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鸦片战争,其实我们原本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发布时间:2017-10-07 栏目:专题 投稿:还单身的皮卡丘

1842年,清廷的三位钦差大臣同英国代表在南京下关江面的康华丽号大型战舰上,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五处通商口岸;关税商议这四点。在签订条约之后,英国代表请他们三位参观英国军舰,这三位仁兄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恐慌的写道“英夷人如虎、舰如山、狂奔如马、火炮如霹雳,中国无器可御之”。其实在两年前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并且清廷完全有机会不用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可惜被他们丧失了。

一、林则徐的全力禁烟,只不过是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

1840年2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英国国会大厦发表演讲“谓正密切注意英人在华利益及国家尊严。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经引起我国臣民与该国通商关系中断,朕已极严重注意,并将继续注意这一影向我国臣民利益与王室尊严的事件”。此后英国国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他们的对手是人口多达4亿、常备军91万的大清国。

此次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保护英国商人的合法利益”,但其实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早在乾隆末年,英国就派出了马嘎尔尼为代表的访华团,名义上是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实际上是为了通商,并进一步窥探中国实力。最终被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但马嘎尔尼却看出了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臃肿巨人,其军队根本不是英军的对手。林则徐广州的大力禁烟,给了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口实。英国商务代表在给英国首相的信中急切的表示“此次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英国舰队在到达中国广州地区时发现林则徐的防守十分严密,英军广州登陆可能要付出较大的伤亡。英国远征军的人数本来就少,他们没有选择在广州林则徐死磕,中国有那么漫长的海岸线,他们转向北上进攻别处。在7月份攻陷定海获得补给以后,英军一路北上在8月份出现在天津一带海面,由于清廷高层毫无防备,北京一带的防御十分薄弱,于是道光皇帝暂时认怂了。他派出了他的亲信大臣、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此事,并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二、琦善英国的商谈将价码压倒了最低

琦善到达广州以后,首先将林则徐解职,随后与英国代表义律展开了谈判。谈判的初期,琦善英军输送了许多的寄养,但表示可以赔款但绝不割地。这使对香港垂涎已久的英国人十分恼火,他们对广州附近的海岸炮台发动了进攻。在凌厉的攻势之下,琦善被迫签署了《穿鼻条约》,这项条约主要分三点:割让香港岛,赔款600万,开放广州通商口岸。此条约虽然也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相比之后的南京条约好多了。首先中国保住了关税的自主权,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通商口岸也仅有广州,损害不是很大;最后就是赔偿的银元要比以后的数字少的多。

琦善在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表示“这已经是最低的条件,请皇帝赶快签署,迟恐英国人生变”。琦善的预言实现了,英国首相看到义律的报告十分的不满意,认为英国获得的利益太少。最后将义律调回了国内,并同时命令英军加强进攻。而北京的道光皇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他看到琦善割地赔款的条约以后勃然大怒。因为在道光皇帝的预想中英国英国写降表,然后遣使进京谢罪的,这个条约与他的要求相差太大。于是,道光皇帝再次由和主战,并命令一定要把英国人打到服为止。

三、清军在战斗中丑态百出,最终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

清军由于太平日久,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在对英军的战斗中,虽然清军的数量占绝对的优势,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一败再败。英国舰队进入长江以后,一位清朝的高级官员异想天开,他计划在快船上装满木柴,仿效赤壁之战的战术,让火船顺流而下去引燃英国舰队。估计这位大人听三国故事听多了(《三国演义》在清朝确实被当做兵书来读)。

英军舰队停泊在岸边休整时,另一位官员的招数更绝,他建议在猴子的背后拴上鞭炮,然后抛到停泊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甲板上,这一主意竟然被批准立刻实施。这里有一点百思不得其解,就算猴子真的被扔到了船上,对英军的损害几乎是零,这个办法的动机是什么?

最后英军到达了南京附近江面,威胁到了清朝东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威胁到了清朝赖以生存的大运河的运输畅通。清廷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最终派出钦差大臣与英军和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琦善琦善出了当时清廷和西方的差距,并主张向英国等西方国家学习。而林则徐虽然也同样看出了中西的差距,但他远远没有琦善看的深远。可惜这一点在道光时期没有人能理解,直到同治时期的洋务运动,才开始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相关推荐:

关于砚的收藏

佛教净土宗始祖是谁?始祖慧远大师的故事

河北蔚县举行神秘而古远的民俗活动:拜灯山

汉高祖的儿子

他开疆辟土,守边四十年,为大明立下大功,为何被疑通虏黯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