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邕剧起源于什么时候?邕剧的发展演变

发布时间:2017-06-21 栏目:专题 投稿:典雅的高跟鞋

邕剧南宁地方戏之一,源于清朝。邕剧表演,武戏重做工和说白,文戏则注重内心活动的表现,深受群众的喜爱。

邕剧起源至今将近200年,是南宁独有的剧种,根据南宁的简称“邕”和“老戏”,用邕州官话演唱而定名。据不完全统计,邕剧的剧目原来很丰富,约有五六百个大小戏。不幸的是,在遭受“文革”的冲击后,邕剧日渐衰微,甚至濒临消亡。

艺人曾宁回忆说,自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起,在南宁及其周围一带,传统的官话戏曲就已流传甚广。不过那时人们把这种南宁官话戏剧,称为“本地班”或“南宁班”。当戏班南宁本地一带演出时,戏迷们就亲切地称之为“本地班”;当戏班在外演出时则被称为“南宁班”、“南宁戏”、“老戏”等。1933年,南宁商界为红十字会筹款举办“游艺会”时,当时本地班,首次标出了“邕剧”二字,与粤剧、桂剧等同台竞技。

早在清朝末期,邕剧已在桂中、桂南地区流传开来,甚至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受到极大的欢迎。现在还有这么一个流传于邕剧票友中的传说:一位青年艺人戏班去越南演出,邂逅了一位越南女子,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当戏班结束在越南的演出时,两人只得惜别。谁曾料到几十年后,一位越南海军舰长带着一张相片到南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相片中的那位男子就是当年戏班的那位青年艺人

那时,大部分的邕剧戏班是由成名艺人建立起来的,如当时红极一时的四大本地班———全新凤、合新凤、寿新凤、乐尧天,皆为此类。所以其时戏班多为“家族班”,剧目的的传承大多靠师父一字一词、一招一式传授给徒弟。当时南宁最有名的“家族班”当属乐尧天班,有“一天盖三凤”之说,创立者为蒋祖友,其《打龙蓬》极为出名,有“戏状元”之美誉。

民国初期,由于人们有了更多的看戏需求,邕剧戏班纷纷开设,其中最著名的属陆荣廷资助组建的军民乐班。年过80的老艺人曾宁还记得陆荣廷戏班那段特别的因缘。陆荣廷年轻的时候,流浪在南宁龙州等地,因为犯事被清兵追捕。逃难中,陆荣廷巧妙地逃到拐脚桂(刘玉堂)的戏班里头,拐脚桂心存善良,把他藏在戏服的箱子里,陆荣廷因此逃过一难。后来,昔日的恩人拐脚桂穷苦不堪,而陆荣廷已当上广西的督军。拐脚桂为求生存,求见陆荣廷陆荣廷亲自出门迎接这位衣服破烂不堪的邕剧艺人,以好酒好菜招待,并拨款15000多银元,成立军民乐班,让拐脚桂在戏班里头唱戏。据曾宁回忆,军民乐班成了当时广西第一号南宁本地戏班。军民乐班常在南宁、龙州和左江一带为官兵百姓们演出,颇得大家的喜爱。

抗日战争的硝烟风起云涌时,戏班艺人们也在戏台上表达着自己的爱国热忱。蒋大增、杜松龄等邕剧艺人在隆安演出时,一改往日的爱情题材剧,上演《血战高平》。据介绍,当喜闻乐见而又雄浑激昂的本地剧在台上唱起时,场下的戏迷们亦激情满怀,都站起来和着艺人的词一起唱戏。随着日寇的入桂,不少邕剧艺人纷纷弃家出走,在逃难中,他们宁愿卖番薯糖水,开茶馆维持生活,也不愿为侵略者粉饰太平。此后,邕剧发展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1949年,全国解放,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南宁邕剧团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成立的。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邕剧团,洪高明任团长,并修建邕剧院(现南宁影剧院)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如果说以前的“本地班”、“南宁班”是杂牌军的话,那么此时的邕剧团就是正规军了

戏剧武功分“南派”与“北派”,邕剧武功属“南派”,与“北派”武打轻快灵巧不同,邕剧武打沉稳勇敢,大打“五色真军器”,用明晃晃的真刀真枪在舞台上对练,短兵相接,没有过硬的武功底子,是表演不了的,而当时最为吸引观众的绝招有如下几样:

第一,李名扬的“变脸”。第三任团长李名扬有自己的“镇山之宝”。在邕剧《李槐卖箭》中,他扮演的角色李槐遭到公孙赞戏弄,怒发冲冠,脸色瞬间突变:由青变红,再由红泛青,红时红得透顶,青要青得吓人。李名扬的变脸不像川剧那样借助脸谱表现,而是运用气功,这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第二为“耍獠牙”,这是老艺人蒋明甫的绝技。獠牙乃取大野猪或老母猪的犬牙制作而成,长二寸余。扮演花脸的蒋明甫为了在戏中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凶狠,需要在嘴里含上四根长长的獠牙。为了不让獠牙掉出来,得事先在獠牙里灌满铅,以使獠牙的重量集中在后部。不需要时,把四根獠牙全部收入嘴中,需要时依靠舌尖和牙关节等部位的搅动,将四根獠牙推出做各种姿态,或收或吐、或牙尖相交、或两牙相击,把花脸的凶狠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为老艺人刘三的“砸烂台”。刘三其时已年过花甲,可表演起“砸烂台”一点不含糊。在舞台中央把三张桌子叠放在一起,再在上面加一把椅子,旁边放好一张桌子。刘三爬上高椅,一个跟头翻下来,背部砸在旁边的桌子上,把桌子砸个粉碎,而人却安然无恙,此乃当时武戏表演中的压轴戏。

诸如此类的武功绝技令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这也正是邕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可惜绝技多是不轻易相传的,即使师父愿传,要修炼成功亦非朝夕之功,所以到今天许多绝技已经失传,后人只能在老艺人的描述中去想像当年的神奇了。

相关推荐:

什么是白柴?傣族的烧白柴节

2016黑龙江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一览_万年历

麻栗坡县城寨白倮人"荞菜节"演绎千年历史

苗族“踩花山”看斗牛

关索剧的表演特点是什么?关索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