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1959年之前,中苏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60年代的对抗

发布时间:2017-08-07 栏目:专题 投稿:悦耳的咖啡豆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由逐步恶化转向了全面对抗。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中苏两个大国的关系发展更是如此。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苏联的关系达到了顶峰,两国关系亲如兄弟。但是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两国关系的恶化,以至于60年代的全面对抗

一、从斯大林的冷淡到赫鲁晓夫的热情

在共和国建立之初,毛泽东亲自前往莫斯科寻求苏联方面的军事、经济援助。但是此时的斯大林正忙于在中欧与美国对抗的事情,在他看来中国并不重要。相反,他认为中国登陆台湾的行动可能会遭到美军的干预,最后可能把苏联也拉进战争。所以斯大林对于毛泽东关于海军建设的要求予以拒绝,只同意援助陆军装备。在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上,斯大林更倾向于朝鲜问题。毛泽东在莫斯科期间,斯大林接待金日成的礼遇甚至超过了毛泽东。在斯大林的默许下,金日成在1950年6月25日命令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主动进攻对面的韩国,朝鲜战争由此爆发,随后美国和中国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1953年,斯大林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了。斯大林去世以后,留下了莫洛托夫、贝利亚、赫鲁晓夫三个助手。赫鲁晓夫通过了一系列的手段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但是他的地位并不稳固。赫鲁晓夫可以说是即列宁之后苏联最英明的领导人,他看出了斯大林时期发展的种种问题,他一直计划进行经济、政治改革。在内部他有军方的支持,在外部他需要中国的帮助,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是仅次于苏联的大国,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应赫鲁晓夫的邀请,毛泽东第二次到达莫斯科。此次一扫之前的冷遇,赫鲁晓夫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毛泽东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此时被称为亲如兄弟的中苏

二、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

从赫鲁晓夫上台以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苏联开始帮助中国建设自己的重工业,其中又一国防工业为主。因为此时中国的周边环境并不乐观,朝鲜战争刚刚结束,金日成并不安于现状。台湾岛上的蒋介石一直在训练军队,袭扰东南沿海地区。印度的尼赫鲁更是得寸进尺,正在逐步蚕食中国西藏地区。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不得不最先发展军工企业。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一整套的国防体系。中国的军事装备大到驱逐舰、小到普通的步枪都是仿制苏联武器而来的,这些装备有的至今仍在服役。在50年后期,中国军队在军事装备上是与世界差距最小的时期。不得不说,这一点确实要感谢赫鲁晓夫。

但是中苏关系也有裂痕,首先这个裂痕从匈牙利开始。东欧各国一直照搬苏联模式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路子。结果各个国家的经济先后陷入了困境,匈牙利原本是东欧地区一个比较富有的国家但是由于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经济危机。匈牙利希望通过经济改革脱离这样的困境,但这被赫鲁晓夫看成了对苏联的背叛。1956年,大批的苏军开进了匈牙利,苏军坦克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苏联的行为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但此时中国没有和赫鲁晓夫站在一起。而是充当了苏联匈牙利和谈的中间人,这让赫鲁晓夫十分恼火。

三、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鲁晓夫虽然对中国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个英明的领导人,但是他也有蛮横的一面。随着苏联的国力不断增强,苏联开始和美国在全世界争霸。赫鲁晓夫底气十足,对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常下达一些命令型的建议。这让这些国家十分恼火,其中就包括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领导人也绝不甘心中国苏联的影子,中国需要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在苏联干涉匈牙利问题之后,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从而引发了大论战。首先是两国文人的笔杆子你来我往不亦乐乎,最后发展到了官方出面驳斥的局面。除了思想方面的较量,中苏两国还在一些主权问题上发生了冲突,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希望自己独立发展核武器,而苏联方面只希望中国躲在苏联的核保护伞下就可以了。苏联希望利用中国的军港建立长波台,用来指挥水下的苏联潜艇。而这样会把中国也拉进美苏对抗之中,中国当然不能同意。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两国伟人的性格也十分迥异,谁都是为自己国家的利益,由谁也不愿意服谁。最后苏联撤离在中国的所有专家,中苏关系全面破裂。苏联开始联合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一同在国际上孤立中国,进入60年代以后,中苏关系更是走向了全面对抗

相关推荐:

加利弗那语言由什么组成?加利弗那的舞蹈特点

赫哲族图腾预示着什么?赫哲族图腾文化简介

布朗族爬竹竿是怎样的?布朗族的竞赛运动

安徽黄金塔

最后放下武器的日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