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回到40年前 看看70年代的中国社会民生百态

发布时间:2017-08-28 栏目:专题 投稿:无私的往事

上面这首诗可谓是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其实这首诗不叫锄禾,而叫悯农,锄禾是后人加的。注意黑板上的算盘了吗,那时候教师资源很贫乏,常常乡村教师又教语文又教数学。

回家坐月子,那时候这种板板车在农村算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有任何通知基本上都贴在墙上,所谓告示。

手工纺线,你见过吗?

这是在干什么?好像是藏族人民。

云南少数民族农民去挑水

川西草原上的医生

地摊小商贩卖苗族草药

卖草药的小商贩,旁边那黑色的应该是灵芝,是不是真的就不好说了。

这是哪里?天文台么?

这是黄永玉大师吧。没错,就是黄永玉

刘晓庆拍摄小花》片场。可能有人已经注意到了“桐柏”二字,这是因为电影《小花》是根据《桐柏英雄》这本小说改编的,当时拍摄小花》时还不叫小花,是后来拍摄完成后上映前才定为《小花》的。

藏族居民和藏寨

蒙古牧羊人

四川的普通农家。70年代农场大多是土墙房子,谁家要是砖墙砌的房子那可算是富豪人家了。

一家建房,家家相帮。

70年代的托儿所。都好听话啊,坐成一排,不哭不闹。

学校里唯一的娱乐设施

70年代是自行车的天下,但那也是城里人的玩意儿,农场要是有辆28的自行车那可了不得了!

分享历史老照片、探寻神秘诡异事物、关注战争军事武器|【大嘴侃历史】微信号 dazui100

相关推荐:

朝歌恨【第二十四场】

绣品修复 绣娘再现2百年前皇家刺绣

清 赵之谦 节临史游急就章

蒙古帝国疆土的扩展(多图)

福星侃史:魏蜀第一武将pk,张辽秒杀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