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真实的史可法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7-09-12 栏目:专题 投稿:从容的啤酒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北京失陷时,他是南京的兵部尚书。

朱由崧到南京时,史可法已在南京。军队最管用时,史可法正是兵部尚书。如果史可法不炙手可热,哪只有天知道了。

但这么好的天时地利,却让史可法一直处在困顿之中。

史可法应该是个大有作为的人。当年的史可法,尚为一介书生,即获左光斗的异常器重。左光斗主试时,当听到门史唱出史可法的名字的时候,“瞿然注视”,当即“面署第一”。在史可法拜见左夫人的时候,左光斗更是当着子女的面,对史可法赞赏有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一切皆如左光斗所愿,史可法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但表现却令人大失所望。后人多将南明政权瓦解的矛头,指向马士英和阮大城,在政治失败中以壮烈涂抹史可法的平庸。其实,史可法在南明政坛的极速衰落,与马士英、阮大铖的正面竞技并无太大的直接关联。倘若不是史可法在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马士英和阮大诚即便有影响,也会退居很次要的位子,自己也不至于始终困顿,进退维谷。

北京失陷,崇祯驾崩,册立新君成为当务之急。崇祯的三子均未逃出北京,继位者只能是散在各地的藩王。以血缘关系讲,崇祯帝的祖父明神宗的直系子孙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灜最有资格当选。但桂、惠二王均在广西,距南京太远,且均比崇祯帝高一辈,不如福王以兄弟关系继统更为妥当。除此之外,神宗的侄儿——潞王朱常淓,也因避乱逃到淮安,拥立新君,他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按伦理,福王即位顺理成章的。可是,由于福王朱由崧牵涉到党祸问题,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旧案,东林党人将再次受到打击,因此倾向于拥立潞王

——这个原因,其实很表象。最深刻的玄机,还是在国家领导人的初始提名权!凭心而论,将潞王福王相比,拥立潞王确实没有更合适的理由。但让不当立的立了,这才叫“意义”!如果真是件顺理成章而又天经地义的事,你扯破嗓子,也只是跟风,谁都不会拿你当回事。就像你做医生,只是替人家治好了感冒,还指望人家拿你当神供,也太有辱人家智商了。只有人家疑似癌症,你又让他起死回生,人家才会奉你为菩萨,一辈子对你感恩戴德。

潞王本不当立,东林党人明知不当为而为之,那是替自己的日后前程作打算的。

主持大局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并非不明白这个常理。不明白的,是我们不知道他是一个十足的书生。这种书生气,就是道理你不说他都明白,怎么下手你说了他也不明白。

由于在感情上倾向于东林党人,在思想上又力主按伦序迎立福王史可法陷入犹豫,但又试图说服东林党人:“以齐桓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帷是听,而又何患焉?”

史先生的高论,显然知识渊博,但明显是两头不讨好——赞成潞王与反对潞王,赞成福王与反对福王史可法都不是旗帜鲜明。不表态,先讲个历史故事让你琢磨。你琢磨透了,他告诉你,本人早就是这个意思了!

他没有人出来帮史可法解套,他还得自己拿主张。主张一拿,又出错了。

犹疑纠结的史可法,这时想到了折中。他的前往浦口,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议。最后,二人达成共识:拥立远在广西的桂王。

这个决策有相当的科技含量,史可法对自己两全其美的智慧决策,几乎感到满意——既避开了矛盾的焦点,又淡化了南京官绅的意见。而且,又借马士英在军队的实力,获取军队方面的支持。

谋划完了,史可法静静地等着好消息。

马士英虽说也是书生出生,却没有一丝书呆子气。当军方开始动作,出手谋划拥立福王时,马士英果断转舵,并成为拥立福王的领军人物。至于史可法那边,他连个招呼都没打。

“定策”中的重大失误,是史可法最终在弘光退出核心层的根本原因。

——这个失误,不单单是没有立功。相当致命的,是在谋立桂王时,史可法还将论文做得滴水不漏,他详尽地论证了朱由崧德才不备。并且,以书面的方式留在了马士英那里。现在,不可避免地转到了朱由崧手中。

要说朱由崧,还真不是朱由检。否则,与“一把手”过不去,史可法受到的就不是打压,至少也该是杀头了事。

在弘光朝,史可法自请外出督师,这是他一生中无奈而又值得称道的明智之举。

但是,史可法外出督师,手握军权,其军事战略却令人匪夷所思。史可法的军事战略,充满了书生的想象。面对满清大军,他想到的是军事联盟——借虏平寇。

这个国策的指引下,史可法安排了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新政权虽然财政很困难,但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干人带上“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赐吴三桂的诰敕,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诏谕清朝,并称顺治帝为清国可汗,提出四件事:安葬崇祯帝及崇祯皇后,关外土地给予清朝,每年十万岁币,建国任便,开始实施外交救国。

结果,礼物人家收了,派出去的人只收到一顿打骂。

史可法身居兵部尚书之职,后人能叫好的,无非是他以“大司马”身份写出的精彩美文——史可法死守扬州时,多尔衮致书劝降。这封史可法“复多尔衮书”,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想法和思路,人们从中可看出他谋略。

“越数日,遂命法视师北上,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殿,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於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

后人皆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汉奸十足。但史可法声称,如果我是吴三桂,我也会这么做的,因为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报了“君父仇”——这就是史可法对形势的判断。

在当时情况下,自顾南保半壁尚不足,却还要欲图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先讨伐李自成军,使得北岸清兵赢得时间和精力。他前期战略失误,最后要作困兽之斗,固守一城而不知不应计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识。史可法到底是怎样考虑战略的呢?

史可法的未来战略是:“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上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炤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

——用“同仇之谊”感动满清,幻想用清兵消灭李自成,这就是史可法的完整策略。

胸中谋略如此,实战又有何奇招?弘光元年,多铎部出潼关直趋扬州,攻击高杰、刘良佐、黄得功等明军主力。四月十三日,清军至泗州,明守泗总兵率部南逃,清军当夜渡过淮河。面对严峻的形势,史可法惊惶失措。

据应廷吉记载,当时一部分南明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

一日三调,应廷吉糊涂了。

史可法受后人追捧的,似乎尚有扬州之战。在扬州之战中,史可法本身就是缺兵少粮,明明知道既无外援,敌军强大不可胜,城破是迟早的事情。太平时节,国不知有民,国难之时,民不知有国,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为敌国为伥鬼。时局不可为,还要作近乎自杀的抵抗,那便又回到了国不知有民。

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进入扬州城。两人的意思是劫持史可法,献城降清。史可法也清楚,只是说:“此吾死所也,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及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则以恐生内变为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当清军初抵城下时,总兵刘肇基建议乘敌大众未到,立脚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却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

既不能战,也不愿降。最终,史可法选择的是书生的气节,执意一死,并且让全扬州的人陪他一死。

二十四日夜,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他,但史可法不从,史可法被俘后遇难。之后,便是多铎的屠城……

相关推荐:

赖吒和罗以死求出家 述证阿罗汉

早一天过土家年

福安、宁德中秋歌节

普米族民居有什么地域特征?普米族民居建筑简介

壮族舞蹈文化及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