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同样为国家努力了20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究竟在哪?

发布时间:2017-09-16 栏目:专题 投稿:苹果黄豆

说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真正懂历史的人都能明显感觉出来两个人的不容易。不过一个是为了维护一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另一个是建设一个刚刚崛起的帝国。李鸿章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另一个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设计师。中国洋务运动时间尚早于明治维新,但两国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结局。抛开外来因素的干扰,中日两个国家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身上就可以看出两国发展的一些端倪。

一、国家统治层的不同,影响了国家发展

在19世纪中期,中国日本可以说同病相怜,作为亚洲国家,两个国家都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在这方面中国的损失更为惨重,中国的首都甚至被英法联军攻占。中国洋务运动的时间甚至还早于明治维新,但是两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的统治者是那些满族贵族以及高高在上的皇帝,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这帮人根本不知道西方各国现在发展成为了什么样子。在遭到西方的侵略之后,清廷方面看到了西方军队的船坚炮利。他们错误的认为这就是西方强大的原因所在,在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开始了洋务运动。由于上马时间十分匆忙,中国几乎是一边学一边发展的模式进行的。在这段时间里,清廷走了很多弯路,从前期和后期提出不同的口号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中国洋务运动不同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之初,就确立了标准的发展纲领。为了建设国家日本派出了一大批改革人士出国考查。这帮人进行了为期10年的考查,总结了美英法德各国的发展经验。然后得以充分的利用,日本人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两国起步是的初衷就不同,所以出现完全相反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两国提出的建设目标也是完全不同的,清廷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保住自己的江山,再造大清盛世。这个政权根本就没有看出病根在什么地方,它只想保住自己的一切。而日本看出了自己的不足,它们发展的目标是要脱亚入欧,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用简单的比方来说,清廷想安安稳稳的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日本希望做一个在世界有话语权的小资。

二、两国教育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实际改革者的巨大差异

中国洋务运动的实际领导者是那一群开明的官员。起初李鸿章只是其中之一,到了后期则成了实际领军人物。清廷的统治者几乎在打酱油,慈安、慈禧这两个女人在赞同洋务运动的同时,也做了很多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李鸿章受的教育是那种传统的儒家教育,这一套在当时已经起不到丝毫作用。满口的之乎者也应付不了西方的入侵,李鸿章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人,自然第一目的是为了维护朝廷家天下的统治。李鸿章教育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也最多想到武器这一个层面。只有那种西方的进步思想和制度是他意识不到的,李鸿章想不到也不敢打破那种家天下的政治框架。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清廷能做的也只有在军队武器方面做文章,说白了,也就是吓唬人的花架子。

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日本方面没有畸形教育的限制,日本的领军人物都是一些务实派。当然日本也有自己的问题日本的文化中也有疯狂的忠君思想,这一点与中国十分相似。但是日本人的忠君思想又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愿意打破那种家天下的政治模式进行改革。国会、参众两院、内阁等等西方制度框架下的产物在日本先后出现,同时,日本对国民的教育也是十分完善的。日本没有进行那种奴化国民形式的教育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开始在日本传播。卢梭、亚当斯密、富兰克林等人的观点开始在日本出现,而在清朝,大家根本不知道这几个家伙是谁,估计李鸿章也不知道。

三、中日两国还有民族问题的差异,这是李鸿章最无奈的

日本全国只有一个所谓的大和民族,所以不存在什么民族矛盾问题中国就不行了,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作为统治阶层的满族贵族们首先是要考虑自己的统治地位。由于满族人的人数比汉族少得多,所以他们随时担心自己会丧失政权。自己的特权高于一切,这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态度。清朝内部也不乏那些开明人士,他们也明白西方制度的长处,但是在那个集权主义加民族主义的遏制下,什么政治主张都行不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清朝,直到清末立宪的时候,所谓的皇族内阁还在担心这个问题李鸿章作为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这方面的问题他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但是出于各方面的限制,这个含辛茹苦的老人根本无能为力。

相关推荐:

关中塔庙始祖:世界佛都法门寺

琼中"三月三"主打本土招牌 将对歌纳入节庆

傈僳族男女共浴的“澡塘会”

上林湖越窑有什么发展过程?上林湖越窑遗址简介

铁木真的老婆被抢走 生下了别人的孩儿 铁木真却很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