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乡绅为什么变成了土豪劣绅?

发布时间:2017-09-03 栏目:专题 投稿:英勇的外套

打土豪,分田地,这句口号我想两大家都不陌生,而这一切也伴随着红军的建立和长征的过程中,以及建国初年也在施行,可见土豪劣绅是贬义词是多么的深入人心,不过最近土豪已经变成了褒义词,是对有钱人的戏称了,不过为什么清朝末年以及民国有那么土豪劣绅呢?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有土豪劣绅吗?

想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乡绅这个群体,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所谓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道理,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取消分封制,采用郡县制之后,皇权就只到县一级,而乡以及村是通过士绅来治理的,当然还有宗族,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祖宗的家法要大过国家的法律,这也是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体现。

乡绅的角色就相当于村长级别的,县里面任务下来,比如要征召民夫、缴纳税款、收公粮,这些都需要乡绅阶层去完成,然后缴纳给县官,由县里运送到省里,然后送到京城。

当然乡绅也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在相对稳定的封建统治秩序下,乡村民众对朝廷政令及各种赋税的服从或抗争,首先反馈到乡绅那里,并听从乡绅的建议,争取乡绅的认同,再经乡绅向官府反映民意。

由于乡绅阶层的角色比较特殊,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所以乡绅都很注重自己的名望,而且一般比较重视老百姓的呼声,并且时常会做下好事,比如修个桥,建个学堂什么的,这样在乡里才能有威望,才能处理这些事情。

一般来讲除非极端情况下,乡绅是不会鱼肉百姓的,因为乡绅和百姓是共生的,乡绅的土地需要老百姓去种植,老百姓需要租乡绅的土地,这跟现代的企业很相似,大头肯定是企业赚走了,但是员工也要能够活下去,这样才会互惠互利,共同生存,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而且又有乡绅的带头作用和做的好事,一般名声也比较好。

但是到了晚清,也就是宣统帝在位,清朝为了挽救危亡的局面,开始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我们都知道改革一般具有三个条件:人、钱、权,这样改革才能成功,但是清朝签订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要赔外国人很多钱,特别是《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那么改革启动资金就没有,为了能够有启动资金,清政府一般都让地方自己解决,也就是给你开了政策的口子,而这让一些乡村的流氓土匪黑社会抓住,开始积极的成为官府敛财的狗腿子,而乡绅阶层为了自己的声望,是不会去做这些缺德的事情的,所以一大批土豪劣绅迅速崛起,开始鱼肉乡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都没有好转,乡村彻底成了土豪劣绅的天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土豪劣绅那么多的原因。

不过,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中,肯定误伤了很多不错的乡绅,这个鲁速君不过多的做评价,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相关推荐:

京剧之家

侗族:侗家“行年”与“芦笙会”

第二届甲玛松赞文化艺术节在拉萨墨竹工卡县开幕

台湾土话—台湾俗语之美生活谚语(四)

登基初期就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