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长征途中改变红军命运的两个会议,毛为何都大获全胜

发布时间:2017-09-23 栏目:专题 投稿:伶俐的汽车

通道会议之后,红军开始了战术“转兵”,之所以说红军并非战略“转兵”,是因为:会议为了争取博古同意,只明确了立即西进黔东,而没有否定全军北上湘西

尽管如此,这也是中央高层第一次否定李德的主张,洋人“太上皇”说话开始不灵光了。

1934年12月12日至20日,中央红军开始从锦屏县和湖南通道县境进入黎平县。林彪指挥一军团为全军前锋,其二师先头团从锦屏县三里驿、平茶,经界牌进入黎平县境马家团、猫耳塘、潭溪、十万坪、洛团、草鞋铺、花坡、五里桥等地区。

14日中午,一军团二师先头团在五里桥与王家烈的黔军遭遇了。

贵州军阀王家烈,所倚重的只有一个25军,下辖21个团,但当时所部15个团正被红二、六军团牵制在铜仁一带, 4个团驻防贵州省会贵阳一带尚未出兵,驻防黎平、永从、榕江、锦屏、天柱的仅有25军4旅第15团、第7团(团长毕骏驻黎平)及几县“民团”,黎平前线,王家烈实际能指挥得动的仅有一个团。

黔军管理落后,武器差,官兵大都吸鸦片烟,却赢得一个远扬的大名:“双枪兵”!不过,这个双枪不是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那个双枪,而是士兵们除了手中的大枪之外,一般还个人再配备一杆鸦片抢。

这种部队却也并非毫无战力,士兵们过足了大烟瘾之后,还是能兴奋一时的!尤其是,黔军打仗不怎么样,爬山可有两下子,据有关资料记载:黔军士兵一般战斗刚打响就一哄而散,不一会就能把同样擅长山地行走的红军甩开老远。

这种部队用来阻击防守却是“大材小用”了,所以,一军团没有遇到像样的阻击。12月13日,红军在洪州寨石坳发起的攻势作战;12月14日,在中潮镇羊角岩突破黔军阻击;同日,林彪指挥第一军团第二师攻击同古,击溃黔军第15团。

第一师在黎平城发起的攻城战,一路摧枯拉朽般击溃黔军周芳仁部,顺利占领了黎平县城。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的一二纵队和第三、第五、第八军团的先头团,也于13日从湖南通道县播阳进入黎平县。15日,黎平各界士民夹道欢迎红军进入黎平县城。

这是因为,在这之前,红军曾经两次路经黎平,给各界所留印象甚好。一次是30年红七军曾路经黎平;一次是不久前二、六军团会师路经黎平。尤其是最近的一次,还在黎平各乡镇建立了党组织、基层政权,红军黎平是有影响的。

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第七期第二版这样报道:“红军黎平时曾召集一个群众大会,虽然县城群众多被国民党政府强迫与欺骗登山。到会群众仍达三四百人之多,经过演说与分发衣物之后,群众情绪更为热烈,影响甚大。”

所以,通道的“飞行会议”中,毛泽东极力向中革军委建议:红军不出湘西,改向防守薄弱的贵州前进,捕捉战机,打几个胜仗,使苦战两月跋涉千里的疲惫之师能够稍作休整。

虽然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与会军委委员的支持,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红军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的部队所向。于是,红军攻占黎平之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黎平县城二郎坡胡荣顺店铺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

出席黎平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发等,讨论通道会议未解决的战略发展方向。

此时的林彪在黎平西北前线,12月16日率领一军团离开的黎平,18日这天,林彪所部奉朱德电令在黎平西北就地休整,并且警戒该方向的黔军

黎平会议仍由周恩来主持。耐人寻味的是,会议上博古还是坚持由黔东北上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的主张。李德则因身体不适没有出席会议,但书面表达了要坚持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在湘西一带建立根据地的意见。

毛泽东则坚持通道会议的意见:根据敌人已在湘西布重兵,并正向黔东北集结的情况,进一步建议中央放弃北上计划,向黔北遵义地区进军,在那里建立新根据地

会议争辩激烈,如同吵架,但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有了与“三人团”吵架的资本。

周恩来在争吵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三人团”中两个人参加会议周恩来便占据了二分之一的席位。

没有参加会议但提出书面意见的李德现在已经威信大降,甚至还对最后决议起了反面作用:政治局委员们就是为了出口恶气也要支持毛泽东呀?

会议最后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并通过了根据他的发言写成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说:……鉴于目前情况,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已不可能。新的根据地应是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

开完会后,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决定的译文送给李德看,李德大发脾气,质问周恩来为什么改变立场,从行动上背叛“三人团”。据记载两人用英语吵得很厉害。

此前周恩来李德没有争吵过,平时很少发火的周恩来,这次向李德发了脾气,拍得桌子上的马灯跳起来熄灭了。据周恩来后来在延安整风期间回忆:“中央的争论在黎平尤其激烈。李德主张折入黔东,是非常错误的。这要陷入蒋介石的罗网。毛主席主张到川黔边建立川黔根据地。我决定采纳毛主席的意见,西进渡乌江北上。李德因争论失败大怒。此后(我)与李德的关系渐渐疏远。

周恩来会议的主持者,又是中央领导层的关键人物,他的态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周恩来不“临阵易帜”,黎平会议不可能作出战略上的“转兵”的决议。

黎平会议做出了两项主要内容的决议:除讨论战略方针外,还讨论了红军反对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战争以来的失败问题,对中央的错误军事路线进行了初步的批评,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会议,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这就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直接准备。――开始准备与之前的军事决策人算账了。

鉴于部队减员很大,会议后的中革军委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撤销了在江西出发时主要由扩红招募的新兵组成的第八军团建制,将其部队并入了第五军团

中央的第一、二两个纵队合并为军委纵队。由五军团调回军委工作的刘伯承,重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员,陈云为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

之后各军团也开始狠心缩编机关,凡是能战斗的人员和轻重武器全部调给战斗部队,抛弃了许多“坛坛罐罐”,解散了庞大的挑夫队伍。

黎平会议的决定打乱了蒋介石原来的部署,红军就此把几十万国军甩在了由黎平湘西的山路上,这使红军的命运开始出现转机。

后来曾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说:“黎平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当时红军冲出国民党的重围,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中央及时召开黎平会议,彻底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主张,肯定并采纳了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正确意见,确立了红军北上黔北、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战略行动方针。这就使中央红军开始从被动转为主动,为以后胜利,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因此,黎平会议在党和军队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胡锦涛对黎平会议的定位: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但是,一次会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李德仍顽固地坚持“三人团”的既定方针;此时的博古左右摇摆。月底,1934年的最后一天,中央到达瓮安县猴场镇。

这时,博古、李德提出不要过乌江去,可以在乌江南岸建立临时根据地,再徐图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这时的红军部队正忙着准备过了新年后抢渡乌江,挺进黔北。博古、李德这个主张是公然违背政治局决议!立刻遭到强烈反对。

于是,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是否执行黎平会议决议问题。这就是猴场会议

会议仍由周恩来主持。党史记载:出席会议的除黎平会议的全体政治局委员外,还有陈云和李德。――这不大准确:陈云本人在1982年6月12日回复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的信中明确地说:“我并未参加黎平会议”。

会上,还是毛泽东唱主角,嬉笑怒骂般驳斥了博古、李德的主张,重申红军应在川黔边地区先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

表决结果,多数人支持了毛泽东的发言,并且提出红军应立即抢渡乌江,攻占遵义会议通过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决议。

猴场会议,一场会议开了两年!――从34年年末之夜开到35年元旦凌晨,虽然只有一宿,但按历法计算却跨了两年。

这个一天跨两年的会议,在党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猴场会议最关键的一点:特别强调了对最高“三人团”军事指挥权的限制:“关于作战方针,以及作战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

另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中央红军立即强渡乌江。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媚术秘法十一种 无所不用其极

灶王爷进化论:从炎帝到小强

哈萨克族曲艺文化的珍珠:铁耳麦

飞来峰石刻

如何解读远古神话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