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对印反击战:美国在战争背后做了哪些举动

发布时间:2017-07-13 栏目:专题 投稿:年轻的故事

1961年尼赫鲁访美与肯尼迪举行会谈,当时外界认为两国关系已步入“蜜月期”。经过长达12年的谈判,印度美国近日宣布在共享军事后勤系统方面已接近达成协议,不少媒体将此举视为在当前中国国力大幅增强的背景下,美国试图拉拢印度牵制中国的最新举措。回顾数十年来始终磕碰不断的美印关系,两国上次在军事合作方面走得如此之近,同样也是举着“针对中国”的幌子。

第一次合作试探戛然而止

尽管美印互以全球“最强的民主国家”和“最大的民主国家”相称,但印度独立60多年来,两国关系一直在冷暖交替中曲折发展,甚至长期在低谷驻足不前。美国有名的“亲印派”代表人物、曾担任过驻印度大使及助理国务卿的罗伯特·布莱克干脆以“两个城市在几乎所有事情上都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来描述华盛顿和新德里的关系

我军在对印反击战中打得对手无还手之力

1947年独立后,印度一直坚持奉行不结盟中立政策,让美国十分不满。而美国很快将巴基斯坦拉入盟国体系,也让印度对此不快。但随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在南亚次大陆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以及中印关系的升温,美国开始担心“失去印度”。1957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nsc-5703号文件,明确提出“一个强大的印度在亚洲背景下,可能是替代共产主义的成功典范。”

1960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越发希望通过拉拢印度,在南亚地区打赢冷战。此时正值中印关系因西藏暴乱、边界摩擦而恶化之际,印度总理尼赫鲁向来访的美国官员公然表示,他对中国的“侵略态度”非常不安,相信“对世界的危险来自北京而不是莫斯科”。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1961年5月访问印度后备受鼓舞,他甚至建议美国应帮助印度实现军事现代化,使印度可以把军队从克什米尔抽调出来威慑中国,而不是同巴基斯坦对峙。

我军在对印反击战中打得对手无还手之力

此时美印关系似乎“形势一片大好”,肯尼迪政府还决定向印度提供数十亿美元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促使印度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伙伴。然而当年12月,尼赫鲁刚访问美国后不久,印度就出动大军收复了被葡萄牙长期殖民的果阿地区。作为北约成员国之一的葡萄牙一直声称,果阿受到北约的“保护”,因此北约“老大”美国多次反对印度在此问题上动用武力。

印度“不听话”的举动,自然令美国恼怒不已,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史蒂文森公开谴责印度,声称联合国不能饶恕在该问题上使用武力,会为在其他冲突中使用武力铺平道路。美国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试图通过对印度不利的提议,只是由于苏联的反对,该提议未能通过。

美国军援也无济于事

不过美印关系的转机很快就到来了。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自作聪明地以为中国政府可能将垮台。目前美印披露的史料表明,这一错误判断,某种程度上间接地鼓动了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军事冒险政策。

在“联手对付中国”的幌子下,美印关系迅速回暖。1962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鲍尔斯访问印度期间,与鼓吹“前进政策”的印军陆军参谋局长考尔中将会谈。考尔问鲍尔斯,在中国“公开入侵”的情况下,美国是否会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鲍尔斯回答说,他个人认为会这样做。在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后,印度多次要求美国尽快提供美制军用运输机的零配件及运输通讯装备,这也得到美国军方的积极回应。中印武装冲突发生后,美国印度大使加尔布雷思在给肯尼迪的信中承认,“我们的估计可能影响了印度。”

印度军队战斗力实在太不堪

1962年10月20日,中国军队开始自卫反击作战,印军接连溃败。美国中央情报局原来认为“印度军队的战斗效率在自由亚洲是最高的”,但战争的结果却完全出乎美国的预料。从11月3日起,美国动用运输机向印度紧急空运数十架次的武器弹药及通讯装备,并提供了大量有关中国军事情报。为减少印度的压力,肯尼迪甚至还亲自写信给巴基斯坦总统,要求巴方向印度做出不采取军事行动的保证。

然而美国的这些努力并未能挽救战局,“有限的军援”在印军的全线溃败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震惊中的尼赫鲁几乎丧失了判断大局的能力,11月19日,他在未同内阁磋商的情况下两次致信肯尼迪,呼吁美国紧急向印度派遣12个中队的超音速战斗机,并提供雷达和通讯设备。由于印度空军飞行员并不熟悉美制战机,他干脆要求由美国飞行员驾驶这些飞机作战,以保卫印度的城市。尼赫鲁还寻求支援两个中队的b-47轰炸机,袭击中国的基地和机场,这等同于要求美国派空军到印度中国直接交战。

印度军队战斗力实在太不堪

尽管此时美国已将“企业”号航母调至孟加拉湾,但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认为,在印度没有公开澄清它的不结盟政策之前,美国不可能直接参战。为弄清尼赫鲁的想法,肯尼迪决定先让助理国务卿哈里曼赶赴新德里。然而等到11月22日哈里曼到达印度时,中国已宣布单方面停火,并声明将把军队撤回至1959年实际控制线。这一行动打破了美国使战争长期拖延下去的幻想。

后续情报合作还延续数年

随着中印边界形势的逐渐平静,美国不仅失去了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的兴趣,而且降低对印度战略地位的评估。危机时期,印度曾提出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要求,美国应付了一阵后就没了下文;印度希望美国提供空中保护,却只得到少数雷达。但两国还是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联合情报侦察活动。

美国的介入对战局并没有什么帮助

近年来解密的中情局文件披露,美国利用中印边境武装冲突让印度恐慌的机会,提出使用印度空军基地为中情局的u-2侦察机补充燃料,深入中国境内执行任务,帮助提供中国军队“入侵”情报,得到尼赫鲁的同意。1963年6月,美印同意让u-2使用印度奥里萨邦被遗弃的沙尔巴迪亚空军基地。1964年初,印度沙尔巴迪亚基地启用后,也先后执行过多次对华侦察任务。后因印国内政局变化,该基地于1967年7月被关闭,双方相关合作告一段落。

美国的介入对战局并没有什么帮助

此后几年,美印情报机构还联合搜集过中国的核信息。1965年,美印派出一支由登山者组成的联合团队,赴位于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境内喜马拉雅山脉的楠达德维山峰,安装一个核探测仪器,期望监测中国的核武器试验。由于天气因素等原因,该行动未能成功。

相关推荐:

莫言山海远 万里传道情

相互介绍和初次认识的礼仪

2015土族花儿会是什么时候 土族花儿会的起源_万年历

龙胜龙脊梯田梳秧节6月7日举行

宋·朱肱:《北山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