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1964年,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终结了赫鲁晓夫11年的统治

发布时间:2017-07-29 栏目:专题 投稿:殷勤的指甲油

1964年冬天,苏联真理报发出来通知:苏联最高领导人鲁晓夫由于健康原因,辞去了党和国家的一切职务。这场看似平常的换届工作,其实是一场军事政变。苏联各派扣押了赫鲁晓夫,强迫他辞职,而接替赫鲁晓夫职位的是好大喜功的勃列日涅夫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开始走进历史的死胡同,西方学者对赫鲁晓夫的评价很高,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如果没有停终止,苏联至少不会再1991年解体。

一、赫鲁晓开始纠正苏联畸形的经济,同时大规模裁军

1953年3月,统治苏联长达30年的斯大林稀里糊涂的去世了。在其去世以后,苏联领导层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较量以后,养猪娃出身的赫鲁晓夫成为了苏联新一任最高领导人。在斯大林统治苏联的30年时间里,苏联的经济严重畸形。苏联对重工业的投入占到了总投入的80%。而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加在一起只占20%。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积极改变这种头重脚轻的局面。他去过美国,知道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人民的生活跟不上去,拥有再多的核弹头都是空谈。国内教科书中被讽刺到家的苏联玉米运动,其实就是赫鲁晓夫改变农业的一部分。在赫鲁晓夫的努力下,苏联商店的商品种类开始多了起来,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是也基本满足了人民的需求。

很多人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战争狂,其实他是裁军最多的苏联领导人。在他执政的11年时间里,他裁军达240多万。他利用这些钱花在了人民的住房问题上,要知道在斯大林时期申请住房要等两年半。赫鲁晓夫没有建造那些雄伟但没有实际价值的建筑,他建造了很多5层小楼。这些房子像火柴盒,因此被戏称为赫鲁晓夫小楼。但是就在这些住房满足了几千万苏联人的住房需求,很多人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梦想。在赫鲁晓夫下台以后,苏联知识分子受新当家人的命令,写了很多抹黑赫鲁晓夫的文章。但是他们心里对赫鲁晓夫感恩戴德,是赫鲁晓夫让他们有了房子。

二、赫鲁晓夫推行的政治改革引发了各派的不满

如果赫鲁晓夫只进行上述的改革,那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做苏共的总书记。但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在赫鲁晓时期苏联最高权力由最高苏维埃委员会转移到了苏联部长联席会议。不要小看这个变化,最高苏维埃属于党组织,而部长联席会议类似于国务院,这是苏联政治正规化的体现。赫鲁晓夫对苏联各派最大的刺激是他废除了领导终身制和其他的特供制度,从这个时候开始苏联的高官知道了什么是退休。由于斯大林30年的统治苏联各派的利益早就已经根深蒂固。突然之间赫鲁晓夫跑出来切他们的蛋糕,苏联各派当然不能忍受,他们联合起来准备发动政变。1964年,赫鲁晓夫从印尼回国。他下飞机时,迎接他的不是那些奉承的官员们,而是一队士兵。赫鲁晓夫明白了什么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匈牙利问题、古巴问题、玉米运动、土地沙漠化等等所有的问题都加在了赫鲁晓夫的头上。就在这次会议之后,赫鲁晓夫被迫辞职。退休之后的赫鲁晓夫每个月领取定量的退休金,钱不多但也足够基本的生活。客观的评价赫鲁晓夫,他也犯过一系列的错误,但在他执政时期苏联的经济是最健康的。1971年,赫鲁晓夫去世,按照苏联的传统,最高领导人应该安葬在列宁的旁边。但是这个请求被苏联的新当家人勃列日涅夫拒绝,最后赫鲁晓夫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他也是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宫墙下的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有一句话相当的有名:“绝不可无休止地利用人民的信任。”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开始走向衰退

接替赫鲁晓夫的是他的老部下勃列日涅夫,这个人之所以能够上台完全是苏联各派妥协的结果。他上台之后,为了报答那些帮他上位的元老们,他再次恢复了领导终身制和特供制度。在政治上,他完全任用老人,有的干部一连干了十多年都不挪窝。在经济上,他开始和美国全面争霸,苏联人民的生活质量开始下降,苏联人民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23%。1982年年底,勃列日涅夫去世,丢下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两任苏联领导人都没能挽救苏联,1985年,年仅54岁的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位领导人是比较有能力和学识的,但是他已经无力回天。1991年,苏联红旗落地,这个国家走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相关推荐:

迎冬至

贵州桐梓降龙寺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中国的扫黄从他开始,带领公安部一夜间扫平北平所有妓院

毛主席深情挽留贺子珍:我这人不爱落泪,但为你掉过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