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明廷为何屡次拒绝与俺答汗互市

发布时间:2017-10-10 栏目:专题 投稿:坚定的学姐

在要不要与俺答开市的问题上,明廷内部一直有不同意见。比较以往,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反对意见占了上风,但他最终还是屈从于俺答汗的武力威胁,不得不开市。开不开是背后,又有着华夷之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这样的在汉族人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作祟。

明世宗朱厚熜是最顽固的主战代表,他对蒙古人非常蔑视。

1551年,就在朱厚熜被迫开市之后,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了一道“疏”。这不早不晚的反对,得罪了朱厚熜杨继盛因此被贬。但他的观点非常有代表性,可以说是集历代主战派观点之大成。

杨继盛的“十不可”,涉及十个层面:国恨家仇、失信失和、有损国威、边军懈武、国民丧志、通敌之嫌、失防之心、助长敌焰、敌性多狡、财政流失。总结下来也不外乎蒙古人不可信、不可交,交则动摇民心和军心,导致大明失礼、失威、失财、失防、失民。失国他没有点明,但已然涵盖了这层意思。而在“五谬”中,他主张修武备以取代羁縻政策,以和平时代不需要战马为由反对互市,指出朝贡政策往往是让别人占了大便宜,开市也不足以养活全部蒙古民众且不能阻止其掠夺,最后他认为打击蒙古明廷必须办的事情。

杨继盛要求朱厚熜厉兵秣马,他大约忘记了在朱厚熜之前数次征讨的教训。主战派以朝中官员为主。而主和派则以边关官员和将领为主。杨继盛这种书生之见,今天看来肯定会误国。

史道、杨一清、翁万达、王崇古等等一些边关大员都主和。他们身处战事第一线,亲身感受了烽火连天的种种恶处,但他们遇到的皇帝和内阁大臣几乎都不支持他们的想法。

张居正的出现,让明廷主和派占据了优势。在得知俺答汗之孙那吉和其奶公阿力哥率众来投时,张居正大喜。

张居正把握住了与俺答汗讲和的好时机,而王崇古、方逢时采纳了张居正的建议,处理得当,最终促成了俺答汗归顺大明。这是内阁与边关大员合力的结果。

张居正的真实想法,在他写给王崇古的《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信里,说得很详细。在这封信里,张居正批评了清流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说他们缺乏战略眼光。他分析俺答汗之前的主和,主动权在俺答汗一方,开市也是在武力威胁下完成。主动权非常重要,现在明廷好不容易掌握了主动权,再断送就可惜了。

他告诫王崇古要吸取之前那些错误政策的教训。张居正还举例说,一家人都有矛盾,何况两个民族之间?后来,他在给吴环洲的书信里继续表达此种看法:“夫疆场之间,小小破绽,未能全无,要之于大计未损。若遇有事,即行处置一番,与大计反为无益,故君不察而。今都邑之间,又有白昼剽窃,劫库杀官者,况夷狄乎?蓟门三卫,服属二百余年矣,捉人挟赏,犹不能一一尽诘,乃可责之骄悍新附之虏乎?要在当事者,随宜处置。譬之于犬,摇尾则投之以骨,狂吠则击之以箠,既箠而复服,则复投之,投而复吠,则击之,而可与之较曲直,论法守乎?”

他还在《答王鉴川计贡市利害》里说了开市的五大好处,与杨继盛之论争锋相对。

切此事有五利焉:虏既通贡,边鄙不耸,穑人成功,一利也。防守有暇,可以修复屯田,蓄吾士马之力。岁无调援,可省行粮数十百万,二利也。土蛮、吉能,每借俺答以为声势,俺酋既服,则二虏不敢轻动,东可以制土蛮,西可以服吉能,三利也。赵全等既戮,板升众心已离。吾因与虏约,有愿还者,必勿阻之。彼既无勾引之利,而又知虏之不足恃,则数万之众,皆可渐次招来,曹州之地可虚矣,四利也。彼父子祖孙,情乖意阻,虏运将衰,其兆已现。老酋死,家族必分,不死,必有冒顿、呼韩之变。我得其机而行吾之计,五利也。

这涉及边关稳定,、缩减财政支出、分化和牵制其他民族,以及原本中国人心走向及蒙古人内部分化等问题。在张居正掌权后,主和派占据了上风,才有了俺答汗归顺以及通贡互市政策的延续。

另一个原因,是游牧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

明穆宗朱载垕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自古圣帝明王,带天理事,莫不上体天心,下从民欲,包含一偏覆,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朱载垕回顾大明开国之策略,认为“胡越一体,并包兼育”才是未来发展之道。

朱载垕这番话,姑且不去考察其是否真的做到了,这种言论能公布天下本身就是观念上的重大突破。之前,在俺答汗的执着与朱厚熜的固执背后,折射的是各自的生活、文化困境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问题。在两宋之际,华夏的主流文化乃是汉族主导的儒家文化。当时的中心与边缘之辩、华夷之辨已经形成了两股思潮,即血统论和中心论。这两者代表人物有朱熹和司马光。

血统可以判断一个政权是否正统,而中心则是从政权是否有地理优势的角度而言,即能否占据传统的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北宋强调地理位置,南宋强调血统,都是形势比人强带来的结果。北宋皇帝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与皇帝毫不搭界,而南宋偏安一隅,中原地理优势丧尽。当然,这种思想从三国时代就开始有了分化,有以血统论而举事的刘蜀,有以地理优势而称王的曹魏,此点清代翟灏与章学诚都分析得极为透彻。

大明继承了大元空前辽阔的地理版图,也继承了蒙古人留下的诸多麻烦。除了中心论与血统论外,他们还必须面临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所带来的新难题。

蒙古人退出中原后,在北边漠北、漠南、漠西形成了三大政权。为了消除蒙古人南下的威胁,明代一直注重工事建设,大兴土木,先后十八次修“边墙”(即长城),还建了数不清的壕垣和防御堡垒等。工程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目的只是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廷在宣北、大同东还修筑了内长城,称为次边。长城是看得到的边界,但长城之下,却又看不到的边界——文化意义上的边界,与楚河汉界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是后来俺答汗与大明互市选择在大同、宣化的缘故。

除了工事之外,就是设立羁縻卫所和九边重镇,前者由降明廷蒙古人管理,后者由明廷派重兵把守。不过,羁縻政策在蒙古人那里不好使。朱棣时期,他们羁縻的对象蒙古王祖阿鲁台就数次造反。《明会典》里就说:“瓦剌酋马哈木封顺宁王,鞑靼酋阿鲁台乞降,封和宁王,皆遣使入贡。自后叛服不常,成华中小王子亦通贡,贡无常期。隆庆中,俺答封顺义王,每岁贡马互市,至今不绝。”

再有,就是征伐。明太祖朱元璋时代,蓝玉打的蒙古人望风而逃的景象,在他们身后再难见到。明成祖朱棣亲率几十万大军征伐,仅仅剿灭了一些蒙古小部落。明英宗朱祁镇征土木堡,损失十余万将士不说,自己都成为俘虏,还差点导致明廷迁都。明武宗朱厚照征伐蒙古小王子,双方数十万兵力,结局却令人大跌眼镜,明军死57人,蒙古军死15人……

嘉靖年间,松散的蒙古部落再次被俺答汗统一。他数次侵犯边境,每每都能击败明军,其造成的伤亡更是不计其数。互市和归顺之后,摩擦虽然不断,但边关毕竟结束了200年烽烟四起的状况,继而开创了200年之太平盛世。俺答汗提出的通贡互市,无论是从事前动机,还是从历史结果来看,都是一件惠民之大事。

在中国,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一直存在。《礼记·王制》划分四方人群的标准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不吃谷物或不食熟食,以及言语、衣着、嗜饮,这些都构成了民族之间的区别,最终呈现出文化的不同。精致与粗糙带来了优劣高下之分。

嘉靖时期,明廷对石天爵的态度,一样值得探讨。他们不顾礼仪之道,杀了使者石天爵的理由竟然是因为他是汉人。

天爵本华民,而甘心为虏驱使。去岁守臣失计放还,遂至涂炭山西,震惊畿辅,究其祸本,实天爵一人致之。兹者凭借故智,敢复叩关,而边臣能应机擒斩之,真足以剪虏羽翼,寒旃裘之胆,厥功甚大。请优录之,以作诸镇之气。

明廷在处理白莲教及其投蒙的汉人时,手段也极其残忍。交还白莲教头目和叛将给明廷,是后来俺答汗归顺明廷的一个重要前提,明史中有大量描述叛徒之词,所用言语之恶毒远远超过描述了这位杀了许多汉人的蒙古俺答汗。这当然不是汉人中的极端现象,只是时至今日,还有大量的人有这种思想。

相关推荐:

各国特色饮食礼仪-各国餐桌礼仪-餐桌礼仪规范

我国宋辽金元时期的酒器

大直沽烧锅酒

维吾尔族节日 维吾尔族人是怎样过肉孜节的

回到40年前 看看70年代的中国社会民生百态