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为什么隋炀帝宁可搞得民间怨声载道,也要开凿大运河?

发布时间:2017-08-09 栏目:专题 投稿:贪玩的薯片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出于后朝黑前朝传统,隋炀帝被唐朝人黑的可不轻。也就形成了隋炀帝的历史形象,在长期的历史中,隋炀帝一直是暴君的代名词。但是仔细思考一下,隋炀帝的政策并不是在祸国殃民,而是在建设国家,只是过于急功近利而已。就拿大运河为例,唐宋元明清都在使用,甚至部分河道现在仍然畅通。但是对于隋朝人民来说,大运河把他们折腾惨了,那么隋炀帝为什么情愿背负骂名也要开凿大运河呢?

一、保证南北的统一,推行国家的新政

公元589年,隋朝派出了大军50万分兵三路,一举消灭了南方的陈朝,分裂了几百年的历史终于宣告结束。但此时的统一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南陈国中原来的地方豪强仍然存在,他们同隋朝充满着矛盾。在两年之内,他们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叛乱,当时隋朝的南方官员向长安告急,竟然使用了“南陈故地,大抵皆反”的措词,虽然最后这些叛乱都被成功镇压,但对此隋朝不得不驻扎大军镇守江南地区,这严重限制了隋朝其他方面的发展。

长时间的南北对峙所带来的影响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两地在饮食、习俗、服饰方面的差异都比较大。原来的南陈人一直称呼隋朝人为北人,而隋朝人则称他们为南人,这严重削弱了一个国家的凝聚率和长期稳定。为了便于对南方地区的管理,隋炀帝决定在洛阳打造一座新的都城。这样就可以将国家的中心由西北迁移到中原,方便朝廷对各地区的管理。此时开凿开凿大运河江南粮食和财富就可以直接运往洛阳,再也不用翻越重重山脉。同时江南地区再发生叛乱的话,隋军也可以通过水路及时出动。

二、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实现大繁荣

早在南北还没有统一之前,长江两岸的商人就开始进行各种走私贸易,利润丰厚。但是毕竟属于违法行为,经常会遭到朝廷的打击,南北地区的商人希望国家统一,实现商品互通有无。此时的关中地区因为长时间的战乱,秦汉时期的经济优势几乎完全丧失,中原地区逐渐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而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经营已经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原地区江南地区经济来往却十分的不便。商人们只能通过陆路运输,这样不仅数量不大,而且耽误的时间也很长。

除了经济需要,关中地区需要江南地区粮食支援。长安城的人口超过百万,这么多的人口依靠关中一地的粮食产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河南的粮食也指望不上,因为中原也有一座都城洛阳,中原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只能依靠江南地区粮食北运。如果是使用陆地运输完全是在开玩笑,不仅运量不大,而且一路之上消耗的粮食预计比运输的数量还多,完全是得不偿失。使用大运河进行水路运输就不一样了,不仅运量大,而且可以穿过重重阻隔将粮食运进洛阳。最后在通过洛阳进入黄河,将粮食成功运进长安城。

三、西攻东守,国防战略的发展需要

东北方的高句丽一直是隋朝的一块心病,早在隋朝建立之前的北周北齐对峙时期,高句丽就帮助北齐夹攻北周。不过最后北周在杨坚的领导下成功灭掉了北齐,杨坚代周建隋以后,由于南方还有南陈,所以也就没有时间搭理高句丽。在隋朝统一以后,终于有时间对付高句丽了,老账新账一起算吧。同时隋朝还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国防战略,为了打通丝绸之路隋朝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其实后来的唐朝完全是在走隋朝规划好的老路子。

要向向西发展就必须敲掉高句丽这颗钉子,隋文帝、隋炀帝乃至于后来的唐太宗、唐高宗都在不竭余力的进攻高句丽正因为如此。不过在隋炀帝时期还十分的困难,因为大军出动需要准备大量的粮食、军械等等各种物资,特别是那些大型的器械很难通过陆路运输到达道路崎岖的燕山地区。汉武帝时期进攻卫氏朝鲜的战争也是用过海上直接运输,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所以出于进攻高句丽需要大运河也是必须要开凿的。

相关推荐:

俄罗斯族节日—洗礼节各样洗礼

羌族多声部: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有什么礼仪?黎族礼仪简介

梁武帝倡导儒佛道三教同源

美国记者拍摄的,50年代,战争期间的朝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