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他边养猪边读书,努力五十年,最后成为汉武帝丞相

发布时间:2017-09-12 栏目:专题 投稿:拉长的路灯

他是汉代名相公孙弘,一位出身贫寒的政治家。

公孙弘是齐人,家境贫寒,年少时做过小吏。后来因为违法,丢掉工作。从此,他就以养猪为生,以此供养后母。四十岁时,公孙弘开始读书,自学了《春秋》等各种学问。

由于对后母非常孝顺,又富有学识,公孙弘在齐地逐渐有了声望。汉武帝继位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优秀人才。德才兼备的公孙弘,被朝廷征辟,被任命为博士(官职名)。此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了,才正式进入仕途。

公孙弘进入仕途极晚。更要命的是,他做官没几个月,就被罢免了。

公孙弘受命出使匈奴,回来后,他给汉武帝做汇报。但公孙弘的工作汇报,让汉武帝非常不满意。武帝觉得公孙弘无能,将他罢免。公孙弘只能落魄的返回家乡。

一直到十年之后,公孙弘再次得到出仕的机会。此时,他已经七十岁了。这一年,汉武帝再次下诏,让各地官员推荐饱学之士。公孙弘所在的淄川国,再次推荐了他。但公孙弘却推辞了。他告诉大家,之前汉武帝就不认可他,还是更换人选吧。但大家却一致认为公孙弘是最佳人选。于是他再次来到京城。

这次,朝廷从全国范围内征召了一百多名儒生。他们先要经过“对策”的考验。对策,即皇帝出题目,儒生们写文章作答。公孙弘对策,被主管官员评定为下等。但汉武帝看过所有策文之后,却把公孙弘评定为第一。公孙弘终于得到了汉武帝的欣赏。

武帝亲自召见了对策第一的公孙弘十年前,他们就已经见过面了。不过,汉武帝估计早已忘了他了。武帝再次任命他为博士,并再次让他出使外地——上次是匈奴,这次是西南夷。

武帝时,汉朝大肆对外扩张,恩威并施,获得了很多新领土。在西南地区,大量少数民族部落归顺汉朝汉朝在西南新增设了很多郡。为了开通道路,并安置这些部落,汉朝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可谓劳民伤财。公孙弘对此并不认同。于是他告诉汉武帝,在西南设郡毫无用处,请求撤销。不过汉武帝并没有听从。公孙弘武帝再次产生分歧。好在武帝对他印象不错,这次没有罢他的官。

公孙弘这次的仕途之旅比较顺利。他为人敦厚谨慎,善于辩论,熟悉各项法令政策,又精通儒学,因此深得汉武帝赏识。两年后,他升任左内史(京城最高行政长官)。

面对政务难题,公孙弘经常给武帝提供多种解决方法,让武帝自行选择。讨论事情时,公孙弘也经常让其他人先发言;看到武帝赞同时,他才站出来表态支持。有时候公孙弘与其它大臣私下统一了意见。意见报告给汉武帝后,如果武帝不认同,公孙弘也会背弃约定,改为赞同汉武帝。因此,武帝越来越欣赏公孙弘。而汲暗等大臣,则认为公孙弘奸诈不忠。

两年后,公孙弘又升任御史大夫。不久,又升任丞相公孙弘担任丞相五年,最后死在任上。武帝朝的丞相多数无权,甚至很多不得善终。但公孙弘老谋深算,富有才能,所以在丞相位置上做的很出色。

不过,如汲暗等名臣,一直非议公孙弘公孙弘生活非常节俭,但汲暗却认为他虚伪,以此邀名。司马迁也不喜欢公孙弘,认为他只是以儒学来装点门面。主父偃、郭解之死,也都源于公孙弘的建议。

其实,公孙弘只是过于老谋深算罢了。他一生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他常年担任丞相,深得武帝信任,被人嫉妒也是难免的。他的节俭,恐怕是因贫困生活养成的习惯。主父偃本来就犯了大罪,郭解作为黑道教父,也并不清白。公孙弘坚持处死他们无可厚非。

公孙弘也并非一味讨好武帝。他也经常与武帝意见不一致。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武帝才放弃对西南地区的扩张。公孙弘生活节俭,把财物全部分给贤士,这都是值得称道的。而他的传奇人生经历,也是非常励志的。

相关推荐:

契里柯有什么作品?契里柯的"形而上绘画"

大理鸡足山佛教圣地撑起防火“保护伞”

2015国际和平日是几月几日 国际和平日的由来_万年历

历史名典故:赵氏孤儿的故事

邕剧起源于什么时候?邕剧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