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历史上的李卫

发布时间:2017-07-20 栏目:专题 投稿:小巧的母鸡

许多观众都知道《李卫当官》是虚构的,但是少有人了解,其实历史上李卫是真有其人的,虽然他和电视剧中的李卫有差异,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据文献记载,李卫字又玠,江苏徐州人,他生于康熙26年(1687),死于乾隆3年(1738)年。其实李卫家境富裕,而他本人长得身强体壮,自幼便喜好习武。指着科举为官肯定是没戏了,于是李卫便于1717年捐钱买了个候补员外郎的官缺,不久后他正式补任兵部员外郎。1719年李卫升任户部郎中(不是看病的郎中户部郎中是正五品),也就是此时李卫结识了他一生的贵人——雍亲王胤禛。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李卫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大字不识、喜爱武艺、不畏权贵、狂纵傲慢、缉枭捕盗、勇敢任事、功勋卓著,李卫管理盐政不仅加强了沿海各关隘的巡缉,打击不法商贩盗卖私盐等活动,同时还改革盐政税赋制度,既稳定了盐业生产,又增加盐业税收。”李卫治理海塘成绩卓著。所以,雍正李卫的评价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当然,李卫也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满头小辫子———缺点不少,诸如恃才傲物,对上司无礼。

“为政之要,全在用人。”古今同此一理。在清初,当时主要与民休息,培植民生元气,因此对于“清廉”的要求无疑居于首位。但当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及初步解决了西北准噶尔问题后,康熙本应及时调整用人政策,不仅要重“守”即操守,也应重“才”,但康熙未能如此,其结果康熙后期“清官”遍地,官员只图清廉虚名,不做实事,甚至贪官也扮为“清官”,吏治腐败,民生日困。雍正即位后,与李卫谈论用人时,视清官为“木偶”,因此雍正用人“才”重于“守”,也就不拘成规,不论资格,不重科举出身。特别是李卫,非科举正途出身,但能做到封疆大吏,这在整个清代是不多见的。李卫死后,朝廷赐予的谥号是“敏达”。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李卫为官的一生。

相关推荐:

中国女书文化研究出新成果:起源于南宋道教符文

法国八大著名酒庄介绍

上党落子的伴奏乐器有哪些?上党落子伴奏形式简介

其他殡葬形式

酿酒起源之--杜康造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