、张两军联手,对其夹击,那对朱元璋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可历史总是富有戏剧性的,偏偏没有上演这么一幕。

当时张士诚的部将吕珍在攻打安丰(今安徽安丰),朱元璋忧虑安丰如果被张士诚拿下,便会对自己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亲自帅兵迎击吕珍,然而刘基却几次谏言他不要去(原因下文有交待)。而徐达、常遇春军队正在攻打庐州(今安徽合肥)。

友谅这时正在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但是遭到了洪都邓愈、朱文正守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虽然陈友谅军有一定的损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洪都承受不住了陈友谅的连番进攻,于是诈降偷偷地派出信使张子明请求朱元璋增援,这时朱元璋已经攻下安丰,他分析了形势(为一庐州而失南昌,非计也),立马从庐州调回徐达、常遇春军队,亲自率军向洪都进发。陈友谅得到消息,撤军准备在鄱阳湖迎击朱元璋,这时洪都已被整整围攻了八十五天,消耗了陈友谅军队的大量粮食和兵力。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时间:至正二十三(1363)年七月

地点:鄱阳湖

人物:朱元璋、陈友谅、路人甲、乙、丙、丁…..

事件:复仇之战、最后一战

天气:东北风

友谅号称大军六十万,声势浩荡,战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说话都听不到声音,橹箱都用铁裹住,无坚不摧。而朱元璋只有二十万大军,当时肯定有很多人以为朱元璋是疯子,以卵击石,然而这场战争却同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一样成为了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当朱元璋看到陈友谅军队时候没有被他们的气势吓倒,心里反而暗自窃喜:陈友谅的战船太过庞大,而且首尾相连,十分不利于行动。于是命令诸位将士分成二十队,靠近敌船时,先用火器,再用弓箭,最后近身搏斗。双方越战越勇,僵持不下,各有损失。战争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危险的一幕发生了,朱元璋的船搁浅了,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奋力向前攻击朱元璋,这时有人穿着朱元璋的衣服假扮他跳进水中,张定边信以为真分散了攻击,而常遇春和俞通海的增援已经赶到,张定边错过了扑杀朱元璋的良机。战争相持不下,朱元璋这边有人建议火攻,烧了陈友谅的战船,历史是不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没事多看看历史还是有好处的,这位建议用火攻的仁兄叫郭兴(不是郭子兴,但都是朱元璋的福人),他一定了解三国的历史,孙权和刘备联军也是用火攻击败了曹操。朱元璋下令,派七队敢死队,船上弄些稻草人,披上盔甲,拿着兵器,让敌人误以为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又是东风,当时友谅在长江上游,朱元璋需要的自然是东风了。果然下午刮起了东北风,敢死队乘风点火,风急火烈,片刻火船就靠近了敌船,火势借风蔓延了陈友谅的战船数百艘。当时火焰充天,湖水都被印成红色,陈友谅军队死伤将近一半,士气受到极大的打击。后来陈友谅准备撤退,又遭到埋伏好的军队拦截,陈友谅有点一蹶不振,有将士鼓舞士气:我们还有实力做最后的殊死一搏,胜负还不一定。陈友谅犹豫不战。这时朱元璋给犹豫的陈友谅写了两封信,第一封大致内容是:“你平时专横强暴,现在正是决一死战的时候,却躲得远远的,真不是大丈夫。”陈友谅看到信后气氛难平,杀了信使。而朱元璋知道消息后,却立马释放陈友谅军俘虏,还为伤病医治赐药。这招聪明,陷陈友谅于不仁不义,离间军心,一石二鸟。第二封内容大致是:“我派信使给你送信,你却杀了我的信使,你的度量真是小啊。现在你的土地都尽归我所有了,就算你的残兵败将再来跟我死战,也是没有用的。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指朱元璋),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快要吃完了,便从南昌掠夺粮食,朱文正又烧掉他的船,陈友谅的实力越来越弱。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冒死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陈友谅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友谅在别舸中流矢,贯睛及颅而死)。陈友谅军群龙无首,顿时土崩瓦解!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带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友谅军队三倍于朱元璋,为何朱元璋敢于挑战,而且还以少胜多战胜了陈友谅

首先,朱元璋有强有力的臂膀,善于采纳谋士的建议,而陈友谅有一个赵普胜还猜忌怀疑他把他给杀了。

其次,战前准备充分,鄱阳湖大战前,朱元璋军队便把陈友谅的退路给堵死,关起门来打,陈友谅兵多将广,每个士兵都得吃饭,有没有后方的粮食补给,饿也能把他饿得半死,而朱元璋的后方有南昌。

再者,陈友谅刚愎自用,造大船壮声势,显实力,却不知成为了敌人的鱼肉。专横跋扈(劫主胁下),关键时刻不冷静,杀信使,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失道寡助啊。使军心上下不一,而朱元璋正好相反,抓住了陈友谅气度小,性格暴躁的缺点,写了两封信激他,这边又安抚俘虏,一是离间将士一心,二是使两个人在道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朱元璋能赢还有一些运气的成分:

第一,这要归功于陈友谅的战略失误,在朱元璋攻打安丰时候,陈友谅没有攻打朱元璋的老巢、兵力空虚的应天(今江苏南京),却围攻了南昌三个月,如果陈友谅趁着朱元璋攻打安丰时候直捣应天,朱元璋恐怕后悔莫及,这也就是刘基为什么当时朱元璋不要攻打安丰的原因,战胜陈友谅朱元璋自己也心有余悸(我不当有安丰之行。使友谅乘我出,建康空虚,顺流而下,我进无所成,退无所归,大事去矣)。

第二,归功于张士诚的安分保守,假如当时张士诚派兵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夹击朱元璋朱元璋再有少年头六臂也无济于事,恐怕历史会被重新改写。可是刘基却偏偏猜中了张士诚不会和陈友谅夹击(士诚自守虏,不足虑)。

第三,陈友谅朱元璋在两军交战的时候,都遇到过险情,朱元璋相安无事,顺利度过,可陈友谅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直接被流箭射死了,这也直接导致了陈友谅军队的溃败。如果陈友谅没有被射死,虽然已经大伤元气,但是军队数量上也胜过朱元璋军队,胜负也许还是未知数呢(今虽不利,而我师犹多,戮力一战,胜负未可知)?第四,陈友谅军上下不一,而朱元璋军上下一心。军心涣散,易于击破,上下一心,数量虽寡,亦可以少胜多。

最强大的敌人已经倒下了,解决元朝和张士诚只是时间问题(此贼亡,天下不足定矣)。

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发动平江战役,第二年,活捉张士诚,并将他乱棍打死。

明洪武元年(1368),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出逃蒙古草原,蒙古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

天下尽归朱氏所有了。

相关推荐:

中国第二大悬空寺:青海西宁北禅寺

净慧长老与中国现代佛教

北京文渊阁

《朝元图》(玄元十子之一)元代壁画作品

牛魔王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