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1962年,中国军队已经深入印度境内,但为什么要选择撤军?

发布时间:2017-09-06 栏目:专题 投稿:执着的时光

1962年,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侵占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发起了自卫反击。印度军队的战斗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解放军以少胜多,打的印军节节败退。2万多中国军队深入印度境内,吓得印度总理总理尼赫鲁几乎要迁都来躲避锋芒。但是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撤退。

一、印度方面已经有所准备,平原不适合中国军队作战

中国从新疆和西藏两个方向进攻侵占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在第一阶段的战斗中,已经中国境内的印军全部歼灭。2万多中国军队开始深入印度军队,其中前锋部队已经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北大门提斯浦尔。此时在新德里城内谣言四起,有人说中国的20万军队已经占领了提斯浦尔,即将进攻新德里。还有人说中国的伞兵部队已经在中印边境集结,准备在新德里实施大规模空降。新德里城内的富人们选择了逃亡,他们的目的地是海岸城市孟买。在恒河上到处都是逃难的船只,有的国会议员建议迁都。印度广播电台结束了正常的播音,反复播放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印度似乎即将亡国。

此时印度总理尼赫鲁虽然惊恐万分,但是他保持了最后的冷静。在中印前线,解放军歼灭了印度4万多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只是印军的一少部分,印度为了同巴基斯坦争夺克什米尔地区,保持在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中国军队南下以后,印度已经命令短时间可以调动的部队火速向新德里附近集结。中国军队到达提斯浦尔时,在新德里附近的印度军队已经超过了15万。最重要的是地形对于中国军队不再有利,进入印度境内中国军队以轻武器为主。这样的军队适合山地作战,但是在平原上将无险可守。印度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已经开到了新德里中国军队当时尚没有办法对付坦克。真在平原上进行大决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二、中国军队的后勤不足,受天气和道路的影响

当时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世界有目共睹的,印度军队中国军队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但是印度太大了,印度的人口也太多了,2万多中国军队进入印度,想占领印度的首都几乎不可能。中国军队是客境作战,不熟悉当地的环境,也没有一点基础和根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很难立足。早在中国军队靠近提斯浦尔的时候,印度北方各地的政府已经开始组织居民撤退,他们销毁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他们准备用二战时期的焦土政策来对付中国军队,这一招先后在实战中击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中国军队一向是就地取材,在饮食等方面中国军队还可以克服。但是在武器方面遇到了大麻烦,中国使用的是苏式武器,而印军使用的是英式武器。二者根本无法匹配,而中国军队的弹药已经不足。

中国军队所需要的一切都需要国内供给,而当时内地通往西藏地区的道路就只有一条公路,公路运输的运力十分有限。从西藏再运往前线的道路就更加有限了,这就极大限制中国军队的战斗数量和规模。中国军队进攻印度时,属于初夏时节,再过不到一个月,印度即将进入雨季。印度道路的垃圾程度让人不敢想象,几乎什么资源也运不进去。如果中国军队印度境内长期停留,一旦弹药用尽,就只能依靠步枪上的刺刀了。所以中国见好就收,在打击了印度以后选择了撤退。

三、复杂的外部因素使中国不得不有所顾忌

西南方并不是中国的重心,东北和东南才是。当时中国还没有从严重的自然灾害中缓过劲来,台湾的蒋介石认为这是他反攻大陆的好机会。蒋介石计划派出20万的军队在福建和浙江登陆,一鼓作气再占江南。印度方面为了对付中国,曾经主动拉拢蒋介石蒋介石处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答应了印度共同对付中国大陆的要求。但是在得知中印是因为边境领土爆发战争以后,蒋介石立刻终止了和印度的合作。美国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以后,蒋介石还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表示强烈的抗议。早在1947年,蒋介石就明确告诉尼赫鲁,中国不会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除了台湾,苏联的态度也让中国非常恼火。苏联和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此时刚刚结束,赫鲁晓夫在发表演讲时,关于中印边境问题的态度上明显偏袒印度。此时中国苏联的矛盾已经相当深,苏联除了口头支援印度以外,还在中国的西北边境制造事端。中国的新疆地区和苏联的中亚地区都属于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苏联利用中国经济困难的机会,在边境设立高音喇叭怂恿中国边民逃往苏联。在1962年春天,一共有6万多人中国边民逃往苏联境内。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和伊犁军分区司令员也带着几十名校尉军官进入了苏联,这就造成了西北方面的形势紧张。中国此时在西南方已经无心打大仗,此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的西南边境安静30年。

相关推荐:

绝龙岭【第六场】

宫廷画家:刘松年

葡萄酒和中餐的搭配理论

羌族习俗 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

一战中沙俄军队被德军打的满地找牙 但这些老照片却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