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这场战役,弱势汉兵大胜强势胡人军队,险生擒其主

发布时间:2017-10-03 栏目:专题 投稿:无聊的雪糕

在冷兵器时代,中原汉人和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作战中,是比较吃亏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汉地不产马,胡地产多马,机动性不如胡人。二,胡人多生活在极端天气下,对大自然的适应性要强于汉人。历史上多次胡人南下中原,汉人多是被动吃亏,要么被胡人赶到长江以南,要么被胡人完全灭亡。前者如五胡、女真,后者如蒙古、清清。

是不是胡人就在冷兵器作战中完全压制汉人呢?不是,也有例外,比如有这么一次战役。胡国国力强大,军力强大,正风卷残云般南下进吞中原,而中原则在二百年大乱中,中原之南各国林立,中原地盘有限,军力更有限。而就是在如此悬殊的差距下,汉军爆发出空前的能力,把胡人军队打得惨败,甚至险些生擒胡主。

这场战役在中国军事史上并不是很出名,即使是其时代——五代十国也不如高平之战响亮,但这场战役打的实在太壮烈。

这场战役,史书上称为白团卫村之战,参战双方:五代晋朝、契丹人大辽国。

用简单一段话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公元936年,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不服后唐清泰帝李从珂,与辽太宗耶律德光合作,认比自己小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朝,换取辽军帮他南下灭李从珂。事成后,石敬瑭建立晋朝,并向契丹割让称儿臣,对契丹百般恭顺,任由契丹人颐气指使喝骂。公元942年,石敬瑭驾崩,其侄石重贵继位。石重贵有血性,不想奴事契丹,只想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这引起耶律德光的愤怒,加上晋朝内部发生大饥荒,所以大兵南下攻晋。

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的正月初二,辽军赵延寿部帅五万铁骑南寇贝州,拉开了这场五代史上罕见大战的序幕。

石重贵一改之前的嘴硬,反而不想打了,向耶律德光求和,但耶律德光铁了心要灭晋,置之不理。石重贵没有办法,只好咬牙顶上。好在晋军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守贞奉命北上,任务是灭掉黄河马家口的一万多契丹工兵。李守贞利用黄河的有利地势,把契丹骑兵围困在河东狭长地带,然后带晋军一通猛杀,契丹兵死伤惨重,仅掉到黄河淹死就有数千人,另数千或俘或斩。晋军成功守住马家口,浇灭了契丹大军从此南渡黄河的幻想。

中原汉人受够了契丹人的欺侮,所以当时有个命令,说对契丹人,只要死的不要活的,李守贞:给老子全都砍死!不要活口。而汉人的勇猛又激怒了本就以杀戮为乐的契丹人,契丹人南下 ,所到之处“所过焚掠,方广千里,民物殆尽”,极起了汉人义愤。“晋人愤怒,戮力争奋。”后来的白团卫村之战的胜利,和晋汉军受到的这个刺激有很大关联,马家渡一战被俘的近六百人契丹人均被斩首示众。

耶律德光是个有野心的帝王,他不甘心就此失败。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春,再发大兵,而且是亲自率军南下,主攻目标是昭义军,即邢州(河北邢台)、洺州、磁州。如果拿下三州,契丹就能控制河北之地,不过,耶律德光很快又尝到了中原汉人甩在他脸上大耳光的火辣滋味。著名的饭桶财迷慕容彦超和皇甫遇二人只带着几千骑兵北上迎敌,在漳河南之地与数万契丹主力决战,把狂妄的契丹人揍的不知东南西北,耶律德光离败北逃很远。

契丹兵败,激发了石重贵的斗志,二月,石重贵率军亲征。三月,晋军和又卷土重来的八万契丹军相遇于白团卫村。

白团卫村,位于现在的河北安国。耶律德光非常有信心打赢事关两国命运的这一战,但晋军主帅杜重威是个大贪官大饭桶,不敢迎敌,吓的带一万多晋军往后撤。兵畏惰归,一逃人心就散了,耶律德光看到有利时机,下令契丹军全线追击,晋军到哪,契丹人就追到哪!

晋军一溜烟南撤,看不到头的契丹骑兵黑云压城一般追击,晋军一直逃到了白团卫村,实在跑不动了,很快就被追上来的八万契丹骑兵团团围住,连只鸟都别想飞过。耶律德光很聪明,他知道“困兽犹斗”的典故,所以他不急于进攻,而是围而不打。目的非常明确:饿死晋人。

这一天,是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的三月二十六,时值傍晚,已被死死围困的白团卫晋军本部上空,突起大风,风声呼啸,又有乌云旋空,飞沙走石,场面异常诡怖。更加可怕的是,晋军已断绝了水源和粮源。本来,晋军已在营中打出一口水井,可惜就在取水时,这风突起,吹倒了这口救命水井。为了活命,晋军将士只能用布蘸着地上浑浊的泥水,但这也被抢喝光了。

这一切,都被坐在高处骆车上的耶律德光看的一清二楚,晋军行将饿死,正是一举解决晋患的绝佳机会。耶律德光契丹语下达了攻击命令,数万契丹铁鹞子兵齐下马,手上横着短刀,一步步向晋营逼去。晋营前都有鹿角,不宜用骑兵,所以要下马作战。但八万吃饱喝足的契丹精壮士兵,也足够吃掉一万多饥渴之晋卒了。契丹兵砍掉了横在他们面前的鹿角铁黎,数万胡人嘴上说着汉人听不懂的胡语,冷笑着向汉军逼近。

面对这可怕的一幕,晋军主帅杜重威差点被吓趴下,语无伦次,不知所措。按杜重威的意思,他希望等风小了,能看清契丹人了,再战不迟,现在大风狂刮之际,根本看不清对面的人。还是李守贞看的明白,他告诉杜重威:“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若俟风止,吾属死无类矣。”李守贞说的没错,风大,我们看不清契丹人,契丹人同样看不清我们。而且兵力彼多我寡,风大其实是有利于晋军的。见杜重威还犹豫,李守贞冷笑说:相公即如此,不如你守阵中,看我上马杀贼!

关于是否立即迎敌,晋军指挥高层发生争论,马军左厢都指挥使张彦泽拍杜重威的马屁股,说不如等风小再打。马军右厢指挥使药元福却说契丹人一定没想到风大之际,我们会主动迎击,不如迎之,反而能出其不意大胜。“今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回,吾属已为虏矣。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阵使符彦卿等的不耐烦,大声说“与其束手就擒,不若以身徇国!”众将皆愿与契丹人死战,踏马迎风出西门。

晋军将士饥渴难耐,等死是死,战死也是死,好歹也能对得起男儿之七尺身躯。所以,李守贞等将军决计迎战,将士们自然欢迎。晋军从西门出寨,趁着这若明若晦的风势,排山倒海般直冲已拔掉鹿角冲进来的契丹铁鹞子军。

契丹铁鹞子军是当时东亚最强的骑兵部队,如果晋军骑兵在正常情况下与铁鹞子军进行骑战,十有八九是要吃亏的。但现在铁鹞子军是在马下,只执短刃而无马,其优势荡然无存。相反,晋军反而是骑着马,抡着大刀,反而相对步行的契丹兵占了优势。更何况,晋军是死地而求生,求生欲望极强,晋军将士心中的小宇宙彻底爆发,怒吼着抡刀砍向张狂的契丹人。

契丹人完全没想到在这如此劣势下,晋人竟然有胆量主动迎击,而且是在马上,这一下子就让契丹人吃大亏了。马下对马上,如同现在的步兵对坦克,完全没法打。晋军士气大盛,“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馀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兵大乱,连忙后撤,李守贞见状,号令三军追杀,声言要活捉耶律德光

契丹铁鹞军虽然逃回本营,他们的马匹就在眼前,可晋人的追杀太近,契丹人连上马的时间都没有了,扔掉武器逃命,被混乱的人群裹卷着溃逃。晋军乘势追击二十里,直杀得契丹铁鹞军横尸遍野。

而在一边观点的契丹大皇帝耶律德光本想看晋人的笑话,结果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笑话,晋人就在自己面前……

耶律德光吓的魂飞魄散,急忙抓住一头乱七八糟的骆驼,跳上骆驼急逃。骆驼跑起来姿势本就有些滑稽,驼背上再有这么一位活宝皇帝,场面是非常有趣的。好在骆驼跑的快,背着狂呼乱叫的耶律德光,消失在夕阳尽头。大地上,烟火盈天,大旗半卷。

只能说耶律德光命好。晋军主帅杜重威本就不想全灭契丹人,他更想的是和耶律德光做交易,卖掉石重贵,自己当中原儿皇帝。不然,如果晋军全线追击,耶律德光是逃不掉的。

这场白团卫村大胜,则是五代宋初少有的中原汉军大胜契丹兵的战役。虽然不久后,晋朝被契丹灭亡,那是因为杜重威、张彦泽等人出于私心卖主,而石重贵又被杜重威骗光了禁军控制权,这才导致晋朝灭亡,和契丹人没有直接关系。就像后来契丹人对跟着石重贵亡国后北迁的官员胡峤说:我们本来是打不过你们的,晋朝亡国,是因为主昏暗而臣不忠,非契丹有多么强大。

这句话也说明了一件事:天下兴亡,皆自亡也。再强大的帝国,都是内部腐败导致的外战不利,而外人伐之,最终亡国亡天下。

相关推荐:

徽墨简介

西藏:一年三个“情人节”见证爱情的老地方

关于美国人的礼仪

近代茶艺的发展介绍 近代饮茶的方式有什么

他是医学上鼎鼎有名的学者,写下来的医书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