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什么?孙悟空是盘古转世?

发布时间:2017-07-29 栏目:专题 投稿:无辜的马里奥

孙悟空可以说是《西游记》的绝对主角,唐僧都要靠边站,孙悟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或者猴子,因为孙悟空的忠诚和嫉恶如仇,在东亚汉语圈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正义、不阿、自由的情怀和追求。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日本也被多次引入文学创作中,如日本漫画《七龙珠》中的赛亚人孙悟空,《火影忍者》中的四尾老紫尾兽本名叫齐天大圣孙悟空。

我们不禁要问,孙悟空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大闹天宫,搅的天上地下天昏地暗,最后由如来佛哄骗之下才拿下呢?这个问题我们也要去原著中找下答案: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这个仙石来历不简单,他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每天受天真地秀,所以后来就见风化石猴了。对于孙悟空的来历,作者就这么简单的记载。他只是一个仙石,受天地之灵气而成猴。关于孙悟空的来历,有许多说法,我总结了下总共有三种说法袁洪说、如来说、太上老君说。

袁洪说:

这个说法是结合《封神演义》的情节进行了分析,袁洪是一个白猿得道,使用一根乌铁棍,会72变,也与杨戬进行了变化斗法,孙悟空是被太上老君的金箍打伤被擒,而袁洪是被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擒住,所以孙悟空的原型应该是袁洪而且袁洪听起来很像猿猴。

但是袁洪最后被姜子牙用宝物斩杀了,而且袁洪上了封神榜,被封为四废星,所以这个说法不是说的通,因为《封神演义》比《西游记》成书晚,《封神演义》借鉴了西游的内容。

如来说:

持此种说法的原因是,孙悟空是如来佛安排的,想在佛教薄弱的东胜神州传法,本质上是佛教和道教之争,如来佛的摩尼珠化为仙石,而后又化成菩提祖师教他法术,挑逗他大闹天宫,从而打入道教内部。

这个说法是比较说的通的,很多人都赞同这个说法

太上老君说:

这个说法跟如来一样,只不过是太上老君要跟玉皇大帝争权,所以他给孙悟空打造了金箍棒,仙石太上老君方的,水帘洞也是太上老君孙悟空准备的,菩提祖师也是太上老君扮演的,就是为了让孙悟大闹天宫,给玉皇大帝以沉重的打击。

这个说法欠妥当,太上老君是仙,不是神,不是封神榜封的,而且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都不在一重天,并且自己的仙丹都被孙悟空吃了,这个代价有点大。

关于孙悟空的来历,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孙悟空其实是盘古的化身!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依然可以从原著中找到答案。《西游记》一开始说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整个过程,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下分为四大洲,而化成孙悟空的那块仙石,是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世界都是盘古开辟的,这块仙石应该是盘古的一部分,而且仙石处在花果山这个灵气十足的地方。

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

这是个好地方啊,麒麟、风、狐仙、寿鹿都在这里得道,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而且孙悟空一出生就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这是盘古实力的体现。

至于教他的老师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也可以是一个存在的仙啊,高手在民间嘛。这个我们下一章在详细说明,如果孙悟空个是盘古的化身,那么学艺很快也可以解释了,资质好啊,大闹天宫也可以解释,世界本来就是盘古开辟的,结果开辟后没盘古什么事情了,所以,孙悟空会说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不是空想,原著中还有蛛丝马迹可以证明,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仙石吸收日月精华,那也是盘古的两个眼睛,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他只是借卵化行,借用他人的姓名而已。仙石既然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孙悟空是盘古化身的说法是最合逻辑的,至于为什么败在如来佛之手,那也是因为,自己的法力化为了世界的各个部分,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可以说如来佛也好、玉皇大帝也好、太上老君也好,都是吸收盘古的仙气才成仙成佛的。

孙悟空(盘古)固然有心称帝,但是无力了,大闹天宫就是孙悟空(盘古)的尝试。而且他的身体都变成了这个世界,实力已经不是开天辟地的时候所能比的了。

《品西游》系列文章正式发布,传送门

相关推荐:

《走麦城》【第十一场】

桓台本地方言大全

维吾尔族刀郎麦西热甫

《雪夜访普》

成都茶文化的历史来源是什么?泡在茶碗中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