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如果秦始皇能够多活10年,项羽和刘邦能够造反成功吗?

发布时间:2017-09-12 栏目:专题 投稿:娇气的冷风

公元前210年,一代雄主秦始皇驾崩,随后他的丞相李斯和太监赵高合谋将胡亥扶上了皇帝的宝座。短短四年以后,曾经风光无限的秦帝国灭亡,阿房宫也被项羽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有很多人都会设想如果秦始皇没有那么早去世,大秦帝国还会分崩离析吗?答案是不会。

一、从政治制度上看,秦朝制度并没有错

秦朝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的模板,有些方面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央制度上,秦始皇建立了三公九卿制,这些官员对秦始皇起到了建议和监督的作用。不要把秦始皇想成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的狂魔,他杀每一个人都有原因和理由,正当的建议和批评他是能够接受的。至于地方制度也是如此,秦始皇为了避免周朝宗室各国相互残杀的悲剧重演,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废除了分封制,而改用郡县制。当时秦朝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地方长官有皇帝亲自委派。这项制度并没有错,从历史的发展上来看,世界同时期的其他帝国也使用了类似的制度,这就是神秘的历史必然性。

至于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地方郡县无力镇压的情况,这完全是意外的情况。大家想一想陈胜吴广起兵时的理由:“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在位时期,民间并没有大规模反抗他的统治。从百姓的角度来说,他们认可秦朝、认可秦始皇、也认可公子扶苏,但不认可秦二世胡亥。至于后来的项羽重新分封诸国,这完全是项羽那个武夫目光短浅。

最后就是秦二世上台造成的恶果,秦二世上台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丞相李斯向其建议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就是严密控制朝中的权力,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这代表着李斯的法家思想,但是秦朝后来的灭亡证明治理国家仅仅依靠一种思想不行。至于二世在位那四年为什么发生那么多的起义,这还是因为秦二世自己的挥霍无度。秦二世上台以后那些烧钱耗民的工程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继续扩大。再加上赵高以及亲信们的倒行逆施,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出现了大泽乡起义,如果秦始皇或者公子扶苏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只不过就秦朝当时的制度而言,再经过一段时间,农民起义就无法避免了。

二、没有秦二世项羽刘邦根本反不起来

秦始皇在位时期,连续不断的出巡,不要以为他是在游玩,他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地方稳定。由于六国都是刚刚平定,秦始皇需要到各地巡视镇压一切不安全因素。至于公子扶苏,他的建议和政策放在国家稳定时没有问题,但是在初期只会增加征服地的动荡。陈胜、项羽刘邦等人的造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二世的折腾。秦始皇去世以后,秦二世用计杀掉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首先造成了秦朝北部军团的离心离德。秦二世在咸阳杀掉了众多的宗亲和重臣,致使他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也使朝臣们对其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农民起义发生之后,南部军团选择了独立。而北部军团虽然是秦军精锐,但是此时已经军心涣散,再加之统帅王离的威信度不足。在项羽背水一战的冲击下,这支军团崩溃。如果秦始皇还活着,蒙恬等名将绝不会被杀,秦军都还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且不说陈胜、项羽敢不敢反;即便他们反了,又会有多少人支持。秦军的战斗力可不是吹出来的,项羽即便号称万人敌,那又如何?

如果秦始皇还活着,首先他消耗民力会有一个限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不会至于天下皆反。第二即便出现了农民起义,文臣武将们都在,完全可以镇压下去。秦朝出现的很多严重的问题都是秦二世时期才出现的,如果秦始皇或者绝对不会反这样的错误。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由于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所以很多制度并不完善。很多问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才会体现出来,而秦二世所做的事情就是加速的这些问题的出现。即便秦始皇一直活着,秦朝制度出现一些问题发展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会爆发,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压制得了的。

相关推荐: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藏传佛教的辩经制度

哈萨克族婚俗

指南针最早的形式叫什么:司南——勺子般的物件

俄罗斯族节日 俄罗斯族是怎样过圣诞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