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的黄金律在任何时候都正确吗

发布时间:2017-08-21 栏目:专题 投稿:干净的哈密瓜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小时候,他在路上见到一条两头蛇,赶快把蛇杀死并且深深地埋起来。

当时传说见到这种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孙叔敖哭着告诉妈妈。妈妈问他:“那条蛇现在在哪里?”他回答说:“怕他再害别人,已经把它杀死并且埋起来了。”妈妈说:“你有帮助别人的心,老天必然会保佑你。”

后来,他不但没有死去,长大后还做了楚国的名臣。孙叔敖在自己遇到不幸的事情后,还能想着他人的幸福,千方百计让他人避开不幸。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论语》里记载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这句话,和《圣经》里面的话非常相似:“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当自己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也不可能对他人这种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而之所以能够把别人也当成自己,却是发自一种纯粹的善意。

忠恕之道就是眼里有他人,心里也为别人作想。这世界并不是我一个人生活在其中,还有许许多多其它人,他们和我一样。我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而如果超越自我而采取一种普遍的观点,就会看到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由此就可以创造出一种制度的恕道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却是一个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基本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凡是我不需要的,也是他人不欲的,所根据的是一种我与他人的共同性,一种人类的共同性。

人所不欲的是什么呢?每个人都要生存和发展,最不欲的是被剥夺衣食住行的权利。所以我们不愿意别人夺走我的食物,烧毁我的房子,也就不应该去夺取别人的食物、烧毁别人的房子。

人除了温饱的需要,还有精神的需要,有自己的尊严,所以那些贬低人、污辱人、削弱人的尊严的行为肯定也是人的不欲所以,这些行为也不能施诸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命令要求人们不要以自己的不义行为去造成他人的痛苦,不要使自己成为他人痛苦的原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理论上说不难,但是真正做起来,尤其是要一以贯之很难。在有时候很难克制不对别人做某些事情。

因为他人自己毕竟是相互隔绝的个体,时时刻刻把自己不欲和他人的不欲同等看待并不太容易。一个白人可能对黑人很友善,可能会为消除种族偏见而努力呼吁,但他还是很难体验到黑皮肤对一个人的全部含义。一个人在很多时候很难都他人的不欲感同身受,他的所欲有时可能还会通过别人不欲的方式来达到和满足。

比如,现在地球气温越来越高,每年都有许多人热死,这跟温室效应有关。富人通过装空调而获得一个清凉世界,而空调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使穷人出于热恼的世界当中。富人的欲正是建立在穷人的不欲之上。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都有人以残忍、专横、压制、欺骗的方式来对待他人,他们中大多数心理正常,之所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人,正是为了追逐金钱、地位、名声等欲望的满足。

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前提来看,它把别人看成跟自己一样的人,也就是说与人格平等的观念有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有差别的,他们是处在不同的权利等级和负责地位上,构成了一个差序的系列。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使得在上者很难对在下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里,实权人物都很容易滥用自己的权威和权力。要一个领导平等地对待下属,除了寄希望于他的人格力量外,应该还要通过一些制度来确定他的权力范围。

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实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但是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还能不能坚持这个原则?比如有人受了不公正待遇,他可能会迁怒于整个社会,觉得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值得信任,从而觉得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敌人,所以他一有机会就要先发制人,不计对象地进行报复。

但是更大的可能他象武侠小说里所说的那样:“大丈夫恩怨分明” ,只对直接欺凌他的人进行报复。但也不排除有些人不采取报复的办法,而是采取感化的办法,以德报怨,或者象《圣经》所教导的那样爱你的仇人。这种人很少,而且已经超越了道德的境界,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般来说不难,难的是在任何情况下要能够一以贯之。

尽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行起来有这么多的难度,但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毕竟是把对方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其中包含了利他主义的积极因素,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同时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待人原则。如果我们每个人在采取行动之前能为他人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更温暖、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和谐。

相关推荐:

回族集市民俗

2017年农历正月初一什么节:天腊之辰

回族的传统文明及历史贡献

回族历史 回族姓氏的历史由来

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