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篡位者,居然没有李世民

发布时间:2017-09-23 栏目:专题 投稿:谨慎的鸭子

1、胡亥

作为封建皇权历史上第一个篡位者,嬴胡亥并未给人留下老谋深算富于心计的印象,除了一颗勃勃野心之外,他似乎一无是处。也许这唯一和其皇相同的一点,让他得到了始皇帝的欢心,得以随侍左右,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篡位良机。这是嬴胡亥本人的大幸运,也是他的兄长嬴扶苏的大不幸,更是两千万秦朝人民的大悲剧。作为败家子的典型,他和他千古一帝的父皇携手诠释了什么叫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王莽

作为西汉皇室外戚,承汉朝外戚掌权的传统,他从外戚逐渐走上权臣的道路。王莽为人谦逊,礼贤下士,并且有大义灭亲的品德,因此一步步地从一个普通的外威子弟上升为权臣家族的掌门人,最终凭借极高的美誉度,以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形式,成为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二个帝位篡夺者。王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新政权只存在了14年,之所以如此短命,主要归功于他那大胆而又失败的改革。按照成王败寇的原则,王莽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伪君子”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3、曹丕

作为东汉皇室外戚,曹丕继承了父亲曹操的家业,成为东汉末代权臣。由于遗传的缘故,曹子桓在文学上略有知名度,不过他最有名的地方却是因为妒忌弟弟曹植而留下逼成七步诗的花絮。曹丕缺乏王莽的美誉度,但作为东汉政权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他取代汉献帝也是顺理成章。作为第三个皇位篡夺者,曹丕继承发扬了王莽不流血而取而代之的方式,不过曹丕似乎比王莽更应受到责难,因为他的受害者汉献帝已是成人,在心理上受到的伤害肯定远远超过不懂事的两岁儿童孺子婴。

4、司马炎

司马炎在篡位方面缺乏新意,作为曹魏司马氏权臣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他理直气壮地重演了前代主君曹丕的旧戏,但是,这个成就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昭,司马炎自己的成就是三国归晋。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三位统一者的名誉,远比第四个篡位者要好听得多。然而不幸的是,司马炎时代的古汉族已经演变到了腐朽衰落期,他本人也毫无例外地成为了腐化堕落者的典型,在他把他的国家和子民近乎天意地委托给弱智的太子司马衷之后,古汉族的末日审判无可挽回地加速降临了。

5、刘裕

在古汉族衰亡期的几个篡位者中,篡夺东晋的刘裕得以入选是有充分理由的。与王莽曹丕和司马炎这几位前辈不同,刘裕并非出身于豪门,他的权势和地位完全由他自己一手建立,没有任何老本可吃。刘裕也是自汉高祖刘邦以后,第一个出身庶民的皇帝刘裕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由军界进入政界继而登上权力巅峰的发家史,需要对刘裕作出严厉谴责的是,这个武夫出身的皇帝开创了流血政变的先河,在他之后,篡夺者在剥夺受害者的皇位之余顺带剥夺其生存权,成为刘裕法则”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

6、杨坚

在历经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长达两百七十二年的黑暗岁月后,衰老的古汉族留在东南的遗孳在统一车轮碾过之后宣告死亡,与此同时,新生的混血汉族随着新的统一国家的出现而迅速成长。当40岁的杨坚从他8岁的小外孙手中夺得皇位时,他恐怕没有意识到他将成为中国以及汉民族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在知天命之年,杨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意义仅次于秦灭六国的大统一。这次统一宣示中国不再有陷入永久分裂的可能。他开创的事业在新汉族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李世民手中,迈上了辉煌的巅峰。

7、赵匡胤

赵匡胤恢复了自王莽以来不流血政变的优良传统,在过河拆桥方面,赵匡胤也比汉高祖和明太祖所做的温和且高明得多。那两位需要用刀子才办到的事,他一杯酒就解决了。更令人叫绝的是,这个武夫出身的皇帝成功地改造了势力强大的士大夫阶层,他主动让渡了一部分统治权力,从而赢得了士大夫阶层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忠诚。皇帝从孤独的政治偶像嬗变为士大夫的精神象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皇权获得了士大夫的永久支持,王莽曹丕刘裕们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8、朱棣

在诸多的夺位者中,明太宗朱棣的文治武功即使不排榜首,也是名列前茅,重开运河、营建北京、征服安南、五出漠北、七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朱棣继承了乃父太祖亲民反腐的一面,却也同样继承了父皇残忍杀戮的一面,只不过他的杀戮针对的不是自己的功臣,而是拥护正统的政敌。经赵匡胤改造后的士大夫阶层对于正统皇权的赤胆忠心超乎朱棣的想象之外,他的诛十族和瓜蔓抄只能对付个人,却无法对付已经上升为社会道德的正统意识。也许朱棣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他比他那倒霉的侄子建文帝强而已。

相关推荐:

揭秘明代皇帝想要想宠幸妃子:需要皇后盖章同意

1972 美国人访华一副“救世主”样子,毛主席不屑地说了一句

揭秘:中国古代女子使用的什么化妆品

揭秘节度使安禄山与杨贵妃真的有私情吗

为何“红杏出墙”做女人出轨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