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皇帝对他很赏识,他把皇帝玩“崩盘”!

发布时间:2017-10-08 栏目:专题 投稿:诚心的高山

(明万历 正红地刺绣卍寿葫芦景寿山福海龙纹圆补)

一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已有两个汉人政权为异族所灭:一个是宋朝,一个便是明朝

但是,蒙古(含金)灭宋,花了一个半世纪。而后金灭明,实际上不过一年,算上所谓的“南明”也不过十几年时间。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中司空见惯的“南北对峙”或“三国鼎立”现象,并未在明末重现——明王朝瞬间“崩盘”,其实与光时亨有关。

(《光氏宗谱》局部)

光时亨(1599-1645),字羽圣,号含万,明桐城(今安徽省枞阳县浮山镇光氏祖居)人,其墓近年在其故里枞阳县浮山镇女儿桥被发现。2016年,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光时亨也由此成为“铜陵人”。

光时亨故里光氏祖居)

崇祯七年(1634),光时亨举进士,当上了四川荣昌知县。如果他在地方一路升迁,从知府干到布政使,估计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明朝的结局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问题是,只干了几年,光时亨就从普通的地方官,变成了中央核心机关的一名官员。

光时亨是怎么从地方进入中央机关的呢?据称与温体仁有关。

(温体仁手札)

温体仁(1573—1639),字长卿,号园峤,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崇祯年间首辅。首辅,相当于总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传说温首辅外面的形象很威猛,里面的形象却很猥琐。光时亨得知后,按照祖传秘方,每天坚持用“洁尔阴”之类给温大人冲洗阳物,直到大人活力再现。温大人一高兴,便将光县长调到了中央机关,升职为监察御史。

其实,这种文人笔记中“洗鸟御史”形象的塑造,主要目的是为了损人,并无史实。无非光时亨后来造成的后果太严重,很有批判的必要,来点艺术创作。

(明代文官补子)

真实的光时亨,人品应该是不错的。《桐旧集》称光时亨“性刚直”,马其昶《桐城耆旧传》载:光时亨“少有俊识,敢决事,性不能容恶”。光时亨能从地方干到中央,主要是政绩突出,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与温体仁没有直接的关系。

(明代砚式朱砂墨)

《桐城耆旧传》等地方史籍记载:光时亨担任荣昌知县时,陕西流贼已经蜂起,天下大乱。县里有一邦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筹集了一大笔资金为县城修桥。光时亨很有政治头脑,也善于开展思想工作,他劝大家说:贼早晚要到,城墙破旧,应当毁桥买船,用修桥石来修整城墙。

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光县长果断拍板:稳定压倒一切,先抓维稳,后搞建设!城墙修好,流贼也来了。现在,城墙很坚固,河上又没了桥,流贼自认倒霉吧!

如此为国分忧,光县长的先进事迹传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崇祯皇帝亲自接见了他。面对领导的提问,光县长当即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崇祯皇帝极为感动:“当对时,上为起立注视者三”。

崇祯御笔书法立轴绢本)

崇祯皇帝激动得从位子上站起来,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光县长,这样的人不提拔、重用,那还用谁?

崇祯末年,光时亨进入了更核心的工作岗位:兵科给事中。科道官在明朝十重要,也十分特殊,就是官职不高,但政治地位极高:皇上与高级官员讨论核心机密大事时,“副部长”级的官员没资格参加,但给事中可以。正是在兵科给事中这个位子上,光时亨把皇帝玩“崩盘”了。

崇祯朝最头痛的事,莫非内外交困。尤其到了末年,东北后金(满清)在闹事,西北李自成等在造反,且越闹越凶。而更头痛的是,首都北京,正好夹在这两股敌对势力中间。两边一边都搞不定,应该“三十六行,走为上策”!

(明代南京图)

这个主意很不错,也很现实:明朝恰恰又是实行了二百余年“留都”制度的王朝,留都南京不仅是国家的经济中心,并一直配备相应的中央机构。放弃首都北京,留都南京立即即可发挥政治优势,比宋朝南迁后一切从零开始,基础条件好得太多。

京师难保的形势下,主动作出战略放弃,迁都南京,这就是崇祯朝的“南迁”。内忧外患骤然升级,“南迁”问题也数度进入最高统治者的重要议事日程,至少有三次。

早在崇祯十五年十一月清军再次入塞时,朱由检即想到了迁都。《三垣笔记》载:“上以边寇交织,与周延儒议南迁,命无泄。”但这场南迁之议,由于天启懿安皇后张氏的反对而作罢。

崇祯帝手迹)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西安称帝,遣兵东渡入晋,志在灭明,京师形势更加危急,明廷再起南迁之议。《明季北略》载,李明睿等奏请南迁崇祯单独召见李明睿曰:“朕有此志久矣,无从襄赞,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

这一回,朱由检的本意是自己迁往南京,留内阁等一班官员留守京师崇祯帝廷议时,李明睿例援引宋室“南迁”国祚延续一百五十年的先例,提出只有“南迁”方有中兴希望。这时,光时亨拍案而起,“以倡言泄密纠之(《明史》)”,并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光时亨这一骂,“南迁”的事就黄了。

(明定陵博物馆藏孝端显皇后黄八宝纹地四合如意云纹紬绣龙凤方补方领夹衣背面)

崇祯朝,李明睿是最能契合崇祯隐微内心的人,也是深受崇祯信任的人。崇祯十七年正月,崇祯帝“升李明睿右春坊右庶子,管左春坊印”,破格将其由正六品提拔为正五品。对于李明睿的主张,光时亨肯定清楚其中的背景,知道这不是李明睿的个人意见。尽管如此,光时亨却恰恰将矛头对准李明睿,拿皇帝的身边人和皇帝信任的人开刀。

皇帝“亲征”南迁的第一方案搁浅后,其后太子监国变相南迁的方案,同样遭到光时亨的反对。

(明兵部李自成活动行稿)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一,大顺传檄到达御前,檄文有“将于三月十五日到达京师”之语,君臣上下甚为恐慌。二月间,大顺军刘芳亮等部已出河北,基本完成了对京师的包围,京师形势急剧恶化,朱由检安全南迁已困难重重。《明史·李邦华传》载,此时“邦华密疏,请帝固守,而太子监国南京。帝得疏,意动,绕殿而行,将行其议。中允李明睿,亦疏言南迁便。”

较之上一回,这一回是个折衷方案,让皇帝留下,太子到南京,防止光时亨担心的动摇人心。可是,这个折衷的南迁方案,最后还是胎死腹中。《石匮书后集》载:李明睿等奏请太子监国南京光时亨又冲着李明睿反问:“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

崇祯帝行书岑参诗镜心描金绢本)

唐肃宗即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玄宗西逃时经马嵬驿兵,李亨继位,后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崇祯内心并不愿唐玄宗、唐肃宗的历史一幕重演,光时亨的旁征博引,显然刺中了他的心病。

光时亨太尖刻,他让崇祯帝道义上体无完肤,堵死了崇祯的后路。崇祯帝太纠结,自己赏识的这个,居然不给自己留一点面子。崇祯事后对光时亨咬牙切齿,但也只得违心固守北京,直至李自成攻下北京,自己在煤山上吊自尽。

(张义潜《李自成宣布大顺成立》图镜心设色纸本)

如果没有光时亨的反对,如果朱由检真的迁都南京,如果大明朝后与李自成或满清一方出现政治联姻……美国汉学家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中谈到“南迁”不成时,有这样一段透辟的分析:“这对后来满清占领北京时的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满清比较完整地接管了明朝中央政府,拥有了他们最缺乏的东西,由此接手了明朝几乎全部汉族官吏,依靠他们接管天下,并最后征服南方。崇祯帝的决定还导致诸多皇室宗亲继承权利的暧昧不定,以致派系倾轧,削弱了南明政权。”

光时亨不反对——朱由检南迁——明朝不亡,无论这个逻辑是否成立,朱由检不上吊,肯定是成立的。朱由检不死,南明便不至于陷入混乱,满清、李自成南明三者之间,或许将有新的格局出现,至少不可能瞬间“崩盘”。

明朝皇后上衣图片)

中国的历史进程,因为光时亨的出现而改变。而光时亨自己,也在南明获得了《明律上》没有、中国唯一、世界唯一,专为其量身定做的罪名:“阻南迁”!

(李自成大顺龙袍)

因为“阻南迁”,光时亨被杀。南明唐王时,光时亨被平反手续。凭心而论,光时亨并非不“爱国”,但事实又造成了亡国。至今,他仍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人物……

(清康熙御笔)

相关推荐:

湟中农民过年又唱大戏了

传统晋剧名剧《打金枝》唱响京城

京城佛教圣地全博览

高山族传统家庭有什么教育?高山族传统家庭的教育方式

"宋干节"里泼水欢:广西师大构筑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