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她在李世民时未得宠幸,却在李治手上登上权力宝座,终成一代女皇

发布时间:2017-10-06 栏目:专题 投稿:热情的短靴

关于武则天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很多,说坏的不少,说好的也有,一句话,说不清。这就像至今还立在乾陵的无字碑一样,碑文写好写坏都不容易,所以空着还是比较明智的。武则天生在长安,祖籍山西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彟(huò),买过豆腐,后来通过倒卖木材发家致富。隋末隋炀帝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导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武士彟生意也大受影响,没法在继续下去。后来,隋炀帝派唐国公李渊去镇压山西境内的毋端儿、历山飞等农民起义军,结识了武士彟。武士彟倍加款待,两人进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武士彟就跟随李渊一起起兵反隋,最终辅佐李渊建立了唐朝。到太宗贞观中期,他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为应国公,后封为魏王。

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听说武士彟的女儿长得漂亮,姿色不错,就将十四岁的武则天召进宫里,封为才人。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得知女儿要进宫,心想女儿以后要整天呆在鸟笼子里,心里就特别难受。大哭着与女儿告别,武则天则十分平静,说:“你怎么知道服侍皇上不是好事,伤心什么呢?”杨氏也是聪明人,知道武则天的意思,就不再哭泣了。说完武则天就入宫了,进宫后,太宗李世民赐号武媚。

武则天李世民时代的宫里待了13年,到太宗去世都没有得到宠幸。这13年,史书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仅存可知的还是武则天回忆为太宗驯马一事。当时,太宗有一匹叫师子骢马,体肥性野,没有人能驯服。武则天在一旁侍候太宗,说:“你给我三样东西,我就能将她驯服,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打他如果不行,则以楇打他的头;还不行,就用匕首隔断他的喉咙。”太宗听了后称赞武则天的勇气。这13年里武则天没有得到太宗李世民的宠幸很正常,贤有长孙皇后,才有徐惠,舞有杨婕妤(李元吉的老婆),再加上其它嫔妃。武则天想要出头,那是何等的难。况且像李世民这等雄才伟略、文治武功的人,什么样的事情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武则天是什么样的人,想必太宗早已看透。

后来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与后宫嫔妃都在感业寺出家为尼。唐朝皇上去世后无子之妃有两种结局,低等妃嫔出家为尼,高等妃嫔无需出家,依例居于太宗别庙崇圣宫,武则天显然属于低等妃。

高宗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在朝堂之上见过武则天,见过之后心里就有好感。高宗皇后一直没生孩子,萧淑妃因此得宠,王皇后很不高兴。有一天,高宗李治在先皇太宗李世民一周年之际去感业寺祭拜,武则天痛苦流涕,向高宗李治诉苦,李治感动不已,这一幕被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氏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武则天善于权谋,工于心计,开始的时候,武则天言行谦卑,屈尊侍奉皇后皇后很高兴,多次在皇上面前夸赞她,所以晋封为昭仪。武则天生了女儿,有一次王皇后就前去看望,等王皇后走后,武则天捂死了自己女儿,并藏在女儿的被子下面,等待高宗李治的到来他假装与皇上谈笑,揭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惊慌的问身边的随从,随从异口同声的说:“皇后刚刚来过。”武则天立刻悲伤的流泪,皇上不知道真相,大怒道:“皇后杀我女儿,以前与其它嫔妃互相嫉妒诋毁,现在有干出这样的事情来!”虽然皇后知道自己是被诬陷,但她没有办法辩解,而皇上则更加信任和宠爱武则天,产生了废除皇后的想法。后来,又想单独给武则天立个宸妃的称号,总理韩瑗、来进言:“妃嫔是有制度可循的,现在要新立称号,显然是不可以的。”

武则天诬陷皇后及其母亲用巫术诅咒她,李治听到后十分生气,要废掉了王皇后。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人冒死反对,高宗李治有些犹豫;而副总理李义府、禁军司令许敬则上书高宗支持立武则天为后,高宗李治最终下了决心,废掉了王皇后。命李勣(徐懋功)、于志宁捧着印玺晋封武则天皇后,命令群臣及少数民族的头领前往肃义门朝拜,所有妇人都必须进见,武则天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后

李治自显庆(高宗李治的年号)后,身体一直不好,大小官员有什么事情,常常令武则天决断,渐渐的武则天掌握了大权,后来就索性专门管理起了朝政,李治虽然对武则天的行为有所不满,但年纪大了,又多病,是有心管而力不足,李治心里也有些后悔,暗中想废掉武则天,然而计划却泄露了,自然就没了结果。674年(上元元年),李治自恋的封自己为天皇,封武则天为天后,大家都称呼他们为“二圣”。

公元683年冬天(弘道元年),李治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寒冬而去世,遗诏皇太子李显继承帝位,并声明军国大务拿不定主意,要以听取天后的意见。684年,李显即帝位后,尊称武则天为皇太后,此后,便开始了大唐版的翠帘听政,李显俨然成了母亲武则天的傀儡。

684年二月初六,武则天废掉皇帝,贬其为庐陵王,并将其软禁了起来。二月初七,立豫王李旦为皇帝,妃刘氏为皇后,立永平郡王李成器(李旦长子)为皇太子。然后又大赦天下,将年号改为文明。赐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爵位一级、九品以上官员勋衔升二级。授老人荣誉官衔,赐给粮食布匹等生活用品。五品以上的主事官要向朝廷举荐一名自己清楚的人才。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仍行使皇权当朝理政。

到了九月份,徐懋功的孙子徐敬业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在扬州起兵,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十万人。武则天闻讯大为震怒,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任命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为他的副职,讨伐徐敬业。 后来双方在江南大战,徐敬业最终寡不敌众,兵败身亡。

686年三月武则天广开告密之门,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司法及监狱系统,一旦入狱,并各种酷刑伺候,基本很难活着出来。一时间朝廷内外便人人岌岌可危,难以自保,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人心惶惶,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武则天对告密者可以破例授官,于是,告密之风就大为兴盛。当年,安南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杀,又铁鞭砸死了以前的太子李贤的两个子女,短短时间内,唐宗室被杀的没剩下几个,年老体弱、妇女儿童等活着的也被流放到岭南。武则天的这种行为,明显是要将唐朝宗室赶尽杀绝,坐着等死各地的王侯当然不答应,博州刺史琅邪郡王(今山东聊城)李冲首先起兵,越王李贞举在豫州(今河南汝南)起兵响应,武则天派遣左金吾卫大将军丘神勣镇压李冲,左豹韬卫大将军曲崇裕镇压越王李贞,最终的结果是李冲战死,李贞自杀。之后,武则天通过各种手段、各种理由,迫使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自杀,改其姓为虺(huǐ)姓。

在将李氏宗族杀的差不多后,武则天权利欲望无限膨胀,开始为自己改朝换代造势,先是让法明等人编写《大云经》,说自己是弥勒佛的化身,本该就是天下的主人,还命僧人讲解,广泛宣传,为自己造势。然后是指使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之后文武百官及帝室宗戚、平民老百姓、少数民族领导、和尚、道士共六万余人,也上表武则天请改国号。于是乎,67岁的武则天顺理成章的批准了大家的请求,于691年夏天改唐为周,改年号为天授,尊号圣神皇帝,在神都洛阳设七庙供奉祖先武氏祖先,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其侄子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宗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武则天的退位那还得从张易之、张昌宗两个男宠说起,这两个人是兄弟两个,张易之是哥哥,张昌宗是弟弟。697年,弟弟张昌宗经过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推荐进宫侍奉武则天后来,弟弟张昌宗又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从此两人一起服侍武则天。朝内高官、皇室成员都叫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这一年,武则天已经74岁高龄了,已经进入生命的末期,年老多病再所难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才是最可怕的,一生杀人无数的武则天,能有几个人真心对她,又有谁愿意去服侍她,而张易之、张昌宗愿意服侍这个孤寂的老太太,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于是,这两个兄弟很快就得到武则天的宠幸,并慢慢的把持了朝政,不把朝廷大臣放在眼里,连武承嗣、武三思都要去巴结他们,到了后期更是飞扬跋扈,先后诬陷宰相魏元忠,杀害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因及丈夫武延基等人,满朝文武都对这两人恨之入骨。

矛盾的积累总会有爆发点,705年正月(武则天神龙元年),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抓住武则天病重时机,联合羽林军,发动了政变,杀死了武则天宠幸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戴时为太子的李显即唐中宗复位。这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病死去世,享年82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后与高宗合葬乾陵。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去世。 而令人心寒的是为唐中宗复位立下大功的张柬之、敬晖、崔玄暐(wěi)、袁恕己、桓彦范等人后来却被武三思陷害,流放远州,后被杀害。这次政变就是人们常说的“神龙政变”。

武则天的功与过

李治执政早期武则天参与政治,到武则天称帝的半个多世纪里武则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对唐朝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主要功绩有以下几方面:

发展科举,重用寒门

在隋朝以前官员的选拨主要就是立军功和推荐,这样的结果是当官的要不是贵族子弟,就是官二代、富二代,底层的学子们即使学习再好,没有门路,没有背景,没有钱想当官,那真比登天还难。到了隋朝为了弱化世族垄断仕官局面,通过考试来选拨人才,但是隋朝考试标准高,录取率低。后来太宗对科举制度进一步所完善,到了武则天时代,不仅大范围推广这种考试制度,而且还降低了考试难度,缩短了考试间隔时间,扩了大录取人数,还创立了殿试制度,高级官员亲自考核。这些政策的出台,打通了寒门子弟的上升渠道,读书从此有用了起来。当然这些政策出台也是事出有因,因为武则天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对李氏宗族、朝廷老臣等反抗者进行血腥镇压、杀害,可是都杀光了,谁来帮助她打理国家,所以就要大举提拨新人,于是,科举就有了用武之地。

重视农业发展

武则天早期就主张不要打仗,要减少赋税、减少劳役的使用,一定要保证农业的正常进行。她还将自己亲自组织撰写的农书《兆人本业记》发给各地来京的使臣,并发文全国实行,要以官员所在区域农田状况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在这之外,还采取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兴修水利,在边远地区实行屯田,推广均田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等。

开拓边疆,巩固边防

在外交政策上,武则天继续推行前朝多民族发展的政策,在河西地区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派遣裴行俭等人率兵先后打退了吐蕃贵族、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对大唐的侵扰,恢复了于阗、龟兹、焉耆、疏勒安西四镇的统治,使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大唐的国家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武则天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其罪过也不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由于李氏宗族和朝廷重臣的反抗不断,武则天一面血腥镇压,一面重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一大批酷吏,进行严刑逼供,建立告密制作,打击杀害敌对势力。先后杀害皇后王氏、萧氏,流放诛杀唐宗室、长孙无忌家族和宰相褚遂良等一大批皇族和朝廷重臣。

大兴土木,广建佛寺

武则天到了晚年尊崇佛教,在全国范围内广建佛寺,今天著名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中好多佛像和壁画就是在武则天晚期建造的。而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通天塔也是存在的,据记载,武则天在洛阳修建通天神宫,柱子是铜的、顶是金铸的,很是奢华。

结语:在男权社会里,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实属不易,她是杀了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也重用酷吏,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但她同时也推出了一些了政策,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几次,也提报了一批像狄仁杰、娄师德等杰出人才,想要公正的评价是不可能的。

《如意娘》唐 武则天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腊日宣诏幸上苑 / 催花诗》唐 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作者:武则天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

远安迩肃,俗阜时和。

化光玉镜,讼息金科。

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相关推荐:

锡伯族家庙历史及建筑特色

蒙古族服饰图片 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月二乞巧节有什么风俗习惯?二月二乞巧节习俗简介

乐嘉的老婆是谁

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弘光政权,为何会在不到2年内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