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光绪皇帝若死在慈禧老佛爷后面,还会爆发抗日战争吗?

发布时间:2017-07-10 栏目:专题 投稿:暴躁的巨人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君”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本地广为人知发生过的大事,只言埋藏在历史角落里的小事。刨根西安,问底长安,睁开眼睛,拿出手机,看看西安,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在古城西安闹市之中有一座赫赫威名的道观——八仙庵。又名万寿八仙宫,始建于宋朝,民间传说八仙庵为唐时吕洞宾早期遇汉钟离'黄粱美梦'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清光绪二十六年,国立日衰,北京闹义和团,史称庚子拳变。义和团惹事不扛事,慈禧佛爷同时向西方列强11国宣战,史称“万国宣战诏书”,可惜虽有英雄之气概,手下无冲锋陷阵之良才,八国联军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如丧家之犬般狼狈西逃。在清朝后期,皇帝舍弃紫禁城逃跑已经成为传统,道光、咸丰均有“狩猎”记录。慈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当仁不让继续发挥皇家逃跑传统。当时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军机大臣赵舒翘和刑部尚书薛允升皆是长安县人,所以慈禧光绪皇帝逃到西安避难,驻跸八仙庵东花园里。慈禧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宫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为八仙庵颁赐'玉清至道'匾额,并赐名'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庵变成八仙宫,'八仙宫'之名由此而来。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和姨妈慈禧佛爷的恩恩怨怨。

清德宗光绪皇帝名爱新觉罗·载湉,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孙,其父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载湉是名,爱新觉罗是姓,德宗是庙号,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其历史评价总体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虽有力挽狂澜之心,但无扶江山于倾覆之能”

清朝虽然因为闭关锁国,弄得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列强,割地赔款,名声实在不怎么好。但是纵观满清一朝,皇帝基本上都不错,与明朝比起来,清朝没有党争,没有宦官专权,外戚乱政,没有一个昏君,更没有一个暴君。

光绪皇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皆因其母为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同治皇帝寻花问柳得了性病英年早逝,死后无子嗣。光绪皇帝撞了狗屎运,借着姨妈慈禧太后的关系当起了大清帝国的皇帝

光绪皇帝被两宫皇太后立为皇帝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帝只是一个摆设。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皇帝的地位并没有因姨妈慈禧太后的上位而有所改变。到了光绪十五年,光绪亲政,但是丝毫不能和圣祖爷爷康熙皇帝亲政相比,光绪虽名义上归政于,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年轻的皇帝碰见了人生的一大克星,就是只能卖嘴不干实事的康有为。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书生误国”的古训也不是没有丝毫的道理。变法失败,光绪帝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次日,慈禧太后过世。

今天咱不谈光绪皇帝是因何而死,只谈光绪皇帝要是坚持一下,死在慈禧太后后面,中国的发展是否后走向另一个方向。都说慈禧太后在死亡前一天将光绪皇帝毒死,是害怕自己将光绪皇帝宠妃珍妃投井杀害,并囚禁光绪皇帝,自己死后光绪皇帝秋后算账。野史有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看来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毒杀也并非空穴来风。

慈禧太后是近代中国呵呵又名的人物,名声不怎么好,实则也是一位叱姹风云的人物,清朝自从经历康乾盛世以后到了嘉庆年间逐步走了下坡路。单单一个嘉庆年间的陕甘白莲教大起义(详见真实的明教:谁吃我的饭我砸谁的锅;屡遭绞杀!)就掏空了清朝历朝历代的积蓄,短短数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详见王爷比驴多、金印木头做;传说中的铁王、木头王、废纸王、口头王),清朝这艘破船已经千疮百孔风雨飘摇。慈禧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竭尽全力保证破船运行,力保满清江山延续,已经实属不易。否则为何在慈禧死后短短两年,大清王朝就关门歇业。试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骄兵悍将无不在老佛爷膝下战战兢兢,就连我们的袁世凯大总统当时见了慈禧佛爷也是汗流浃背。足见这老佛爷的霹雳手段非常人所能比。现在的慈禧太后大多有刻意丑化的因素在作怪。就以慈禧杀害光绪宠妃来说,固然有公报私仇的一面,实则珍妃并没有现在说的那么光鲜,实则这珍妃本身就是一个败家的娘们,自己成立一个“官帽批发公司”,敛财百万两,实实在在的也不是什么好鸟,可谓与江山社稷来说也算死有余辜。

说完了光绪慈禧两个人,在来说说慈禧为何会跑到西安八仙庵躲避。满清虽然腐败,但是在与西方列强的国际贸易中却一直处于顺差的地位,中国主要在贸易中出口的是瓷器、茶叶、丝绸等紧俏产品。西方列强出口中国的是物美价廉的轻工业产品。连年征战,老百姓贫穷无比,购买力十分低下,西方的产品一直在中国打不开贸易局面。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流进大清国的腰包。这样一直下去西方列强也受不了,在这样下去西方政府就破产了。西方的东西并不是不好,而是西方人高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一句话“啥都好,就是兜里没钱,买不起。”。

但是西方人不怎么认为,他们认为是满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自己货物的销售,所以每次清政府打了败仗,列强缔结条约第一条总是开放沿海港口。开放了港口,西方的贸易逆差依然未能解决,货物产品依然滞销。列强将其归功于港口开放太少,但是与慈禧老太太的谈判进展十分困难,皆因慈禧老太太过于保守。西方列强将眼光放在了年轻的光绪皇帝身上,经过失败的”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在光绪皇帝心中深深扎根,要想富强,中国必须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才有了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西方各国也很欣赏很信任中国这位年轻的皇帝,将光绪日本明治天皇相比较,普遍认为中国将继日本后,成为东方第二个工业和军事帝国。各国只承认光绪皇帝中国唯一的合法统治者,并向慈禧太后递交了联名国书,内容大意是:劝说慈禧下野,还政于光绪皇帝,共结中西各国世代友好。慈禧见此联名国书后,极其惊惶和震怒。为了捍卫自己的皇权和私利,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光绪皇帝之名,主动向十一国列强宣战!并向各国公使下达了战书。疯狂的老太太一不小心开创的中国对外战争的一个壮举,向十一国列强宣战!西方人非常重视战书这种东西,别说是国与国之间,就算是男人之间的决斗,也从来不含糊。各国公使心里犯嘀咕:咱们没打算跟你中国打仗啊!只不过希望中国的朝廷摆脱那些食古不化,视西方文化如洪水猛兽的奴才和太监,换一个西方的好皇帝罢了。既然你中国主动宣战,咱们不进攻,岂不是太没有面子了啦?试想举全国之力,一打不过英法联军,二打不过后起之秀小日本,那么慈禧太后宣战十一国的底气何在,仰仗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强兵悍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是义和团。义和团是啥,丰镐君不用详说大家也知道,一帮刀枪不入的神汉,连洪秀全那两把刷子都没有的乌合之众,结果显而易见八国联军就开进了紫禁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清政府战败,当时中国总人口4亿5千万,为了达到羞辱中国人的目的,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每人赔偿一两,合计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

搞清了为什么老太后要打仗,知道了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那么我们做一个假设,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皇帝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第二天传来慈禧太后病逝的消息。光绪皇帝以高姿态形式举国大丧。慈禧丧事过后,与西方列强交好,团结洋务派,打击守旧势力,请回宪政派,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当时的日本为同一国策,厉行节约,严惩腐败,苦练新军。试想以中华地大物博,赶上日本也并非难事。光绪皇帝执政,正直壮年,国力蒸蒸日上,还政于民,社会矛盾缓和,那里会有辛亥革命;也不会有袁大头、孙大炮什么事。没了袁大头,就没有北洋军阀;没了北洋军阀,中国就不会军阀混战,一盘散沙、消耗国力。

抗战时期日本为什么会大张旗鼓侵略中国,就是因为中国军阀混战,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合力,老百姓只知有家,不知有国;中国不能形成统一,以举国之力迎战小日本。倘若光绪皇帝活着,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国家团结、蒸蒸日上,两

谅小日本没有侵华这个胆,就算侵华,皇帝一声令下,举国之力,百万新军,排山倒海,收复日本也并非不可能。可惜一切都是假设,历史从来不相信假设,回过头来在看看慈禧佛爷说一声:“祸国殃民”也不实不为过。

西安小历史原创实不易转载请署名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微信号:zxw51367

相关推荐:

古镜未磨

古代玉衣葬服由什么部分组成?

瑶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又是怎样发展的

哥俩力挺雍正登基,后被委与重任,为何最终却被雍正卸磨杀驴?

对越作战瞬间:誓死不当俘虏,战士用牙拉响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