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周总理逝世,毛主席万分艰难压抑悲痛,他为何没能参加追悼会?

发布时间:2017-09-20 栏目:专题 投稿:怡然的大船

1976年1月7日晚上,周总理的病情比较平稳。深夜11时,弥留中的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恩来伟大人生最后的一句话。

8日早晨8点半,邓大姐让秘书赵炜打电话给医院问总理的情况。值班人说,昨天晚上邓大姐回去后总理也不说什么,眼睛来回看,就像找什么似的。问他有什么事吗?他不吱声,摇摇头;让他休息,也不闭眼睛。

这个电话打完没多久,高振普从医院打来电话,急促地说:“快!快!!快来,情况不好,马上来。”赵炜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好,放下电话时腿都软了,声音也发颤。她马上叫司机把车开过来,自己急忙去找邓大姐,十万火急向医院赶去。

途中,赵炜想让邓大姐有点思想准备,就讲:“小高讲了,情况不太好。”邓大姐听了紧咬双唇,泪光已经打湿了眼帘。赵炜扶着大姐下了汽车,当走到病房门口时,就看到两边站满了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病房也都变样了。9:57,周总理真的走了。她们来迟了!

1976年的1月8日,这是一个令人无比伤痛的日子。

当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传播后,这个冬天,中国的大地格外显得肃穆、凄凉。

大姐一下子扑倒在自己的爱人身上,边哭边喊:“恩来!恩来!!”这一声让病房里的所有人都把持不住了,刹那间,痛哭声一片。邓大姐用哆嗦的双手摸着周总理的面颊,最后亲吻着周总理的额头,她边哭边喊:“恩来恩来!!你走了……”

闻讯,中央一些领导很快赶来,最先来的是邓小平和李先念,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进来。江青来得最晚,她一进门就在走廊里喊:大姐在哪里?大姐在哪里?邓大姐走出去,江青上来拥抱大姐,说了些什么。在场的人看到,江青告别时连看都不看周总理一眼,貌似她不是来向总理告别的。

11时,中央领导到齐了,邓大姐向在场的中央领导同志转述了周总理生前提出的三点请求和她个人的意见:“一、他十几年前的意愿,请求不保留骨灰,将骨灰撤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二、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三、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对恩来同志的丧事要从简,数九寒天,群众太冷,死者什么也不知,所有的一切为了给活人看,浪费人力、物力。上述三点请求报告毛主席、党中央批准。对恩来的丧事一切由组织决定,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希望能满足恩来同志的要求。”

李先念饱含深情地说:“对总理不能不搞追悼会,今后如果不搞追悼会,现在也不能拿总理开刀,这是违背民心的事,我们无法向人民群众交待。”邓小平接着讲道:“我同意先念的意见,追悼会一定要开的。”

大家的一致看法是,悼念、告别、追悼会都要搞,一切都待请示毛主席最后决定。

8日上午,几乎通宵未眠的毛泽东知晓了周恩来逝世的消息,他一言不发沉默很久。下午,中央政治局送来《讣告》清样,工作人员流着泪为毛泽东读《讣告》:“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毛泽东听着听着,紧锁起眉头,慢慢地闭上眼睛。工作人员看到,不一会儿,从他闭着的眼里渐渐溢出两行泪水,而他仍一言未发。但所有人都看到了他内心的绞痛。

1月9日,天安门、新华门、劳动人们文化宫、外交部下半旗志哀。

毛泽东、周恩来两人之间有着半个多世纪传奇般的革命情谊,人们希望毛泽东能够亲自出席周恩来的追悼大会。但毛泽东的身影并没有出现。

据张玉凤回忆:“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是令人担心。他讲话困难,只能从喉咙内发出一些含混不清的声音字句。由于长时间在他身边工作,我还能听懂主席的话。每当主席同其他领导同志谈话时,我就得在场,学说一遍。但到了他讲话、发音极不清楚时,我只能从他的口形和表情来揣摸,获得他点头认可。当主席的语言障碍到了最严重的地步时,他老人家只好用笔写出他的所思所想了。后来,主席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两条腿不能走路。”

“中央拟好了有关周总理追悼会的规格、参加追悼会的政治局及党、政、军负责人的人数和悼词,一并送主席审阅。中央考虑到主席病重,便没有安排毛主席参加有关周总理逝世后的一切活动。毛主席审阅这个报告时,我一直守候在侧。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这个普通人的心里,一直存有一线希望:或许会有四年前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那样的突然决定,主席也能去参加总理追悼会。一句憋在心里许久的话,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冒昧地问主席:‘去参加总理追悼会吗?’一直处于伤感中的主席,这时,一只手举着还没来得及放下的文件,另一只手拍拍略微翘起的腿,痛苦而又吃力地对我说:‘我也走不动了。’听到这里,再看看眼前病榻上痛苦万状的毛主席,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我后悔真不该这样问已经无力行动的毛主席。”

11日下午,周恩来的遗体送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聚集在天安门东、西长安街两侧,十里长街挥泪送总理,场面亘古未有,极为悲壮。

重病中的毛泽东一直关注着周恩来的悼念活动。14日下午,工作人员向他念中央送审的周恩来追悼大会上的悼词稿,近三千字的文稿详细回顾了周恩来几十年的革命生涯,高度评价他的历史贡献。

已经压抑了一个星期的毛泽东,听悼词时,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满腔悲痛,失声痛哭。这在意志力特别刚强的毛泽东来说,是极为少见的。

此后,毛泽东的情绪一直很低沉,不愿讲话。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借助刚治好的一只眼睛,几乎不知停歇地阅读书籍和文件。张玉凤回忆:“由于他的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老人家那艰难的阅读需要,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他是在用这个办法来麻醉自己,来转移自己对周恩来逝世的悲痛,来试图自己摆脱内心中的极度痛楚。

恩来逝世全世界为之震动,130多个国家和政党领导人发来唁电、联合国下半旗致哀。(参阅《西花厅岁月》、《周恩来传》)(王伟)

相关推荐:

《洞庭湖》 【第十四场】

湘西苗寨兔年首场赶集“赶边边场”热闹不在

哈萨克族人们对伊斯兰教究竟有啥贡献

汉族建筑 汉族“江南第一大屋场”啥样

蒙古族的婚俗:骑马迎亲与抱木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