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一头削藩疾如风雨,一头旗靡辙乱毫无布局,建文帝焉能不败?

发布时间:2017-08-19 栏目:专题 投稿:威武的柜子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伊始,即决策削藩,他将头炮对准了五皇叔周王朱橚。

建文帝这么做是精心布局,还是偶然发动的呢?我们来看——

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长子朱标之子。这幅图是后人补画的,他本人没有留下肖像)

一、以子讦父

封地在河南开封的周王朱橚,是一位有名的药学家和文学家,却是一个很不合格的父亲,竟养出一个猪狗不如的儿子。他家老二汝南王朱有勋,竟然告发亲生父亲“不轨”。

“不轨”二字在任何朝代都是致命的罪行;以子告父之人,搁任何时代,都是奇葩!

朱有勋向朝廷告发父亲有异心,图谋不轨,并非出于“大义灭亲”的公义,而是因为家庭矛盾,他对父亲积怨已深,又探知朝廷宗藩政策转向,要跟众多的亲藩过不去了,他才瞅准时机跳出来,立志以父亲之头颅做向新朝报效的投名状!

朱友勋的如意算盘是:他是次子,与亲王之位无缘,一旦将父王拿下,周王之位开缺,还不得封给他这位举报有功之人?(按:周王是亲王,汝南王是藩王,低亲王一级。明朝制度,亲王应由嫡长子继承,次子及庶子只能封藩王)

可惜他失算了。新即位建文皇帝正在大讲孝道,一心恢复古礼,朝廷要干掉周王,虽然朱有勋是一位再妙不过的“污点证人”,可他也无法容忍这样一位孝道大亏之人堂而皇之地去君临一国。

看朱友勋能等到什么?

(周定王圆寝地宫)

(二)顺藤摸瓜

建文帝在接获朱有勋的黑材料后,毫不迟疑地动手了。

先是假意发诏,命曹国公李景隆备边,从开封经过,突然发兵围住王宫,将毫不知情的周王捉拿归案。随即削其王爵,贬为庶人(称周庶人),并将其父子分别徙往云南蒙化等边地。但还是不放心,不久又将他取回京师禁锢起来,在随后而来的暴风疾雨中,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

朝廷削藩采取的是顺藤摸瓜的手法,由周王的案子,再牵连其他王子。想周王是锦绣堆里打滚儿的人物,如今突然“下吏”,朝廷有没有“逼供信”我不知道,但肯定采取了严厉的恐吓手段,把他吓得半死,遂很快交代“谋逆”的情节。根据他的供词,朝廷很快掌握了代、湘、齐、燕等王“不法”的证据。

(三)禁代锢齐

一个便轮到封于山西大同的代王朱桂。

一般认为,建文削藩的首要目标是燕王朱棣,但燕王实力强,削之未易,故先去其兄弟与羽翼。

如果按照“去燕王手足”的思路,代王燕王既是兄弟,亦为连襟(代王之妃是燕王妃的妹妹,都是徐达之女),先削他似为题中应有之义。

代王两口子的关系并不好,代王有意冷落徐妃徐妃生了重病,也拒绝探视。徐妃遭遇的冷暴力在整个代藩引发了强烈同情,代王一个孙子甚至为此上奏朝廷,为徐妃鸣不平,请求朝廷敕令代王好生对待徐妃,勿要太薄于夫妇之情。

这位代王亦非善类,他有着朱家典型的遗传性狂躁症,到了老年,还时常领着儿子,穿戴短衣小帽,袖藏锤子斧头,在闹市杀人,或诱骗军民妇女入宫。而徐妃的所为,也不似大家闺秀。她是个恶毒的大醋缸,代王宠爱两名侍女,她嫉妒得要命,竟然令人往侍女口中塞粪,在她们身上刷满油漆,再敷上药膏,令她们肌肤溃烂。二人作恶如此,也算同类了,他们关系不好,属于同恶相斥。

代王的劣迹非常多,对于如何处置他,翰林学士方孝孺提议从宽,以德化导之。一代大儒方孝孺现在是建文帝的老师和顾问,也是建文新政的主要规划师。建文帝听从老师的意见,没将代王“下吏见官”,而是责令他离开封国,到四川与他同母哥哥蜀王朱椿同住。蜀王素有贤名,希望代王有样儿学样,迷途知返。但代王还未入蜀,建文帝又改变心意,转而将其就地监禁。

建文帝的诸多皇叔中,齐王朱榑尤为贪虐,劣迹昭彰。他被人讦以阴事,立刻被召到京师,拘禁起来。代、齐二王,不久被废为庶人。

此时,朝廷削藩之策还没有公开,但势必削藩、迟早大举削藩,已逃不过所有人的眼睛。

(四)削不如弱

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就在周、代二王相继落马之时,前军都督府断事高巍上书,将半掩在棘手的宗藩问题上的面纱掀开,对作为“祖制”的分封制度,进行了首次政治检讨。

高巍见朝廷削藩之心太急,担心欲速不达,重蹈西汉景帝激反封王的覆辙。他建议效仿汉武帝的推恩令,将西北诸王的子弟分封于东南,东南诸王的子弟分封于西北,小其地,大其城,以分其力,“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自弱矣”。

他同时建议,皇帝应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遣使馈问,诸王之贤者加以褒赏;不法者,第一次犯宽容他,第二次仍赦免他,再犯而不改者,则告于宗庙,削其地而废黜之。朝廷若这样做,诸王“宁有不服顺者哉”!

高巍的建议是非常有远见的。但遗憾的是,年轻的建文帝以及他雄心勃勃的辅臣们,看不到朝廷的虚弱,以及削藩过骤可能带来的危险,对于高巍这个看起来迂缓的策略,他们没有兴趣。

(五)或废或亡

削藩的步伐没有停顿,反而加快了。

建文元年四月,岷王朱梗也遭人告发,朝廷立削其护卫,将岷王废为庶人,迁到福建漳州监视居住。

最惨的要数湘王朱柏,他的罪状是伪造宝钞和擅自杀人,朝廷先是降敕切责,随后遣使率兵到封地荆州去逮捕他。湘王是个性情高傲的人,他说:“吾闻前代大臣下吏,多自引决。我身为高皇帝之子,南面为王,岂能受辱仆隶之手而求活乎!”遂阖宫自焚死。这已是朱元璋第二个自焚的儿子了。

在靖难之役中,有一种传说,说建文帝害怕蒙上杀叔之名,严令不许伤害燕王,只许活捉,结果拘束了官军的手脚,反被狡猾的燕王利用。此说应出于臆造,其实建文帝已毙一叔,再多一个,有何不可?

这样,被后世称为“仁弱”的建文帝,在即位一年的时间里,大刀阔斧,连扳5王,其他在藩诸王,无不悚惧,胆战心惊,不知下一个将轮到谁。

(六)旗靡辙乱

对于皇叔们,建文帝一旦闻其罪,不论罪之大小,一概加以削除,毫不客气,其间看不到任何的亲情与怜悯。

那么,最为第一批削藩的受难者,周、代、齐、岷、湘五王是被朝廷刻意“选”中的么?朝廷削之废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实的目标果为属份最尊、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么?

此说实可疑。

比如说与燕王关系亲密者:周王。《明史》借黄子澄之口,说他是燕王同母弟。然此说涉及到燕王身世,未为定论。但他们兄弟,一个老四,一个老五,年龄相仿,朱棣即位后,对周王百般关照,其关系亲密,应属无疑。

再说代王,这位皇十三子与四皇兄兼为兄弟与连襟,但两王关系亲密的证据不足,也不存在荣损与俱的紧密利益。不可以说,“亲上加亲”,关系就一定厚,代王定是燕王之党。现成一个反例是,徐达长子徐辉祖,是朝廷的坚定支持者,而次子徐增寿却暗通燕王,同样是朱棣的小舅子,他们的政治立场却截然相反。

至于劣迹斑斑的老七齐王,本为一狂徒,他在洪武朝屡遭父皇训斥,侄子建文帝登基后拿他祭刀,可谓实至名归。他与四哥同遭罢黜,同病相怜,可四哥即位不数年,照样不客气,将他连同三个儿子废为庶人,长期监禁,老七这一房子孙从此成了没有自由的庶民。这等人物,依我看,应是他自己不聪明,撞上了建文帝的枪口,不见得是朝廷处心积虑加害的结果。

从一些迹象来看,朝廷选择打击目标,似乎是毫无章法的,甚至有些颟顸,缺乏规划和次第。

以岷王朱梗为例。岷王是皇十八子,母为名不见经传的周妃,他年纪轻,建文元年才21岁,比燕王小了近20岁,当他出生时,四哥已经到了封国,他们之间很难谈得上有亲密的交谊。

朱梗初封岷州,因以“岷”为王号,但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以云南新附,宜用亲王镇抚,将他改封云南。岷王赴云南三年有余,一直未建宫室,护卫军力薄弱;且封地在天日之南,又非强藩,不可能对远在东北数千里之外的燕王有所呼应。对这样一只小鸡下手,徒然增加诸王的恐惧,反对燕王有利。

幼稚的建文帝和他空疏迂阔、志大才疏的辅臣们,还以为那二十块顽石(亲王们),又搬除了一块,可以弹冠相庆了。

接下来,燕王被自家一位百户告发谋反,朝廷按照前几位王子的经验来办,告一个,拿一个,马上转移炮口,对准了北平的燕王朱棣。谁知这块骨头很不好啃,随之拉开了长达三年多的征燕(靖难)之役。

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建文削藩意志坚定,但削藩之策甚为颟顸,削哪个王子,存哪个王子,全是随机的,无章法可言,没有轻重缓急,更看不到恩威并施。建文即位一年,已充分暴露了这个主张文治的朝廷是如何的缺乏人才,其败亦非十分意外。

作者:胡丹,网名“皇帝不称朕”,学者、历史作家,著有“揭秘大明”三部曲《大明王朝家里事儿》《大明后宫有战事》《大明那些九千岁》。微信公众号:皇帝不称朕(hdshuoshi),欢迎关注!

相关推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擂响建院70周年100场演出锣鼓

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

毛主席送给尼克松三幅书法作品,美国佬雾里看花捉摸不透

徐福传说:日本人真是中国苗裔,还是只是中国人的虚荣心?

“貌似无盐,最是无言” 身为四大丑女之一的她,竟然是一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