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汉承秦制,可为什么大秦两代亡国,而汉朝可以传承400多年

发布时间:2017-09-14 栏目:专题 投稿:健忘的便当

公元前221年,一代雄主秦始皇灭掉了东方六国、统一天下。但是强大的秦帝国仅仅持续了15就宣告灭亡。转眼间秦砖换汉瓦,但是继承了秦朝统治制度汉朝却延续了400多年。就连毛泽东也曾经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一、秦朝制度改变太快,没有任何缓冲期

首先需要解释一点,汉朝的统治制度虽然延续自秦朝但是总结了秦朝灭亡的教训,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完善。在中央机构上,汉朝基本延续了秦朝的官制也是三公九卿,但在地方制度上差异就比较大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初也曾考虑在地方制度的问题,有传统的分封制和全新的郡县制两种方式供其选择。秦始皇首先考虑了传统的分封制,这种制度已经在中国持续了近千年。这种制度类似于诸侯的联盟,所以商周两朝一直被称为王国政治,而从秦开始则是帝国政治。分封制在初期虽然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首脑传了几代以后,各国之间的血脉会变得非常疏远,这就造成了春秋时期的诸国混战。秦始皇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后代相互残杀,首先否决了分封制。

否定了分封制以后,就之剩下了郡县制。在战国的后期,几乎各国都在试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集中所以的可利用资源用于战争或者民生建设,这些优势是分封制所不具备的。经过仔细对比之后,秦始皇下令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当时秦朝共划分为36个郡。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秦始皇的改革步子迈的太大了。因为当时各国都是刚刚平定,各地的反抗武装仍然此起彼伏。此时最好的方式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用,一步步来消化这些地区,最后再废除分封。由于秦朝的改革力度过大,造成了地方发生农民起义之后,仅依靠郡县自己的力量很难平定这些农民暴动。

汉朝建立以后,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全国的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一起推行。当然这里说的这个情况实在汉文帝时期开始的,在此之前的八个异姓王属于汉高祖刘邦迫于无奈。果不其然,周朝宗室之间的混战在汉朝重演,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王之乱。辛亏周亚夫这个牛人太强悍,三个月内就平定了叛乱。到了大略雄才的汉武帝在位时期,一道“推恩令”使各个刘氏诸侯王完全丧失了和中央对抗的资本。到了汉朝末期,这些分拆解的七零八落的诸侯即成为了汉朝维持地方稳定的主要力量,又无法完全掌握地方权力,仅仅比那些普通富豪强一些。

二、从治国思想上,两个朝代的差异非常大

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标准的法家,而法家注重“法、术、势”等的运用。把全国组成一张大网,而君主就是这张大网的核心。这就要求君主必须善于把控时局,并且精于谋略。这必须英明的皇帝才能做到,很显然秦始皇是这方面的大师级人物,而它的儿子胡亥是政治低能儿。这就要求把全国打造成一个庞大的机器,人们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坚决服从政府的命令,总之大脑越简单越好,里带的君主都不希望自己的臣民太聪明。

汉朝建立的初期,对法家的支持度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完全抛弃。汉朝初期一直推行道家思想,所以人民的日子比起秦朝确实好过很多。不过归根结底道家和法家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反智。说简单了就是愚民,不善思考的人们好管理。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又开始冒头了,不过这时的儒家儒家已经和孔孟提倡的儒家有着天壤之别。这个儒家是被董仲舒阉割过的,他说提倡的一直是“忠孝”二字,这和孟子所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说到底,汉朝也并没有完全使用儒家,只是披着儒家的一层皮而已。

汉宣帝教育自己儿子时公开说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就话的意思就是说法家是里,不能让外人看出来,而儒家是表,用来粉饰太平的。只可惜他的儿子汉元帝在这方面智商不足,他正好弄反了,把儒家搞成了里,法家搞成了表。再然后朝臣彻底成了文人,而农民也因为朝廷公开的压榨而纷纷起义。汉宣帝在临死之前就叹气说道:“乱我家者,太子也。”事实证明汉朝确实在汉元帝手里开始迅速下滑,最后便宜了王莽。

相关推荐:

伐子都【第二场】

满族民间游戏

多彩的达斡尔族“沃其拜”节

宴会上该如何祝酒?祝酒的技巧有什么

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有啥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