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中条山战役:国军战死4.2万 日军战死673人

发布时间:2017-10-10 栏目:专题 投稿:谨慎的电灯胆

中条山位于晋南豫北交界处,横亘黄河北岸,东连太行西接吕梁,瞰制豫北、晋西,屏蔽洛阳、潼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鉴于此,自1938年春起,日军先后对中条山发动10多次围攻,企图肃清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

1941年5月,日军在进行了周密详尽的准备之后,集结6个师团3个旅团、外加数个飞行战队,共10万人,来势凶猛,“以彻底击灭张马、垣曲之线以西中国军,并予该线以东中国军一大打击”,从而“确保华北的安定”。

中国方面,卫立煌率领的第一战区23个师1个旅3个游击纵队,共约18万人,迎击进犯之敌。

中条山会战经过要图。蓝色箭头为日军进犯方向,红色标线分别为国军阵地国军进军路线和撤退路线。

5月7日,日军在其空军支援下,从东、西、北三面同时出动,以钳形与中央突破的方式进击中条山地区战役的概况如下:

【北线】

中条山西侧绛县及横岭关附近日军第41师团及独立第9混成旅团,约2万大军直指黄河最重要的渡口垣曲。经国军第43军与第17军协力抵抗,激战至8日晨,终因日军兵力占绝对优势, 我军阵地被突破。8日黄昏,垣曲失陷。战争刚开始一天,中条山中国守军即被日军截为两段,失去联络。

9、10两日,日军垣曲分向东西扩张。至12日东陷邵源,与其由东正面突入之第35师团会合;西陷五福涧,控制黄河左岸各渡口

【西线】

晋南闻喜、夏县东南的日军第36师团、第37师团及独立第16混成旅团,于7日下午猛攻第80军、第3军阵地,激战数小时,中国守军阵地动摇。

9日,国军转移至台寨村背水与日军苦战,第80军新编27师被击破,师长王峻将军、副师长梁希贤将军、参谋长陈文杞将军均壮烈殉国。剩余部队傍晚退到黄河渡口南沟。第80军军长孔令恂、第165师师长王治岐弃部渡过黄河,失去指挥的部队争相竞渡,伤亡惨重。

10日,第3、第17两军遭日军围攻,处境危殆,第5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决定以团为单位向西(日军后方)突围,第3军军长唐淮源将军因无法突围而自杀殉国。至13日,第3、第17两军各只有4个团突出重围,向汾河以西转移。

中条山战役中的国军

【东北线】

中条山北侧阳城附近之日军第3师团及第4独立旅团一部,5月7日向董村东西之线国军第98军阵地攻击,激战至12日,该军仍坚守原阵地。13日,日军增援再兴攻击,董村阵地不守。

98军除一部突至沁水外,余皆移至横河镇东南地区。后因垣曲、邵源均失陷,后方被截断,同时又遭由济源突入之日军第21师团,致使该军腹背受敌,虽有第93军奉命正由太行山方面赶来策应,但该军因补给线早已断绝,两日断炊,不得不于14日向北突围。

【东线】

中条山东侧,日军第21师团及第35师团,5月7日向济源、孟县第9军阵地突袭,并用飞机狂轰滥炸。

我第54师扼守沁阳至济源公路,阻止敌人。激战至8日8时,敌陷孟县,继续西进,同时沁河两岸之敌也增援西进,企图包围我第9军于济源以东地区。8日夜敌陷济源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令第9军退守封门口既设阵地。9日晚,敌猛攻封门口,战斗激烈。10日晨,终为敌破。

横岭关方面之敌已于8日晚陷垣曲,继续东进,卫立煌虑河防空虚,令第9军主力南渡黄河担任河防,留一部迟滞敌人,掩护第14集团军之后方。

11日,日飞机百余架轰炸封锁官阳东西渡口,第54师在遭受重大伤亡后渡至河南,其余各师团退至封门口至邵源以北山地。

12日,日军突至邵源,与由垣曲东进之第41师团一部会合,继向横河镇方向,与其由董村突入之第33师团,夹击第14集团军,迫之北移。

中条山战役中的国军阵地

至11日,日军突破了国军中条山地区的全部防御阵地,先后占领了垣曲济源、孟县、平陆等县城及相关的关隘据点,封锁了黄河北岸各渡口日军就此完成了对国军的内外侧双重包围,随即开始对各路中国守军阵地进行反复扫荡。

中国守军主力在遭受惨重伤亡后先后突围:第3、第15军等部队残部在曾万钟率领下西渡黄河,转到洛阳、新安一带整顿;第93军主力在摆脱尾追的日军后由禹门口渡过黄河进入陕西韩城境内;第98军一部在军长武士敏的率领下进入太岳山区;第43军向浮山、翼城间转进;第9军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济源山地游击数天后,分别由小渡口和官阳渡口南渡。

中条山战役中的日军

28日,战况趋于沉寂,战役乃告结束。据日方的统计资料,中国军队被俘约3.5万名,遗弃尸体4.2万具,总伤亡超过10万。日军损失计战死673名,负伤2292名,死伤共计2965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抗战史专家杨圣清研究认为,日军关于国军死、伤、俘的统计,比较可靠,而对自身死伤统计或有隐瞒,其真实死伤人数约在4000-5000之间。

在国民政府公布的材料中,“综合会战,计毙伤敌官兵9900名”,国军“共伤亡、中毒、失踪官兵达13751员名”。这是一组根本不足为信的数据。

日军以近1:20的极小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所有国民党军队,他们惊呼:“这是事变以来罕见的战果”。而蒋介石则无奈地哀叹:此战是“在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18万国军为什么败的这么惨烈?除了武器低劣、士兵素质欠佳、指挥失当等国军的通病之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敌当前,国军疏于备战、防守,对日军的进攻决心缺乏清醒的估计。

1941年1月,日军进犯中条山的迹象已很明显,各地不断有敌情上报,而蒋介石和卫立煌均未予以充分重视。卫立煌凭借二十六万大军与日军在晋南对峙多年,自称中条山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其麻痹大意可见一斑。

日军为达到完全占领中条山的目的,详细拟定了侵略方案,并对主力部队做了山地战的强化训练。而国军方面,没有任何应战准备,作战计划迟至4月28日才制定出来,阵地和河防工事迟迟未经整修加强。

战斗开始后,国军指挥相当混乱,常常出现将官找不到下级、a团无法联系b团的状况。战败撤退时,也没有预案,以至于一撤退就是溃退,毫无秩序,大量士兵在溃退中被日军射死。如第5军在5月11日南渡黄河时,“适临河岸后,互相争先,秩序紊乱,致一次可渡二千人之船只(船十三只,每只可载一连人),反而只能渡数百人。”加上敌机轰炸,而我只顾渡河,不防空袭,造成重大伤亡。

更令人匪疑所思是,国军粮食储备竟然不足,多处被围困的守军陷入断粮三日的绝境。忍饥挨饿的军队,哪有战斗力可言。

参考资料:张宪文《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李茂盛《论中条山战役及其失败》、杨圣清《关于中条山战役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相关推荐:

古罗马

为什么陈胜搅乱天下之后 为何却孤立无援而死?

张信哲《求爱》歌词

白嘉莉《流水把你带走》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