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谋臣”的刘伯温

发布时间:2017-07-17 栏目:专题 投稿:虚幻的心锁

大中华有一个特点,就是智谋的文化发展得非常成熟,从古代时期的众多民家便可以看得出来,而在此智慧级别的人物中,有两个超级的偶像。第一个当然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可以说是我国三岁儿童都知道的人物,另外一下就是元明时期的刘伯温。甚至有一些人给予这两人神异的传说,说他们不仅仅能够神机妙算,更是连风雨都可以呼唤出来,那么历史上的刘伯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是怎样被朱元璋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呢?

伯温名叫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他是1311年出生的,其老家是在浙江文成,如果按照元朝的地方区域划分的话,刘伯温处出生的地方应该是江浙行省的处州路。当时江浙地区读书的风气是非常旺盛的,就连刘伯温家长武阳村这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也是如此,而且刘伯温家族对于读书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其曾祖还是宋朝一个官员,虽然说到了刘伯温父亲这一代已经没落,但是却也是一个典型的读书家庭。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生的刘伯温,从小也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

根据《明史》中记载着,刘伯温从小特别的聪明,他的老师在教育他的时候便对其父亲说,刘伯温定然不是池中之物,长大之后也肯定能够光耀门楣。而且这本书中还记载着,刘伯温精通象纬之学,所谓的象纬之学就是指通过观察天象和占卜来测算一些人或者是事物的学问。虽然说这没有什么科学解释,但是在古代却是基于一些日常习性以及天象综合而致的,也是有一定的判断性和准确性的学问。所以,当世之人也给刘伯温披上了异能的面纱。

伯温名声鹊起的时候是以“谋臣”的身份出现的,其实刘伯温还有一个不被世人所知晓的身份,就是他从小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所以他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儒者”。在至顺四年,也就是1333年的时候,年满23岁的刘伯温参加了科举考试,其实按照当时元朝科举考试的制度,只有年龄满25岁的男子才可以参加考试的,刘伯温是虚报了自己的年龄才得以混进考场里面。而且当时伯温还考中了进士,可见其是有着真凭实学的。

考进了进士的刘伯温在1336年的时候正式为官,到江西瑞州路的高安县担任县丞一职,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元朝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朝代,所以他们最信服的还是武力,而且加上元朝对于汉人的猜忌心非常强烈,所以当时根本就没有一套有效的国家管理制度,所以伯温在仕途上的发展是比较坎坷的。当时伯温在江西时候当芝麻小官一去就是五年,从《明史》有“政严而有惠爱,小民自以为得慈父”便可以看出,他治理下的江西还是比较有政绩的,但是当时江西地方的豪强恶霸都与他作对,最后只得郁郁而去,在1340年的时候回到老家。

伯温在早期的政坛上虽然颇多阻碍,但是帆布床没有让其对政权完全的失望,而在元至正十九年的时候朱元璋的部队占领了浙江处州。因为当时伯温在自己家乡的声望比较好,所以与当地的其它三个知识分子一同被请到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当时朱元璋表现得非常的谦虚,礼贤下士的态度更是让这几人深受感触,所以伯温等人便说只要朱元璋能够保民的安定,他们便能够收拾人心完成其霸业。

但是伯温等人在帮助朱元璋建立起明朝之后,才发现在朱元璋的统治下生活也并非是易事。刘伯温在明朝建立后仅仅活了七年时间,而在这短短的七年时间里面却受到几次的受封和罢官,可以说是几经波折。

朱元璋统一天下,刘伯温和其他开国功臣一样得到了封赏,这似乎实现了他的人生抱负,但作为儒家知识分子,新朝的肇建又使刘伯温自觉背负了一种新的使命,这就是“导君于正”,使新皇帝符合儒家的政治文化传统。而就是在这方面,刘伯温开始品尝苦涩的滋味,因为在朱元璋这样的雄主手下讨生活,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次是应州从夏天到秋天都没有下过雨,而且求雨也一直无果,刘伯温就借此机会向朱元璋提出了弊政,像是工人死亡暴露不收,还有将士的妻子不得外出等弊政,当时朱元璋也接受了建议,但是十多天之后依旧没有降雨,所以朱元璋直接作出了“刘基还乡为民”的处罚。

而在刘伯温被免职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又想起了他,然后又让他火速的从家乡来到应州复职。期间又因贡献而获得封爵的嘉奖,但是在洪武四年的时候又一次被朱元璋给“赐归”了,可以说真的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伯温到底也是一个儒家学者,所以对于这个曾经与自己共过患难的人还是尽其本分,事事都以朱元璋为主,提醒他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像是在元朝大将王保保逃逸到北漠一事,刘伯温就觉得不应该轻敌妄进,结果还真是给他说中了,追击的军队真的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也正是此次才使得朱元璋一气之下让其返乡。

相关推荐:

达斡尔族宗教信仰

商务拜访首要礼仪

广西环江县筹办2011年毛南族“分龙节”庆典活动

汉族文化 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皮影戏来源及发展

抗日战争是怎么打下来的?蒋介石几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